- 年份
- 2024(8113)
- 2023(11781)
- 2022(10521)
- 2021(9940)
- 2020(8324)
- 2019(19448)
- 2018(19551)
- 2017(37489)
- 2016(20649)
- 2015(23237)
- 2014(23203)
- 2013(22682)
- 2012(20618)
- 2011(18424)
- 2010(18240)
- 2009(16589)
- 2008(15835)
- 2007(13654)
- 2006(11646)
- 2005(10023)
- 学科
- 济(77458)
- 经济(77380)
- 管理(57025)
- 业(53852)
- 企(45394)
- 企业(45394)
- 方法(40491)
- 数学(35627)
- 数学方法(34953)
- 学(21025)
- 农(20276)
- 中国(18307)
- 财(17268)
- 业经(16823)
- 环境(15037)
- 地方(14788)
- 理论(14648)
- 农业(13570)
- 贸(13149)
- 贸易(13141)
- 和(13127)
- 易(12760)
- 技术(12593)
- 划(12239)
- 制(11597)
- 务(11386)
- 财务(11311)
- 财务管理(11292)
- 企业财务(10647)
- 银(10305)
- 机构
- 大学(288225)
- 学院(287728)
- 管理(114151)
- 济(104070)
- 经济(101644)
- 理学(100364)
- 理学院(99205)
- 管理学(96904)
- 管理学院(96435)
- 研究(94438)
- 中国(67241)
- 科学(65988)
- 京(61158)
- 农(54446)
- 业大(50061)
- 所(48898)
- 研究所(45472)
- 财(44973)
- 农业(43250)
- 中心(42603)
- 江(40559)
- 北京(37995)
- 财经(37074)
- 范(37013)
- 师范(36459)
- 院(34726)
- 技术(33994)
- 经(33727)
- 州(33352)
- 经济学(29964)
- 基金
- 项目(208851)
- 科学(161897)
- 基金(150190)
- 研究(144623)
- 家(133452)
- 国家(132409)
- 科学基金(112942)
- 社会(87293)
- 省(83973)
- 社会科(82651)
- 社会科学(82625)
- 基金项目(80087)
- 自然(78347)
- 自然科(76527)
- 自然科学(76501)
- 自然科学基金(75068)
- 划(70743)
- 教育(66874)
- 资助(63416)
- 编号(58314)
- 重点(47102)
- 成果(45825)
- 部(43966)
- 发(43877)
- 创(43523)
- 计划(41294)
- 科研(41129)
- 创新(40634)
- 课题(40485)
- 大学(38191)
- 期刊
- 济(106996)
- 经济(106996)
- 研究(75495)
- 学报(55320)
- 中国(50526)
- 农(48691)
- 科学(47963)
- 管理(41066)
- 大学(40443)
- 学学(38542)
- 农业(34371)
- 财(32417)
- 教育(30943)
- 技术(26023)
- 融(18994)
- 金融(18994)
- 业经(18374)
- 业(17830)
- 经济研究(17000)
- 财经(16710)
- 科技(15955)
- 业大(15777)
- 图书(15418)
- 版(15008)
- 经(14063)
- 技术经济(13732)
- 理论(13597)
- 问题(13547)
- 林业(13193)
- 统计(12986)
共检索到396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娟 赵妮 张吉斌 邵宗泽 刘子铎 喻子牛
以深海盐单胞菌V3a′(Halomonas sp.V3a′)合成的新型微生物絮凝剂HBF-3对刚果红模拟染料废水进行脱色试验,探讨HBF-3加入量、溶液pH、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与活性炭和壳聚糖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加HBF-3的加入量可以提高对刚果红溶液的脱色效果,HBF-3质量浓度为100mg/L时对200mg/L刚果红的去除率达83.7%;HBF-3对染料废水脱色效果受pH值的影响大,pH值在5.0~6.0时,HBF-3对刚果红溶液的脱色效果较弱,为41.1%左右;pH值在7.0~9.0之间变化时,脱色率稳定在88.7%左右;在10~70℃范围内絮凝率随温度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飞 孙军德
从土壤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出22株絮凝剂产生菌,以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效果为指标,筛选出1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Y2,初步鉴定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该菌产絮凝剂与菌体生长量呈正相关,在生长的稳定期后,达到最高的絮凝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作碳源,NaNO3作氮源,Y2产絮凝剂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值7.0,温度30℃,摇床转速160r.min-1,培养60h可达最高絮凝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融 刘云鹏 霍远涛 郭元飞 李顺鹏 蒋建东
从江苏苏州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初筛分离出21株产絮凝剂的微生物菌株,复筛得到1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将其命名为XNJ1。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将菌株XNJ1鉴定为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属(Providencia sp.)。试验结果表明,菌株XNJ1对高岭土悬浮液的最佳絮凝生长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尿素,pH值7.0~8.0,温度30℃左右,培养时间48 h。在最佳絮凝条件下,2%絮凝剂投加量对4%的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达到82.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菌株XNJ1具有较好的生物絮凝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分离筛选 絮凝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石亚攀 池玉杰 于存 韩树英
