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6)
- 2023(9484)
- 2022(8592)
- 2021(8170)
- 2020(6855)
- 2019(16177)
- 2018(16186)
- 2017(31400)
- 2016(17259)
- 2015(19534)
- 2014(19616)
- 2013(19351)
- 2012(17535)
- 2011(15585)
- 2010(15384)
- 2009(13976)
- 2008(13435)
- 2007(11496)
- 2006(9918)
- 2005(8338)
- 学科
- 济(66791)
- 经济(66721)
- 管理(49083)
- 业(45975)
- 企(39429)
- 企业(39429)
- 方法(34922)
- 数学(30379)
- 数学方法(29881)
- 农(16391)
- 学(16086)
- 财(15849)
- 中国(15262)
- 业经(14300)
- 地方(13820)
- 理论(11802)
- 和(11660)
- 农业(11044)
- 环境(10958)
- 技术(10859)
- 贸(10776)
- 贸易(10771)
- 务(10751)
- 财务(10687)
- 财务管理(10665)
- 易(10430)
- 企业财务(10056)
- 制(10035)
- 划(9597)
- 教育(9256)
- 机构
- 大学(242933)
- 学院(240483)
- 管理(100325)
- 济(88540)
- 理学(87888)
- 理学院(86942)
- 经济(86414)
- 管理学(85240)
- 管理学院(84847)
- 研究(78052)
- 中国(55673)
- 京(52344)
- 科学(52272)
- 业大(39789)
- 所(39518)
- 农(39103)
- 财(38654)
- 研究所(36602)
- 中心(34900)
- 江(33309)
- 北京(33062)
- 财经(32028)
- 范(31681)
- 师范(31399)
- 农业(30742)
- 院(29256)
- 经(29092)
- 州(27556)
- 技术(26050)
- 师范大学(25492)
- 基金
- 项目(174297)
- 科学(135561)
- 基金(124906)
- 研究(124622)
- 家(109670)
- 国家(108793)
- 科学基金(93091)
- 社会(75585)
- 社会科(71546)
- 社会科学(71524)
- 省(68725)
- 基金项目(67228)
- 自然(63083)
- 自然科(61593)
- 自然科学(61577)
- 自然科学基金(60418)
- 划(58055)
- 教育(56986)
- 资助(52592)
- 编号(51088)
- 成果(40578)
- 重点(38631)
- 部(37556)
- 发(36092)
- 创(35700)
- 课题(35059)
- 科研(33963)
- 创新(33251)
- 计划(32507)
- 大学(31902)
共检索到332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玉祥 杭程光 李伟 张鹏鹏 朱瑞祥
【目的】分析单、双铲深松作业效果及评价方法,为提高耕作质量和减少能源消耗的深松作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箭形深松铲为对象,在模拟大田土壤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土槽研究了单、双铲深松作业效果及评价方法,提出了土壤硬度变化系数、土壤体积膨松系数、单位松土带宽度耕作阻力系数和土壤相互扰动系数等4个评价指标。【结果】(1)单、双铲深松作业后的平均土垄高度差分别为7.342cm和6.492cm,双铲比单铲的平均土垄高度差减少11.58%,说明双铲深松后的地表平整性优于单铲,且深松铲间距是影响土壤体积膨松程度的主要因素,其对深松后土壤形成的垄形与坑形有重要影响;(2)在土壤扰动区域内,当深松深度为3~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丽 李宝筏 牛彦 佟玲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地表状况和对深松作业的要求,对研制的行间深松部件进行了田间试验,建立了影响深松作业的回归方程。以深松部件牵引阻力F最小为参数优化的目标,用MATLAB进行了优化,得出深松机的优化结构和性能参数。
关键词:
行间深松 保护性耕作 田间试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俊峰 张东兴 李霞 崔涛 刘媛媛 诺锐亭
针对1SZ-460型振动深松机样机田间试验中出现的振动发生机构轴承应力过大易破坏,振动机构横梁弯矩大易变形等问题,对该振动深松机关键部件进行研究改进,设计新型振动深松机以满足生产需求。通过分析原样机振动发生机构及执行机构的运动过程,设计简支偏心轴式振动发生机构,优化执行部件和机架;通过分析不同形状深松铲松土效果和土壤耕作阻力,改进了深松铲柄;增加了施肥系统,以此减少机器进地次数及对土壤的压实,提高作物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振动深松机较不振动深松,降低牵引阻力7%~17%,提高工作效率11.1%~16.2%。该新型振动深松机适于玉米等作物的苗前及苗期深松施肥作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劭 俞国胜
杨树深松插干造林技术是一项效率高、成本低、成活率高、易于推广的技术.杨树深松插干植树机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作业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适合于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深栽造林作业.
