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3)
- 2023(12397)
- 2022(10437)
- 2021(10077)
- 2020(8286)
- 2019(19149)
- 2018(18859)
- 2017(35754)
- 2016(19511)
- 2015(21719)
- 2014(21069)
- 2013(20537)
- 2012(18793)
- 2011(16650)
- 2010(16391)
- 2009(14514)
- 2008(13557)
- 2007(11920)
- 2006(10364)
- 2005(8630)
- 学科
- 济(80202)
- 经济(80126)
- 业(55673)
- 农(52315)
- 管理(43930)
- 农业(35358)
- 方法(32101)
- 企(31815)
- 企业(31815)
- 数学(29413)
- 数学方法(29005)
- 地方(23606)
- 业经(21631)
- 中国(21351)
- 财(17368)
- 制(13723)
- 贸(13609)
- 贸易(13603)
- 易(13213)
- 发(13106)
- 学(12772)
- 农业经济(12659)
- 技术(11599)
- 环境(11598)
- 收入(10948)
- 理论(10765)
- 发展(10432)
- 展(10409)
- 策(10386)
- 地方经济(10283)
- 机构
- 学院(256882)
- 大学(247240)
- 济(104580)
- 经济(102525)
- 管理(99397)
- 理学(86823)
- 理学院(85851)
- 管理学(84248)
- 研究(83991)
- 管理学院(83761)
- 中国(63091)
- 农(61005)
- 科学(52303)
- 京(49664)
- 农业(46371)
- 业大(44895)
- 财(43456)
- 江(42636)
- 中心(42092)
- 所(40755)
- 研究所(37415)
- 范(35351)
- 师范(35014)
- 财经(34758)
- 州(33566)
- 经(31837)
- 省(31471)
- 经济学(31464)
- 院(30179)
- 经济管理(29497)
- 基金
- 项目(185696)
- 科学(146723)
- 研究(139447)
- 基金(132891)
- 家(115098)
- 国家(114020)
- 科学基金(98889)
- 社会(88851)
- 社会科(83724)
- 社会科学(83703)
- 省(77964)
- 基金项目(71636)
- 教育(64247)
- 自然(62657)
- 划(61975)
- 自然科(61161)
- 自然科学(61146)
- 自然科学基金(60000)
- 编号(58472)
- 资助(52531)
- 成果(45132)
- 发(42090)
- 重点(41738)
- 部(40773)
- 课题(39979)
- 创(39033)
- 国家社会(36470)
- 创新(36439)
- 科研(35436)
- 农(35320)
- 期刊
- 济(117881)
- 经济(117881)
- 研究(67670)
- 农(65446)
- 中国(55903)
- 农业(44951)
- 学报(40195)
- 科学(37253)
- 大学(32195)
- 管理(31705)
- 财(31371)
- 学学(30721)
- 教育(30536)
- 业经(27322)
- 技术(24671)
- 融(23644)
- 金融(23644)
- 业(20906)
- 问题(17210)
- 财经(15879)
- 资源(15326)
- 经济研究(15279)
- 农业经济(15174)
- 农村(14914)
- 村(14914)
- 版(14897)
- 经(13582)
- 经济问题(12696)
- 世界(12598)
- 科技(12002)
共检索到375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苏荣
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的调查,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实施培训的政府部门过多,培训层次低,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缺乏足够兴趣,培训效果不理想等困境。为此,需要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层次,紧扣地方民族特色产业开展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苏荣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学校办学质量较差,导致当地贫困人口缺乏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和技能。通过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云南省怒江州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专业设置与地方民族特色产业不匹配,职业教育在当地的认可度很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等发展困境。需要紧扣地方民族特色产业来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威 韩晓旭 梁育填
长期以来,学者对中国农村贫困的研究侧重于经济贫困方面,对能源贫困的研究相对不足,而能源贫困恰恰是制约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生计资产改善的主要因素。论文从农户的视角出发,借鉴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贫困线标准,根据农户调查和访谈,对中国农村能源贫困线进行了综合考量,并最终确定为户均每年消费400 kgce;为科学测度能源贫困状况,提出从能源贫困的广度、深度、差异度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了各维度的测度方法;以云南省怒江州为案例,利用564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怒江州的能源贫困状况,研究发现,怒江州能源贫困的广度为0.66,能源贫困的深度为0.40,能源贫困的差异度为0.17,能源贫困的综合指...
