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
2023(93)
2022(101)
2021(101)
2020(115)
2019(187)
2018(158)
2017(316)
2016(212)
2015(253)
2014(226)
2013(201)
2012(205)
2011(181)
2010(163)
2009(167)
2008(194)
2007(154)
2006(128)
2005(120)
作者
(531)
(431)
(397)
(385)
(270)
(205)
(204)
(171)
(169)
(159)
(153)
(145)
(143)
(130)
(122)
(120)
(117)
(116)
(111)
(110)
(109)
(109)
(94)
(93)
(86)
(86)
(85)
(84)
(84)
(83)
学科
(1429)
财政(1273)
(967)
管理(907)
(635)
经济(634)
国家(633)
(633)
国家机关(433)
机关(433)
(392)
(388)
支出(385)
中国(380)
制度(360)
(360)
资源(354)
(348)
(347)
体制(341)
预算(325)
地方(318)
管理体制(317)
政制(316)
(297)
政府(297)
会计(293)
(278)
企业(278)
财政支出(277)
机构
大学(2755)
学院(2678)
(1290)
(1162)
经济(1126)
管理(1006)
研究(920)
理学(856)
管理学(851)
理学院(847)
管理学院(843)
财经(823)
中国(751)
(741)
(610)
财经大学(585)
财政(582)
科学(576)
(532)
(500)
研究所(415)
经济学(403)
北京(391)
中心(377)
经济学院(376)
(342)
(314)
(314)
师范(313)
(302)
基金
项目(1800)
科学(1406)
基金(1404)
研究(1333)
(1154)
国家(1149)
科学基金(991)
社会(922)
社会科(874)
社会科学(874)
基金项目(720)
(653)
资助(630)
教育(587)
自然(567)
自然科(540)
自然科学(540)
自然科学基金(529)
编号(509)
(506)
(478)
成果(475)
(459)
(435)
国家社会(430)
(428)
重点(422)
教育部(416)
社科(377)
课题(362)
期刊
(1360)
经济(1360)
(1298)
研究(1071)
中国(600)
财经(461)
(409)
财政(409)
学报(408)
(376)
科学(338)
资源(337)
大学(311)
学学(299)
经济研究(294)
会计(281)
管理(272)
(222)
财会(215)
(190)
财经大学(182)
问题(176)
环境(173)
中国人(158)
国人(158)
人口(157)
农业(142)
会通(138)
通讯(138)
参考(135)
共检索到4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保和  
深度统筹调配政府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财政平稳持续运行的现实举措。大连各级财政部门应切实发挥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作用,开源节流并举,主动担当作为,统筹谋划,锐意改革,拿出深度统筹调配政府资源的实招硬招,确保财政平稳持续运行。深度统筹调配财政资源(一)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万里  
在制度供给缺位与监督制约乏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有着内在的倾向去制定更加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职能重心过度偏向经济增长,导致公共品供给结构偏向。财政体制自身的改革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未来的改革必须纳入财政分权的大视野,从国家(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约多角度深入剖析,以基本制度支撑体系匹配构建财政分权有效运行的基石,破解进一步改革的深层梗阻,从更高视角、更广维度提出更为深入、全面的根本性政策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成霖  
财政活动是一种政府活动,财政职能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效益财政的实践中,把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作为其重中之重,十分现实和必要。当前政府职能、财政职能都处于全方位转轨时期,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是政府职能转轨的方向;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建设效益财政,是财政职能的转轨方向,两者在转轨过程中如何衔接一致,需要研究解决。基于上述两方面考虑,作为一名地方政府领导工作者,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益   屈君桥  
我国于2022年1月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在基金统支环节,待遇资金拨付存在“逐级拨付”和“直接拨付”至县级专户两种模式,两者不同点在于中央政府拨付至县级专户的资金是否经由各省级和各市级专户,理论上对省市县三级政府的保费征缴行为与财政负担有不同程度影响。本文通过构建计量与精算模型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如果仍实行省际余缺调剂的全国统筹模式,2023—2050年累计财政负担为734万亿元;第二,“逐级拨付”模式不会改变征缴率,但累计财政负担较余缺调剂模式略微降低;第三,受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委托—代理”关系影响,在“直接拨付”模式下,省级和市级政府产生消极征缴保费的道德风险,累计财政负担较余缺调剂模式和“逐级拨付”模式均有所增加;第四,引入激励相容机制或延退政策均会降低“逐级拨付”和“直接拨付”模式下的累计财政负担,对“逐级拨付”模式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在全国统筹进程中应首选“逐级拨付”模式,如果选择“直接拨付”模式,应激励地方政府征缴保费并适时引入参量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燕   郜建豪  