关键词:
杨树插条,深松栽植,机械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长彬 桑洪超 刘美玉 毕玉革 尤泳
为研究深松铲类耕作部件作用下天然草地扰动失效过程,采用草地耕作试验台搭载不同类型和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深松铲,在不同作业深度下,进行草地扰动失效试验,对草地土层失效过程、扰动情况、翻垡率、扰动系数、蓬松度,以及耕作部件的作业阻力和沟形面积比阻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深松铲可以打破天然草地形成的“地表干草+植物根茎+土壤”的“夹层式”复合土层结构,对草地土层造成扰动,但其作业效果受作业深度、结构参数以及“夹层式”复合土层结构的影响。深松铲作业后产生的地表翻垡率为5.67%~12.25%,扰动系数为63%~74%,蓬松度为38%~49%。综合所有的扰动失效特性参数,在所试验的深松铲耕作部件中,双翼倾角为150°的双翼形深松铲在草地深松作业时对草地地表扰动和土壤翻垡情况影响较小,对土壤的扰动系数较高,作业效果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迪鑫 孙伟 张涛 李迪 吴建民
为解决干旱地区现有保护型整地机功能单一、进地次数、镇压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一种深松、灭茬、镇压联合作业机。对深松铲与土壤的接触力学分析,设计弹簧缓冲装置,并对圆盘灭茬刀进行力学分析与试验。运用ANSYS模拟镇压辊与土壤接触过程,设计防粘土装置,对整机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深松深度为(489.3±8.6)mm,深松稳定性94.6%,能完全打破犁底层;当机车前进速度为1.4m/s时,圆盘转速为500r/min,根茬粉碎率90.3%,碎土率89.3%,土地平整度30.8mm,整地效果较好。该机
关键词:
深松 灭茬 镇压 联合作业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陆媛媛
探讨了合作广告效果评价问题,在给出了合作广告效果的定义、特征及评价原则的基础上,从制造商角度出发,针对合作广告效果评价所涉及的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合作广告的经济效果评价,给出经济效果评价指标,提出采用效果计算法;制造商的品牌广告传播效果评价,给出传播效果指标,通过赋予不同阶段不同权重,获得了加权传播效果指数;媒体广告效果评价,将媒体广告效应系数(简称CMEA)纳入媒体广告效果评价体系中,提出运用DEA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并以具体算例说明;零售商地方性广告促销效果评价,给出零售商的地方性广告效果评价指标,提出运用DEA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并以具体算例说明。
关键词:
合作广告效果 评价 DEA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细弟 朱建国 周关校 骆建平 陈贵新
利用 3种方法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 ,松饵木能引诱到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成虫 ,且雌成虫能在松饵木上产卵 ;引诱剂对引诱怀卵的松墨天牛成虫的效果较好。引诱剂和松饵木使用方便、安全 ,成本较低 ,大面积应用可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 ,减少松材线虫传播机会。但单独使用达不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标。灯光诱杀远不如引诱剂和松饵木 ,且其成本高 ,安全性差 ,用于松墨天牛防治不宜提倡。利用引诱剂和松饵木在监测松墨天牛及松材线虫种群方面有利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试验推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存旭 袁秀平 韩创举
在秦岭火地塘进行了10个美国花旗松全同胞家系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8年生树高、地径、当年高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家系内个体间树高、地径差异显著;树高广义遗传力为54.6%,遗传变异系数为17.5%;8年生幼林高生长与1、2年生苗高间存在显著相关,表明早期从严选择是可能的。80%的家系长势好于当地油松。生长表现较好的家系有241×65,65×14和OL-2×241。
关键词:
花旗松 引种试验 全同胞家系 遗传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开宇 仇焕广 白军飞 徐志刚
作为一项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农机深松整地对于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作物产量意义重大。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实地调研等方法,系统梳理了深松的技术属性特征及其推广应用沿革,回顾和总结了国内深松补贴宏观政策的发展以及玉米主产区各省市和样本地区深松补贴政策的实施状况,并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评估了深松技术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研究表明,深松技术有助于改善土壤性状、增强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还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生态和经济效应明显;但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对技术认识不深、作业分散不经济、补贴机制不健全、部分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储备和配套措施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问题。为此,本文从思想认识、...
