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95)
- 2023(17343)
- 2022(14998)
- 2021(13844)
- 2020(11646)
- 2019(26759)
- 2018(26199)
- 2017(49525)
- 2016(27273)
- 2015(30280)
- 2014(30053)
- 2013(29679)
- 2012(27284)
- 2011(24702)
- 2010(24434)
- 2009(22514)
- 2008(21542)
- 2007(19074)
- 2006(16883)
- 2005(14231)
- 学科
- 济(107237)
- 经济(107093)
- 业(72927)
- 管理(72445)
- 企(55238)
- 企业(55238)
- 方法(47387)
- 数学(41567)
- 数学方法(41050)
- 农(40527)
- 中国(28422)
- 农业(27616)
- 地方(26810)
- 财(26772)
- 业经(26289)
- 学(24081)
- 制(20381)
- 贸(18455)
- 贸易(18446)
- 易(17859)
- 环境(16897)
- 技术(16132)
- 理论(15820)
- 和(15646)
- 银(15216)
- 银行(15146)
- 务(15052)
- 财务(14983)
- 财务管理(14957)
- 融(14827)
- 机构
- 大学(381835)
- 学院(381283)
- 管理(148188)
- 济(145797)
- 经济(142467)
- 研究(129798)
- 理学(129278)
- 理学院(127723)
- 管理学(125295)
- 管理学院(124613)
- 中国(94855)
- 科学(85221)
- 京(80974)
- 农(76652)
- 所(66027)
- 业大(65345)
- 财(64922)
- 研究所(60849)
- 中心(60253)
- 农业(59353)
- 江(56499)
- 范(52173)
- 财经(51928)
- 师范(51616)
- 北京(50196)
- 经(47256)
- 院(46899)
- 州(45586)
- 省(43286)
- 经济学(43181)
- 基金
- 项目(272218)
- 科学(211472)
- 基金(195009)
- 研究(194084)
- 家(172809)
- 国家(171298)
- 科学基金(144974)
- 社会(121707)
- 社会科(114952)
- 社会科学(114918)
- 省(108639)
- 基金项目(104721)
- 自然(95443)
- 自然科(93139)
- 自然科学(93108)
- 自然科学基金(91367)
- 划(91040)
- 教育(88173)
- 编号(79239)
- 资助(78704)
- 成果(63467)
- 重点(61404)
- 发(58495)
- 部(58435)
- 创(56057)
- 课题(54539)
- 创新(52347)
- 科研(52244)
- 计划(50930)
- 国家社会(49754)
- 期刊
- 济(160256)
- 经济(160256)
- 研究(106110)
- 中国(74448)
- 农(73749)
- 学报(70593)
- 科学(61796)
- 大学(52601)
- 学学(49713)
- 农业(49682)
- 管理(49241)
- 财(47694)
- 教育(40944)
- 融(31108)
- 金融(31108)
- 技术(30758)
- 业经(29533)
- 财经(24121)
- 经济研究(23761)
- 业(23651)
- 问题(21536)
- 版(21183)
- 图书(20768)
- 经(20546)
- 科技(20295)
- 业大(19883)
- 资源(18969)
- 技术经济(17543)
- 理论(17131)
- 农业大学(16338)
共检索到549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明 钱力 倪修凤 吴波
文章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试点村作为一次自然实验,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各维度效度较高,但各维度效度差异性较大,其中产业兴旺效度最高;乡村振兴试点村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效度;劳动力结构、本地务工情况以及交通便利性等能够对提升乡村振兴效度产生较大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对试点村周边邻近地区存在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协同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以产业扶贫促进产业振兴,切实发挥乡村振兴试点村的引领作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俊健
论文以河池市深度贫困县为研究视角,着重分析了金融机构支持河池市深度贫困地区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制约金融支持河池市深度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五大关键因素,并从金融服务体系、产业发展、金融生态环境、金融风险防范、信贷政策调整等视角提出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
深度贫困 乡村振兴 金融支持 河池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玉恒 宋传垚 阎佳玉 黄惠倩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影响下,广大乡村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乡村病"问题凸显,影响到乡村可持续发展进程,亟需重视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特征,提出乡村振兴的方向与适宜路径,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河北省阳原县为例,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探究了深度贫困地区乡村中心集聚性与成长性,揭示了乡村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格局。研究发现:①伴随着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乡村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明显高于乡镇政府驻地与县城地区的建设用地扩张强度;②生产要素在城、镇、村间不均衡集聚的特征明显,导致县城邻近地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乡村地区的中心集聚性依次降低;③受区位、交通、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县城邻近地区、区位较好的乡镇以及交通干线附近地区更易于集聚生产要素,成为乡村成长性的高值区;④深度贫困地区乡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人减地增"的乡村空心化问题严峻。文章强调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城乡联系,提升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并积极推进村镇化发展,开展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培育乡村社会资本,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光选 刘强
基于农户经营意愿、资本投入情况和劳动力使用情况三个要素的考量,将现有的土地经营模式划分为市场化小农计划经营模式、资本密集型雇佣经营模式和劳动密集型联合经营模式等三种类型,对不同土地经营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进行判断,劳动密集型联合经营模式都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户收益最大化的土地经营模式。
关键词:
深度贫困 土地经营模式 效益比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开红 付宗平 李鑫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既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生态保护的重点。从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面临着"两山困境"的苦恼:一是苦守"绿水青山",无缘"金山银山";二是既无"绿水青山",也无"金山银山";三是有了"金山银山",丢了"绿水青山"。于是,将深度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便成了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脱贫的重点和难点。在"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底线原则基础上,文章建立适度开发与充分保护相结合、创新生态移民手段与移民后期扶持相结合、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追责相结合、就地碳中和与绿水青山保卫计划开发相结合等模式,以期能对深度贫困地区走出"两山困境",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翔
本文利用金寨县全部222个行政村的普查数据,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层面,8个维度构建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加入了宜居面积和生态安全面积两个生态环境指标,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该县乡村综合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山区农村发展整体上存在稳定的橄榄形的发展结构,同时呈现出发展水平普遍性落后的总体特点。本文的研究可为提高农村总体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和参考意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云彬 王雲 陈静媛 孙若萱
