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4)
2023(2465)
2022(2115)
2021(2014)
2020(1864)
2019(4266)
2018(4208)
2017(8938)
2016(4967)
2015(5613)
2014(5570)
2013(5516)
2012(5052)
2011(4353)
2010(4399)
2009(4093)
2008(4624)
2007(4055)
2006(3639)
2005(3368)
作者
(13457)
(11264)
(11067)
(10488)
(7510)
(5478)
(5188)
(4190)
(4127)
(4024)
(3941)
(3752)
(3630)
(3596)
(3536)
(3439)
(3368)
(3362)
(3344)
(3251)
(2757)
(2740)
(2725)
(2607)
(2596)
(2581)
(2446)
(2375)
(2297)
(2238)
学科
(25078)
(24709)
企业(24709)
管理(22114)
(21594)
经济(21551)
(14670)
方法(13887)
(13169)
财务(13169)
财务管理(13155)
企业财务(12849)
数学(12371)
数学方法(12316)
(5925)
公司(5508)
(4842)
体制(4459)
业经(4259)
(3116)
金融(3116)
(3020)
(2921)
技术(2919)
中国(2877)
(2779)
贸易(2777)
(2758)
(2756)
银行(2751)
机构
大学(74485)
学院(72541)
管理(31091)
(31059)
经济(30611)
理学(27448)
理学院(27227)
管理学(26974)
管理学院(26837)
研究(19856)
(18802)
中国(16479)
财经(15241)
(14636)
(13972)
财经大学(11768)
商学(10593)
商学院(10537)
科学(10297)
(9993)
经济学(9588)
(9563)
北京(9357)
中心(9212)
经济学院(8770)
研究所(8590)
业大(8437)
(8351)
(8343)
会计(8227)
基金
项目(44738)
科学(36215)
基金(35154)
研究(31099)
(29923)
国家(29709)
科学基金(26760)
社会(21217)
社会科(20258)
社会科学(20252)
基金项目(18973)
自然(18484)
自然科(18112)
自然科学(18110)
自然科学基金(17826)
(15756)
资助(15506)
教育(14882)
(13648)
编号(11608)
(11295)
教育部(10176)
人文(9931)
重点(9753)
成果(9567)
科研(9287)
(9266)
大学(9023)
(8898)
创新(8692)
期刊
(29717)
经济(29717)
研究(20704)
(19092)
管理(11876)
学报(9687)
(9351)
金融(9351)
中国(9263)
科学(8634)
财经(8274)
大学(7629)
财会(7585)
学学(7368)
(6829)
会计(6525)
(6251)
经济研究(5077)
通讯(5054)
会通(5051)
农业(4174)
技术(4055)
问题(3896)
业经(3738)
统计(3609)
(3586)
理论(3523)
(3441)
国际(3360)
技术经济(3251)
共检索到102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义宏  
研究表明,B股投资者主要依据按国际会计标准报告的净利润进行投资决策,B股上市公司净刺润双重披露的显著差异,是导致B股市价与A股市价相差悬殊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市A、B股公司的净利润双重披露差异显著地小于沪市A、B股公司,可用于解释深市A股与B股的市价差异小于沪市的原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经长  姚淑瑜  毛新述  
2000年底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月1日开始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新会计标准的颁布实施,是否已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又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焦点。本文着重从A、B股上市公司境内外净利润差异的角度,研究《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前后新旧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问题,文章分别对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按新旧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准则双重披露的净利润差异进行了独立检验、比较检验以及深沪两市的检验。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于纹  董洁  
我国B股上市公司除应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外,还应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由于双重会计准则规定存在差异,造成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沪市B股上市公司在双重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差异进行分析,探寻准则间协调的发展趋势,提出遵循新会计准则是缩小差异的有效路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啸  刘伟  
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1998年编报现金流量表以来,总体上呈现现金流与净利润背道而驰的发展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会计稳健程度的提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挤干业绩水分”现象,另一方面也归功于经营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差异——应计项目包含了较多非持续性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蓓  
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0年至2004年期间,净利润指标(ROA)和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CFOA)的实证分析,发现亏损上市公司对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进行操纵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对净利润的操纵。主要通过操纵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筹资费用、减值准备、待摊费用等项目实施盈余管理。笔者认为:选择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作为主导指标,结合净利润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和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徐华新  
根据美国FASB财务会计概念,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可理解性是财务会计信息中不可缺少的质量特征之一,但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变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章道云  邓学芬  黄坤  
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应该按照其贡献率与物力资本一道参与企业净利润分配。由于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复杂性,虽有很多人力资本贡献率及人力资本计量的探讨方法,但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改进与完善。首次运用改良后的C—D函数测算了上市公司人力资本贡献率,然后计算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行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社会服务业、信息技术业、制造业、综合类十大行业的加权平均人力资本贡献率,并提出了按人力资本贡献率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建议。本文所提供的分行业的人力资本贡献率,对实际工作有借鉴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广  
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公开信息构建投资者信任指数,然后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揭示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任,而较高的投资者信任水平有利于抑制股价波动。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减少市场"噪声"和投资者有限理性程度,并通过投资者信任提升股价稳定性及降低市场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靓欣  
文章在绿色治理理念指导下,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董事会连锁关系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董事会连锁关系数量的增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明显提高,且董事会连锁关系影响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多为非财务类环境信息;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市场发展程度健全及非重污染行业情境下,董事会连锁关系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促进效应越显著。从微观董事会连锁关系视角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驱动力的剖析,可为董事会成员的选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监管结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美丽  
2012年先后撤销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有37家,文章比较和分析了ST安彩和ST罗顿两家公司在资本结构、主营业务收入与营业收入、净利润与现金流方面的表现与不同,针对上深证交所新《股票上市规则》提出了完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建辉  张琦  
碳治理信息披露具有工具功能,可以填补企业和投资者间在气候变化责任意识上的缺口。以我国沪港双重上市72家企业2010-2014年数据为样本,从企业微观结构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碳披露驱动因素方面相关治理成果。研究表明:企业股权集中度、企业规模、上市年限和企业类型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企业盈利和董事会独立性方面,则与碳信息披露水平相关性不显著。因此,企业应完善其内部治理管理框架;政府部门应制定低碳政策,构建出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碳信息披露体系;投资者应提高碳意识,关注企业碳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少轩  张瑞丽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主成分Logistic回归模型,对随机选取的16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公司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公司质量和审计中介等因素的制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卓晨  
以2004年的截面数据为研究窗口,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营业绩愈好,财务报告质量愈高和聘用“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越有动力披露内部审计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偏大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审计信息的可能性则较低;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