关键词:
农机深松 玉米主产区 技术效果 补贴政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柳建安 刘佳杰 肖亮
应用有限元软件对圆筒件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成形后板料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之差Δt作为均匀设计试验评价指标,并进行了验证。实际应用表明该评价指标能准确反应多因素影响圆筒件拉深成形均匀设计试验模型拟合的优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军 于家川 王仁兵 邵蓉蓉 董敏 张爱民
为解决目前深松作业过程中牵引阻力较大的问题,应用液压振动技术,设计一种液压强迫式振动深松单体。该深松单体主要由机械部分和液压振动系统2部分组成。采用理论设计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深松单体的关键部件进行选型与参数分析,运用SolidWorks simulation模块对深松单体机架进行模态分析,研究其固有频率和振型。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深松单体机架在工作时不会与外部激励频率发生共振现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单体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与常规深松作业相比,深松单体牵引阻力平均降幅为31.18%。
关键词:
液压强迫式 振动深松 深松单体 牵引阻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立春 李世强 张旭东 张宇
深松联合耕整地机是由多种土壤耕作部件组合而成的复式作业机械,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以深松为主,兼顾表土松碎,松耙结合,既可用于隔年破除犁底层,又可用于形成上松下实地全面深松,一次进地可以完成深松、灭茬、旋耕等多项作业,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机具对土壤的频繁耕作而导致的各种消耗,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了作物的生长。但是,深松联合整地机作业过程中尚存在土块过大,土层中存在较多较大空隙,不利于作物根系的扎根生长和农田的蓄水保墒。为了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达到较好的松土与碎土效果,在对国内外深松整地机械调研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带有立旋刀工作部件的深松联合耕整地机,对深松铲柄、铲头、立式...
关键词:
联合耕整地机 立旋刀 田间试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登兵
预测是在一定信息条件下,对于未来状态的科学判断。信息总是不完全的,因此预测就不一定是正确的。预测有效性就成为预测对决策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预测的主要目的是在决策行为中降低不确定性。预测评价主要有信息熵、事实比较和决策效用三类方法。信息熵表征了预测信息的内在特征,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比较则反应了预测与事实的差距,反应了预测的"准确性";决策效用主要考察预测所带来的效用差异,反应了预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决策 预测 信息 评价 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连豪 许春林 赵大勇 李向军 李明金
研究灭茬深松前置式联合整地机在单一作业时的机组性能。以机组作业速度和耕深为自变量,油耗和牵引力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2因素5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各因素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单一作业参数进行优化。结合农艺因素,优化结果为:单一深松作业,机组作业速度为3.39km/h,深松深度340mm时,油耗为2.72L/km,牵引力27.65kN;单一旋耕作业,机组作业速度为3.92km/h,旋耕深度152mm时,油耗为3.24L/km,牵引力8.25kN;单一灭茬作业,机组作业速度为3.37km/h,灭茬深度33.41m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