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
- 2023(841)
- 2022(695)
- 2021(563)
- 2020(504)
- 2019(1192)
- 2018(1129)
- 2017(2013)
- 2016(1066)
- 2015(1193)
- 2014(1161)
- 2013(1171)
- 2012(1084)
- 2011(962)
- 2010(940)
- 2009(898)
- 2008(946)
- 2007(888)
- 2006(753)
- 2005(794)
- 学科
- 企(10166)
- 企业(10166)
- 业(9096)
- 管理(6533)
- 济(6447)
- 经济(6438)
- 业经(2685)
- 技术(2679)
- 财(2270)
- 技术管理(2151)
- 体(2101)
- 务(1989)
- 财务(1987)
- 财务管理(1987)
- 企业财务(1901)
- 方法(1762)
- 企业经济(1695)
- 镇(1650)
- 乡(1638)
- 乡镇(1635)
- 乡镇企业(1635)
- 中小(1630)
- 中小型(1630)
- 小型(1630)
- 小型企业(1630)
- 理论(1373)
- 经营(1373)
- 和(1345)
- 划(1314)
- 策(1263)
- 机构
- 学院(16075)
- 大学(15009)
- 济(7416)
- 管理(7316)
- 经济(7304)
- 理学(6047)
- 理学院(6002)
- 管理学(5971)
- 管理学院(5939)
- 研究(4702)
- 中国(4198)
- 财(3600)
- 京(3120)
- 江(2920)
- 财经(2719)
- 经(2430)
- 科学(2241)
- 州(2199)
- 中心(2193)
- 所(2186)
- 商学(2168)
- 商学院(2158)
- 农(2114)
- 经济管理(1983)
- 财经大学(1974)
- 北京(1908)
- 研究所(1887)
- 经济学(1875)
- 业大(1857)
- 公司(1851)
共检索到26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光华 王吉连
针对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困难重重的现状,我校与上海厚载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究实施难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案;以数控加工专业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为例,针对一体化专业课程实施的七个主要环节(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方法设计、教材学材开发、教学资源开发、学习评价、教学管理以及师资培训)提出了针对性、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组织教学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近四年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形成了"七位一体"的专业课程实施理论框架,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专业教学理念和模式,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杰
校企合作一直是中职教育中提倡的办学理念,它在职业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大多数中职学校来说,旧的校企合作的模式一般仅仅停留在学校与企业的一纸协议上,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只是学生到企业进行阶段实习、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这种简单的合作模式上。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中职教育,国家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如何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是摆在各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文章从中职学校与企业如何进行深度合作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有益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物流专业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作华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通过校企合作共建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对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和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来构建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能充分发挥其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而全面提高高职专业课程改革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俊平 顾京 周广宏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提升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文章分析了高职本科专业校企合作的特性要求和主要形式,并提出了高职本科专业校企合作路径:集群建设,夯实本科专业校企合作基础;掌握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提升院校方吸引力;增强校企合作黏性,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先进技术同步;共建创新实践体系,在创新教育中实现校企共赢。
关键词:
高职本科 校企合作 专业集群 双向互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志柏 覃志奎
遵循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四个对接"原则,构建电子专业"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基于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校企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开发特色校本教材,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改革考核方法与学生评价模式,深化校企一体化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福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与建设,离不开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和各项建设工作的关键要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栋腾 姜鑫 白颖伟 孙永芳
企业先导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近年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集团化办学中探索的一个重要改革领域。它的核心是"企业先导、工学结合";主要内容是"三阶段、两融合、递进式";基本目标是实现教学内容、资源、环境、进程的优化组合,培养保质量的毕业生;重要保障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考核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华
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校企双方合作理念不一致、普遍采用单一预就业用工模式和校企合作趋向浅层次化等问题。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如何推进深度校企合作进行了分析思考,认为校方应把握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实现从实训基地到人才培养基地的转化、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订单培养模式等,激发企业"深度需求""深度参与""深度融合"来实现深度校企合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酒店管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遵循工学结合的职教办学规律,从办学、专业、教学、管理四个维度纵向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一体化深度合作模式。学校层面: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与园区联结、与行业联合、与企业联盟。即以园区联结为依托,向园区要规模,促进学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姚刚
分析了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缺乏实践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课程交叉"能力融入与工学交替的课程实践"模式,将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融合起来进行系统实训,提出新的课程设计思路与课程构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对企业协作、过程管控、评价方式作出了实施示范和建设性的总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薛丽
近些年物流企业卷款携货跑路的恶性案件逐年增多,但卖方却很难获得救济,如何规制物流企业代收货款成为物流业一大难题。物流企业代收货款的法律性质是卖方和物流企业签订的有偿委托合同。通过对中国商贸物流之都——山东临沂多家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实证调研发现,当下流行的三个规制代收货款的方案即禁止代收、要求物流企业交纳高额保证金和高额罚款物流企业都无法实现且于法无据。规制物流企业代收货款的根本解决之道是在条件成熟之时,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卖方托运人、买方收货人、物流企业和司法部门等七方主体"七位一体"协同发力,共同构筑物流交易平台。当下可行的规制之道是七方主体各司其职,尤其是银行积极与物流企业、卖方、买方等开展合作,从而替代物流企业代收货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永辉
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建立在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基础上的校企合作运行实效性评价体系,是保障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核心和关键,对于切实提高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真正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高职高技能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构建校企合作运行实效性评价体系目标出发,提出和确定了评价体系的五个组成模块,分析并制定了各评价模块的具体框架、构成、评价层的权重和量值以及企业方、行业方、学院教师方、学生方等四方的共同参与评价方法,建立了校企合作运行实效性评价方法以及反馈改良措施,并对所建评价体系的实用性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性探索和检验。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运行 实效性 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颖 郑苏淮
文化传播类专业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媒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着手,对学生不同学年的实训教学进行合理规划,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双向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兼职优秀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对校、院两级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细组织和科学管理,保障校企深度合作的健康稳步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宇航 王宇红
职业教育源于企业,两者是无法分割的。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离开企业的职业教育不具备生命力,不是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校企合作模式,并分析了校企合作主体困境,提出解决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茂波 王思言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公民,积累匹配产业结构调整的技能资本。我国职业教育面临校企合作主体内生动力不足、全面育人功能缺失、相关利益主体权责不清、合作领域单一的发展困境。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需要社会转型、产业升级、政策引导、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等动力驱动,从建设校企一体化育人平台、明晰相关利益主体所需承担的权责利、扩宽校企合作领域、构建多元融合的评价标准四方面来加以实施。
关键词:
新时代 职业教育 校企深度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