本文选取2008—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政府财政补贴对会计信息治理的影响。以企业会计稳健性为研究视角,研究发现政府财政补贴可以提高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府财政补贴降低了企业的盈余信息操纵,进而提高了会计稳健性。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程度高、管理者代理成本更高时,政府财政补贴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提升更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磊  唐盟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是影响企业预期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2013-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相关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系统考察了财政透明度提升和企业杠杆率调整速度的关系,从而分析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预期。本文的结论支持财政透明度提高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从而稳定企业预期的观点。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本文结论依然保持稳健,另外,本文还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和进一步讨论。本文为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预期提供了一个实证证据,并对财政治理如何"稳预期"提出政策参考和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游  李真  
一、县乡财政统筹的必要性1.可以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变成切实的制度安排。这些年中央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收效也是有的。但就是不能从根本走出这个怪圈。不少乡镇政府在落实这一政策过程中,经常是为了应付上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小明  
在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资源税制不合理是形成我国区域间财政能力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改革现行资源税制,扩大征收范围,提高税率,从而提高资源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可以促进资源节约,也可以提高资源丰富的中西部省份的财政能力。本文建议,应该改资源税为共享税,在赋予地方一定自主权的同时,仍然强调中央对资源税的控制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土地财政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是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的重要引擎。土地财政拓展了地方政府融资制度和政策空间,但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问题,表现出现有体制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从国外的情况看,政府或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或以公共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或名义获取土地收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国外地方政府更重视公共利益的保护,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更多运用公共土地资源,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避免政府过度参与投资与建设,减轻债务负担,同时,轻松得到所需要的公共设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骏  应益华  
代际公平和财政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伦理内涵,但是现行预算会计在反映代际公平和财政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要实现政府会计改革目标,必须从矫正代际外部性的角度出发,引入资产/负债观和权责发生制,改革政府债务及养老金核算制度,编制代际报告,提供关于代际公平和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并完善配套法律法规等支撑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丽  邓微达  王智烜  
财政可持续性是影响政府教育努力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5—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指标,考察了财政可持续性对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级市都处于财政可持续状态,地方政府逐年上升的财政可持续性风险将降低政府教育努力程度,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以及经济较发达城市尤为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丹  庞晓波  方红生  
本文在考虑政府财政调整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财政-政府负债特征构建适用非线性财政反应函数,通过分析不同经济状态对应的财政空间情况展开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并进一步将财政后备作为财政调整的储备渠道纳入分析,探讨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缓冲建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初现"财政疲劳"迹象,采用政府债务负担率的二次项函数能更好拟合我国财政反应现实,而危机后我国财政空间呈不断缩减趋势,且经济低迷时经济增长滞缓会进一步缩减财政空间,政府应关注财政空间使用效率。同时,随财政后备上升改善财政反应的"垂直效应"加速抵消增大财政调整成本的"水平效应",且现阶段提高财政后备改善财政反应的边际递减效应不显著,政府应增加财政后备,这一举措将使得经济低迷时的财政空间提升8.85%,经济处于常态时提升8.59%。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地方财政政策呈现出弱可持续性,各地区财政收支关系的断点位置表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支关系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符合"财政同步假说",但不同地区地方财政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的30个地区中,有13个地区符合"财政同步假说",10个地区与"税收—支出假说"相符,4个地区支持"支出—税收假说",3个地区"机构分离假说"成立。因此,不同区域政府为了保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应针对财政失衡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促进财政收支趋于长期均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焦建国  
日本的预算理念是,预算是以政治决定为基础控制政府经济活动即财政运行的系统。预算体现公共财政的基本价值———财政民主主义的要求。在日本,预算与法律是统一国政运营的两大规范,两者互为前提,分工合作,共同规范国政运营。预算框架是以宪法为统驭、财政法为主干、其他具体实施的法规为细节的严格的体系。在这个框架之下,财政运行高度法治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