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2)
2023(10710)
2022(9292)
2021(8376)
2020(7077)
2019(16540)
2018(16218)
2017(31148)
2016(17184)
2015(19593)
2014(19955)
2013(20184)
2012(19749)
2011(18109)
2010(18512)
2009(16910)
2008(17030)
2007(15678)
2006(13929)
2005(12881)
作者
(54080)
(45121)
(44930)
(42703)
(28867)
(21790)
(20484)
(17637)
(17267)
(16362)
(15499)
(15316)
(14542)
(14375)
(14223)
(14023)
(13899)
(13278)
(13240)
(13168)
(11470)
(11408)
(11042)
(10335)
(10322)
(10261)
(10146)
(10085)
(9273)
(9138)
学科
(81926)
经济(81857)
管理(43606)
(43426)
(31174)
企业(31174)
方法(29845)
地方(26537)
数学(26215)
数学方法(26006)
(25500)
中国(24273)
业经(17819)
农业(17458)
(17374)
(16643)
(14475)
贸易(14465)
环境(14239)
地方经济(14084)
(14061)
(13885)
(13102)
金融(13100)
(13014)
银行(12984)
(12909)
(12538)
(12368)
技术(10875)
机构
学院(253317)
大学(251526)
(105261)
经济(102789)
研究(95946)
管理(91334)
理学(76430)
理学院(75370)
管理学(74082)
管理学院(73584)
中国(72931)
科学(60939)
(56000)
(51907)
(51432)
(47335)
研究所(46497)
(45656)
中心(44239)
农业(40715)
业大(40658)
(36709)
师范(36322)
财经(36143)
北京(35394)
(34498)
(34175)
(34023)
(32436)
经济学(31596)
基金
项目(161369)
科学(124927)
研究(117997)
基金(112549)
(98747)
国家(97846)
科学基金(81631)
社会(72681)
社会科(68710)
社会科学(68683)
(67462)
基金项目(59898)
(55256)
教育(52914)
自然(51836)
自然科(50475)
自然科学(50459)
自然科学基金(49488)
编号(49263)
资助(45784)
(41509)
成果(40475)
重点(37425)
课题(35391)
(34900)
发展(33154)
(32823)
(32604)
创新(30833)
科研(30750)
期刊
(128884)
经济(128884)
研究(77384)
中国(59936)
(48194)
学报(42353)
科学(38380)
(36369)
农业(32684)
管理(32578)
大学(30684)
教育(29486)
学学(28545)
(26921)
金融(26921)
技术(23026)
业经(22715)
经济研究(19264)
(17765)
财经(17606)
问题(17296)
(15173)
图书(15093)
资源(14991)
技术经济(13699)
(13321)
(12523)
商业(12220)
世界(11843)
理论(11774)
共检索到407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玉香  
近年来,浙江省为缓解工业用地瓶颈,选择了"人往高处走,工业梯田上山坡"的方式,向低丘缓坡要地,拓展山坡工业空间。这既有效保护了耕地,又保障了工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实现了双赢。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杉  陈前虎  梁影君  姚宏平  
研究目的:探索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法、GIS和土地整理工程计算法则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低丘缓坡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策略。宏观层面建立用地选择评价基准模型和用地可建评价修正模型,确定低丘缓坡开发的用地评价分区;微观层面采用工程精算的方法,精确修正边界,控制时序容量,把握建设细节。研究结论:必须将用地选择评价和用地可建评价相结合,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才能实现基于生态安全、工程经济与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和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山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土地开发和保护问题已成为浙江省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丽水市,地处浙江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浙江是全国首批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试点省份之一,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省份,落实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政策,必须搞好"补改结合"试点,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城乡建设则要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事实上,即使在近期整体经济下行的形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萍  卫新  王美青  孙永朋  
低丘缓坡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域,也是农业发展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宝库。该文评价了浙江省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贯穿一条主线、把握四个突出、构建三大体系"的低丘缓坡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基本思路。根据浙江省低丘缓坡资源分布和农业发展特定的格局,提出了全省4个基本低丘缓坡区域类型的集约利用路径,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浙江省低丘缓坡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楚亮  
近年来,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江西省共青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保护耕地和生态资源的压力日渐增大,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出路在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总体思路是,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结合实地测绘,摸清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超  曹磊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科学分析了中部低山丘陵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中部低丘缓坡区存在着开发利用方式简单、开发目标单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交通条件差、工程性缺水普遍、工程后期管护乏力的问题。因此,中部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应统筹规划、合理选择开发利用模式,在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蓄引水设施和对外通道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改良土壤,强化工程管护工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磊  张洪  包广静  张静  
立足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的划分,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厘清各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城市经济圈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城镇经济带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社会经济限制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生态经济制约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4个一级和九个二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并根据不同类型区低丘缓坡土地禀赋与社会经济情况,具体阐述了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策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国瑞  
俗话说,无粮不稳,无工不富。可惜土地就这么多,工农业都要用地,二者有时就是一对矛盾。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业要发展,地从哪里来?这是国家严管土地大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走既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刘小芳  崔晶  
低丘缓坡土地合理开发利用能有效保护优质耕地、缓解用地矛盾,但作为开发项目,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研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松滋市2012年度低丘缓坡开发项目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定量反映开发过程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生态足迹为97 962.63hm2,占总生态足迹的98.12%,是影响低丘缓坡土地开发消耗的关键因素;机械、占地、废弃物的生态足迹分别为1 082.7hm2、790.11hm2、3.00hm2。据此提出减少材料消耗、降低能耗等减少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合理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洪荣  
福建省龙岩市土地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面积占总面积的78.6%。近年来,为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龙岩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独辟蹊径,把解决发展用地的注意力放到科学合理开发低丘缓坡地上来,引"工业上山",建"梯田工厂"。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平  何昌明  胡紫红  聂佳  
摸清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多宜性是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该资源的基础。以抚州市临川区为研究区,构建了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和矩阵匹配方法,评价了研究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单目标适宜性及综合适宜性。从单目标适宜性来看,临川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耕地适宜性及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不高,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从综合适宜性来看,多宜性占比高,开发利用时应依据其适宜程度选择开发方向,并考虑其空间聚集情况,从区域尺度统筹规划利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义平  徐爱俊  杨绍钦  
在分析低丘缓坡林地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低丘缓坡林地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低丘缓坡林地管理系统。对系统的数据流程、功能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并解决了系统设计与开发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如数据集成管理技术、报表统计查询技术、专题输出模型、三维空间分析和显示技术等,并以Visual Studio.NET和ArcGIS Engine为开发工具,实现了系统数据的集成管理、报表统计和查询、数据综合分析、专业制图和成图、空间分析处理、三维可视化结果显示等六大功能模块。图6参9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家志  
建设用地需求是中国城镇化中的重大问题,在严控耕地红线的背景下,利用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建设山地城镇是一条可探索的途径。低丘缓坡的利用并非简单的规划问题,受到国土、林业、环保等多个部门的政策与规划制约。要保证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规划师必须在把握合理需求的条件下,熟悉相关法规的政策边界,统筹各项规划、制定规划方案的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伟松  李江风  钟紫玲  
为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通过构建低丘缓坡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进行生态适宜性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生态适宜性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基本适宜、较不适宜及不适宜5种类型,其面积分别为65.92km2、127.72km2、119.60km2、54.87km2和9.21km2;同时位于新增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和基本适宜的低丘缓坡资源占研究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低丘缓坡资源总面积的86.88%。从生态学角度构建的低丘缓坡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合理,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