【目的】对从自然界得到的1株乳白耙齿菌菌株CB1(简称Il-CB1)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与鉴定,并研究其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条件,以期为乳白耙齿菌在染料废水脱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克隆菌株Il-CB1的ITS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采用单因素方法检测p H值、刚果红浓度、染料加入时间对Il-CB1脱色率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检测碳源浓度、氮源浓度、Cu2+浓度、Mn2+浓度、接种量5个因素对Il-CB1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菌株I1-CB1的ITS序列与其他不同来源的24个乳白耙齿菌的ITS序列归为一类,从而在分子水平上鉴定其为乳白耙齿菌。p H值对Il-CB1脱色刚果红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焕利 冯贵颖 赵淑艳 张雪峰 杨娜
【目的】为紫外诱变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由1株絮凝剂产生菌XL-18出发,经过紫外诱变得到絮凝活性高的正突变菌株YB-1,用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分析纯化后YB-1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苯酚-硫酸法分析样品中糖含量,双缩脲法分析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并用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水性油墨废水,研究了不同因素(pH、投加量、助凝剂)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菌株YB-1的絮凝率为95.0%;YB-1产微生物絮凝剂含有羟基、羧基等官能团,总糖含量为6.630 g/L,不含蛋白质,其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为主要单体组成的多糖;添加0.5 mol/L CaCl2溶液作助凝剂、废水pH 8.0、Y...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滨 马美湖 杨华
优化了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产微生物絮凝剂(MBF)的发酵条件,并对该微生物絮凝剂(MBF)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以红平红球菌为出发菌株,以廉价的蔗糖和尿素作为碳源和氮源,发酵培养液的配方为蔗糖30.0 g/L,尿素7.5 g/L,CaCl20.5 g/L,MgSO41.0 g/L,NaCl 0.2 g/L,pH 9,在30.0 L发酵罐中,以发酵温度35℃,搅拌转速350 r/min,发酵时间96 h的条件下发酵,其发酵液中絮凝率为89.31%;发酵液经离心后,用0.5%三氯甲烷∶正丁醇(4∶1)处理,利用不同浓度乙醇分级沉淀,初步分离得到粗制MB...
关键词:
红平红球菌 微生物絮凝剂 分离纯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花莉 解井坤 朱超 马宏瑞 彭香玉
近年来,随着印染与染料工业的发展,染料的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多,由染料废水造成的污染呈增加的趋势,开发环境友好、高效、快速、低成本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利用微生物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应用和研究居于首位,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高效脱色偶氮染料微生物的筛选、分离和驯化。文章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机制,并对目前研究所涉及的细菌、真菌、藻类以及混合菌群脱色偶氮染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进行了展望,为偶氮染料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偶氮染料 脱色降解 细菌 真菌 混合菌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正林 冯贵颖 岳晓勤 单丽伟 王月红 刘晓荣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 6 3株菌株 ,培养、筛选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 17株 ,其中 2株絮凝活性较高。研究了这 2株菌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及其絮凝活性等 ,得出絮凝活性与菌生长量呈正相关关系。通过改变培养基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因素 ,得出 2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产生絮凝剂的最佳条件 :真菌 IV- 2 1,以蔗糖为碳源 ,蛋白胨为氮源 ,Na Cl为无机盐 ,p H为 6 .0 ,培养温度为 30℃时 ,絮凝效果最好 ;细菌 I- 9,以葡萄糖为碳源 ,尿素为氮源 ,K2 HPO4 为无机盐 ,培养基初始 p H偏碱性 ,培养温度为 30℃时 ,絮凝效果最好。
关键词:
絮凝剂产生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存 池玉杰
为进一步鉴定试验菌株及明确一色齿毛菌CB1(Cerena unicolor CB1)对活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在对该菌株ITS序列克隆的基础上,进行了其对活性黑和活性红2种活性染料脱色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C.unicolor CB1与17个同种其他菌株的ITS序列相似性为93%~99%,说明试验菌株为一色齿毛菌。染料脱色结果表明,250 mg/L的活性黑对C.unicolor CB1的脱色产生明显的抑制,而500 mg/L的活性红对该菌株的脱色抑制不明显。C.unicolor CB1对活性黑和活性红的脱色最适碳源分别是果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分别是尿素和硝酸铵;最适Cu2+和Mn2+添加浓度都为0...
