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
- 2023(598)
- 2022(497)
- 2021(411)
- 2020(329)
- 2019(761)
- 2018(680)
- 2017(1199)
- 2016(537)
- 2015(610)
- 2014(649)
- 2013(589)
- 2012(489)
- 2011(463)
- 2010(480)
- 2009(489)
- 2008(353)
- 2007(361)
- 2006(341)
- 2005(343)
- 学科
- 融(3370)
- 金融(3370)
- 银(2951)
- 银行(2951)
- 行(2926)
- 济(1865)
- 经济(1864)
- 中国(1730)
- 中国金融(1367)
- 管理(1357)
- 制(1265)
- 业(1144)
- 企(997)
- 企业(997)
- 体(996)
- 地方(943)
- 体制(882)
- 理论(746)
- 环境(640)
- 方法(617)
- 教学(597)
- 数学(577)
- 数学方法(555)
- 事业(543)
- 农(529)
- 业经(513)
- 财(504)
- 学法(407)
- 教学法(407)
- 制度(377)
- 机构
- 学院(7998)
- 大学(7428)
- 济(3178)
- 经济(3088)
- 中国(2915)
- 管理(2616)
- 研究(2612)
- 理学(2158)
- 理学院(2135)
- 管理学(2074)
- 管理学院(2058)
- 银(1770)
- 财(1713)
- 银行(1713)
- 中心(1629)
- 融(1626)
- 行(1604)
- 金融(1590)
- 京(1543)
- 科学(1455)
- 人民(1424)
- 财经(1349)
- 国人(1279)
- 中国人(1273)
- 中国人民(1268)
- 经(1208)
- 州(1193)
- 江(1190)
- 所(1185)
- 农(1169)
共检索到12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翔 王念新 葛世伦 潘燕华 尹隽 任南
教学生态系统具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三个特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一个中心,"管理知识"和"信息技术"两条主线。"重基础、强实践、育创新"三层迭代、"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和落实,使得当代教育教学的使命有了新的内容,即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进而达到提高教与学质量的终极目标。所以,本文将提高当代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理论基础 深度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彦宗
在产教融合工作进入纵深改革和细化实施阶段的背景下,探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在明晰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的生态主体地位基础上,可以探讨生态环境作用及生态链运行机制,进而形成协同发展、互惠共利的产教深度融合生态系统模型。通过剖析融合障碍与现实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从生态环境的完善、生态链的优化及生态冲突的调和三方面总结多元主体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教育生态学 生态系统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璐 吴洁 盛永祥 刘鹏 施琴芬
[目的/意义]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在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具有驱动作用,研究专利创新生态系统中多主体间的竞合关系能促进专利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方法/过程]构建多主体竞合关系的生态系统模型,研究专利创新生态系统的多主体竞合关系,分析模型系数变化对专利演化态势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专利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与高校的专利禀赋对其专利发展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专利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与高校间的生态关系对专利数量的变化有影响;主体间的无序竞争使得专利创新生态系统整体发展效率低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开淮 聂文俊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相对分离的状态,影响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此,高职院校应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坚持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领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始终把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和实施,构建"四同步"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福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离不开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和各项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米银俊 许泽浩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分为理论教育、创新实践、创业实践三大模块。创客实践教育要着重探索教学实践、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的有机融合。协同全社会资源,共同支持培育大学生创客。当前,我国构建众创空间开展创客活动方兴未艾,创客活动的兴起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指的创客,是指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为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昌金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学校与企业在人才供需、目标定位、利益追求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加之双方利益的不对等,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松散的参与合作阶段,缺乏实质性的深度合作,使得"校企合作"或是"校企合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自建院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教产一体,协同办学"为突破口,主动实践,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校企合一、工学深度融合"为特征的专业实体制职教新模式。一、校企合一,实现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合一"旨在通过学院与企业全面合作,双向参与专业设置、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共同建立教育领导机构,联合实施教学管理过程,使教学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琰 李春杰
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二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对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文章就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大学教学形态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并从教育理念的嬗变、教学方式的嬗变、教学资源的嬗变、教学模式的嬗变、教学技能的嬗变、教学行为的嬗变以及教学评价的嬗变七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大学教学 融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沙琦波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为转变信息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回应时代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历经二十余年,经历三个阶段,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系列课题为引领、研训项目为支撑,推动深度融合的研究、实践和推广,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体系:以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深度融合的新理念、新路径、新策略、新样态和新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融学”实现了初中科学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系统变革,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了科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科学课堂在浙江已成为常态,形成了初中科学教学方式信息化转变的“浙江经验”,并正逐步向全国推广。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科学 深度融合 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秀香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加强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立足学生就业实际,阐述了校企文化融合的可行性、重要意义及相关措施。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宁彬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对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微型化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习惯,微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形态。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过程中,采用微学习理论来优化和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时时、处处都能方便地学习,达到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改变学习方式的目的,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微学习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课程教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包括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实施"深度融合"的途径方法,包括深刻认识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实施能有效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出相关学科的丰富学习资源。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尹睿 黄甫全 曾文婕 曾育芬 潘蕾琼 陈思宇 伍晓琪
人工智能(AI)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生了人工智能教学系统AI教师。最早的AI教师代表之一是爱达(IDA),随后进化出好学爱达,亦即琳达(LIDA)。基于学习为本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神经科学连接组学(connectomics)神经网络双重特性,籍由新兴技术的支持,产生形成了神经网络化的价值创造型智慧学习系统结构框架。它包括"实时课堂教学转化系统""教学优化参照系统"和"教学比较前馈分析系统"三个子系统。而教学优化参照系统又包括"优秀教师教学参照系统""先进理论教学优化参照系统""大数据优选教学参照系统"和"经验自组织教学参照系统"四个子系统。价值创造型智慧学习系统神经网络融入人工智能,创生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教学系统——伊万琳达(EVA-LIDAs),它既可扮演AI教师,也可扮演AI学伴。基于此,教师成为课程创新者,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伊万琳达作为AI教师和AI学伴成为介导者,三者间多维交互生成新形态的智能课程,其实质是以神经网络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为基础,以评估促进学习的价值创造为旨趣,以协同、精准、个性、优化为原则,以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为机理,以情境感知、大数据关联、经验自组织和智能决策为手段,最终通过持续改进师生教与学而优化所有学生的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军
从"学工、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路出发,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实际,提出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主旋律""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主抓手"和"主推力"的"六主"实现途径。
关键词:
学风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 英语本科专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