关键词:
能源贫困 农村 怒江州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锋 郝学峰 包雪梅 赵荣
文章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和福贡县为例,分析了独龙族和怒族等极少数民族地区林业扶贫效果。通过贡山县生态护林员脱贫分析发现,选聘生态护林员不仅能有效提高森林管护水平,而且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生态扶贫长效机制;通过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林业产业扶贫分析,林业产业是福贡县发展山区经济、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举措。同时研究也发现,林业精准扶贫面临着规模小、专业合作社不足、生态护林员缺乏安全保障和考核体系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锋 郝学峰 包雪梅 赵荣
文章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和福贡县为例,分析了独龙族和怒族等极少数民族地区林业扶贫效果。通过贡山县生态护林员脱贫分析发现,选聘生态护林员不仅能有效提高森林管护水平,而且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生态扶贫长效机制;通过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林业产业扶贫分析,林业产业是福贡县发展山区经济、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举措。同时研究也发现,林业精准扶贫面临着规模小、专业合作社不足、生态护林员缺乏安全保障和考核体系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大金 袁康来 吴峰
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前提。本文根据湖南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材料,系统分析了目前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难点,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劳动力转移 障碍因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荣生 赵亚平 金驰华
本文从我国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并以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为依据,从受训人员、培训单位、管理部门三个不同的层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以扶贫办系统为主)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准确定位、理顺关系、注重战略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劳动力转移培训 现状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建华 胡汉傈 许小宁 王燕华 王军明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提升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培训 对策研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佳丽
决胜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分化问题凸显,扶贫政策的边际效率不断递减、边际成本不断上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自发性的经济决策行为,是帮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的主要政策倾向。然而,新时期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这对其减贫效应的发挥形成了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考察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的现状,深入剖析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从立体化结构视角,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宏观战略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促进劳动力的本地非农就业等五项政策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宗敏 杨雪梅
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云南经济要发展,农村是关键;农村经济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核心。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真正转移出去,归根结底取决于农民素质持续、整体地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则取决于教育的普及与职业技能的培训。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谢佳春 李兴绪 向其凤 刘建旭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是云南沿边地区农村反贫困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云南红河和德宏民族自治州2053户农户数据为例,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参与情况,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模型估计培训效应。结果显示:2006-2008年样本农户年均培训参与率为26.39%;参加培训的农户能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最大(18.99%),未参加培训的农户从项目中获得的收益最小(18.09%)。这一方面证实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作为沿边地区农村反贫措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云南沿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象选择的针对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文 张展新 程杰 侯慧丽
全球金融危机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就业冲击。尽管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基本都已外出,但面临着就业不稳定和工资收入下降等问题。由于务工收入是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就业不稳定和工资收入下降将增加贫困地区农户的返贫风险和脱贫难度。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上升以及就业不稳定性增加等新变化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政策思路来看,解决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仅可以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就业冲击,而且可以为贫困地区减少贫困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吕珊珊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鄂西的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总体水平较低,主要反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整体工作条件差、劳动关系不和谐、薪酬福利水平较低、职业发展不理想、个人薪酬福利满意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红霞
当前对农村劳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劳力转移方面,如:农村劳力素质低、缺乏专业技能、收入低、无保障等,而对农村人才回流方面研究较少。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劳力市场一方面存在转移难的问题,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增长缓慢。但同时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妇女、儿童、老人留守家园的现象普遍,导致这些地区出现劳力和致富带头人缺乏、留守儿童缺管等问题。文章将系统论述西部地区农村劳力转移与人才回流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基本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劳力转移 人才回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