关键词:
一色齿毛菌 ITS序列 活性染料 脱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郭瑶 董旭杰 曹福祥 龙绛雪
为探讨白腐真菌对偶氮类、三苯甲烷类、醌胺类等染料的脱色降解作用,用Fomes lignosus对偶氮类染料中的刚果红、醌亚胺类中的结晶紫和三苯甲烷类中的中性红的脱色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层孔菌对各种染料均有降解作用,而对醌亚胺类染料结晶紫的脱色率最高为55.27%(12 h),最佳添加时间为第4 d,最佳温度为35℃,脱色时间在32 h时脱色率达到75%以上。
关键词:
木质层孔菌 染料 脱色降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剑 冯贵颖 王曙光 高宝玉 岳钦艳
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絮凝剂的菌种KLE-1,采用BIOLOG菌种鉴定仪鉴定该菌株为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t aerogenes)。该菌株培养产生的絮凝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絮凝剂以粉末状态存在时,在室温下放置50 d以后絮凝活性仪下降14.1%;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絮凝的最适宜pH值为7.0~8.0,即中性偏碱性条件,Ca2+,Al3+,Mg2,Na和Fe3+等金属阳离子均有助于絮凝作用。
关键词:
产气肠杆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条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旭 赵敏 卢磊
疣孢漆斑菌代谢产生的胆红素氧化酶在环境保护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了提高胆红素氧化酶的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培养基中C、N、金属离子及诱导剂对疣孢漆斑菌3.2190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酶培养基中,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为最适C源和N源,添加2mmol/L铜离子和0.1mmol/L的诱导剂均可以提高发酵液的酶活。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组合为:葡萄糖10g/L,大豆蛋白胨7.5g/L,CuSO41mmol/L,没食子酸0.1mmol/L,优化后发酵液酶活提高了3倍。初步纯化的胆红素氧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7.5。在1000U/L的酶活下,只需50min就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世娜 池玉杰 于存 李月
【目的】对转入猴头菌MnP1和MnP2基因的2个构巢曲霉转化子菌株Tn02A7-He-MnP1和Tn02A7-HeMnP2产MnP的初始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然后用优化后的酶液对3种染料进行脱色研究,以期提高锰过氧化物酶(MnP)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最适产酶温度的筛选;正交试验检测血红素浓度、Mn~(2+)浓度、PH值和转速4个因素在3个水平下对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优化培养验证试验检测酶活性;吸光度法检测优化后的酶液对3种染料的脱色率。【结果】菌株Tn02A7-He-MnP1产Tn02A7-He-MnP1最适培养条件为:在MMPGRT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2 G青杨木屑作为产酶底物,Mn...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春蕾 田菲 张月颖 孙鹤敏 李启育 张凯鑫
利用含铜的富集培养基,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白桦林下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结合经典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并将其命名为Bacillus sp.9BS。菌株9BS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 H值为7.0,并具有很好的耐盐性,在7%Na Cl溶液中生长良好。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以芽孢干重计量,其芽孢漆酶的活性高达47.1 U/g。菌株9BS的芽孢漆酶在不含介体的情况下,对靛红(IC)和结晶紫(CV)的脱色效果较为显著,6 h脱色率分别为73.3%和82.2%。
关键词:
细菌漆酶 芽孢杆菌属 染料脱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春蕾 田菲 张月颖 孙鹤敏 李启育 张凯鑫
利用含铜的富集培养基,从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白桦林下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菌株,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结合经典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并将其命名为BAcilluS Sp.9BS。菌株9BS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 H值为7.0,并具有很好的耐盐性,在7%NA cl溶液中生长良好。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以芽孢干重计量,其芽孢漆酶的活性高达47.1 u/g。菌株9BS的芽孢漆酶在不含介体的情况下,对靛红(ic)和结晶紫(cV)的脱色效果较为显著,6 H脱色率分别为73.3%和82.2%。
关键词:
细菌漆酶 芽孢杆菌属 染料脱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