城镇化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土地利用形态与功能的转型,而这一转变在山区尤为明显。同时景观格局的变化是土地利用转型的突出标志,探究两者的关系对于山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为研究对象,选取1999年、2009年和2019年3期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对金寨县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金寨县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1)1999―2019年,金寨县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为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转换,建设用地转换率最高,持续增长,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降低趋势,林地和水域持续稳定增长;土地利用类型上,主要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林地之间的转换;土地利用空间上,1999―2009年金寨县土地利用转换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2010―2019年主要集中在东北部;(2)金寨县景观格局整体上破碎度增大,景观异质性、均匀度降低,不规则斑块增多,2010―2019年各景观类型间断分布,景观连通性下降;(3)金寨县的经济发展、产业水平、人口情况、生活水平和治理环境五个维度的驱动力综合作用导致了土地利用的转型与景观格局的变化。其中,社会经济发展为金寨县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人口与产业发展是次要驱动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东旭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交界,全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也是全国1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金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出一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精准脱贫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金寨县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2.09万户、7.37万人,已腾退复垦宅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东旭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交界,全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也是全国1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金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出一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精准脱贫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金寨县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2.09万户、7.37万人,已腾退复垦宅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倩
金寨县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土地生态环境现状。1.水环境。安徽省金寨县饮用水主要来自于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部分饮用水源于地下水。据2011年统计,金寨县饮用水源为Ⅱ类,符合饮用水标准。地表水水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琼峰 宁志中
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和优先任务,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文献述评、调研认知与研究思考,探讨旅游精准扶贫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主要作用、现实问题和推进途径。研究表明,旅游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已成为各方共识,同时也面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生增长乏力、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乡村旅游扶贫需精准识别发展乡村旅游所具备的资源、区位、市场等条件和可行性,将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具体的旅游精准扶贫计划与行动之中。具体需要准确把握好适宜区域、实施主体、主导产业、资金来源和保障机制,创新乡村旅游扶贫的商业模式、聚合乡村旅游扶贫的智力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的文化底蕴、坚守乡村旅游扶贫的绿色发展底线、优化乡村旅游扶贫管理和组织机制,进而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有效地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蓉 赵雪雁 兰海霞
作为乡村振兴的难点和关键,明晰脱贫山区乡村振兴基础及影响因素,不仅可为新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为制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论文基于乡村振兴基础内涵,构建了脱贫山区乡村振兴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秦岭腹地的陇南山区为案例区,评估其乡村振兴基础状况,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影响乡村振兴基础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 2020年陇南山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整体不高,均值为0.299,且各维度振兴基础水平差异明显,其中,生态宜居基础最好,生活富裕基础最差,同时不同地貌类型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差异较大;(2)乡村振兴基础水平在空间上呈“中低周高”的分布特征,其中,乡村振兴基础中等水平区占比最高,为44.62%,大致呈“川”字型分布,高水平区仅占12.30%,主要在徽成盆地东部集聚,不同维度振兴基础水平空间分异明显;(3)海拔、人均耕地面积、农业从业人数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主导着陇南山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的空间分异,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解释力最高,且与其他因子交互后显著增强了对乡村振兴基础空间分异的解释力;不同地貌类型区乡村振兴基础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纬
农户融资难问题长期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信用评价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农户贷款难问题。农户信用评价主要包括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构建、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三个环节。以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家庭资产负债情况、家庭信用能力和个人品行五大类指标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构建的农户信用评价模型,能够大大增强对农户信用状况的识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静 武彤 王志章
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叠加,深度贫困地区既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又要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探索统筹衔接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凉山彝族自治州3个县的366份农户、36份村干部访谈文本,根据多维贫困理论、按照乡村振兴建设总要求,分别建立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采用交互耦合的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两者统筹衔接现状。研究发现凉山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二者的统筹衔接处于低协同低发展水平下的低耦合状态,协调度落入0.10~0.19的严重失调区域。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衔接共识、制度设计、优势产业培育、人力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了二者统筹衔接路径。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统筹衔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课题组 刘兴亚
安徽省金寨县自2012年实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以来,注重顶层设计,明确改革目标,取得积极的改革成效,体现为金融发展提速、金融服务水平提升、金融生态环境步入历史最好时期。本文基于对金寨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案例的分析,探寻下一步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改革 农村金融综合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