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6)
- 2023(11852)
- 2022(9933)
- 2021(8937)
- 2020(7722)
- 2019(17718)
- 2018(17585)
- 2017(33204)
- 2016(18245)
- 2015(20451)
- 2014(20574)
- 2013(20478)
- 2012(18949)
- 2011(16900)
- 2010(17433)
- 2009(16321)
- 2008(16709)
- 2007(15535)
- 2006(13388)
- 2005(12239)
- 学科
- 业(83268)
- 济(79686)
- 经济(79595)
- 企(75159)
- 企业(75159)
- 管理(68052)
- 方法(36463)
- 数学(28053)
- 数学方法(27801)
- 业经(27570)
- 农(27453)
- 财(26293)
- 技术(20920)
- 中国(19653)
- 务(19629)
- 财务(19613)
- 财务管理(19587)
- 农业(19580)
- 企业财务(18509)
- 理论(17333)
- 制(16200)
- 和(15340)
- 地方(14284)
- 策(14277)
- 贸(14079)
- 贸易(14070)
- 划(14021)
- 技术管理(13747)
- 易(13637)
- 体(12184)
- 机构
- 学院(268641)
- 大学(262826)
- 济(112609)
- 经济(110378)
- 管理(107970)
- 理学(92540)
- 理学院(91621)
- 管理学(90358)
- 管理学院(89862)
- 研究(84034)
- 中国(65241)
- 京(54768)
- 财(52417)
- 科学(50436)
- 农(48221)
- 江(43085)
- 所(42598)
- 财经(41176)
- 业大(39527)
- 中心(39283)
- 研究所(38250)
- 农业(38050)
- 经(37191)
- 北京(34424)
- 州(33701)
- 经济学(33476)
- 范(33149)
- 师范(32850)
- 经济学院(30460)
- 商学(30293)
- 基金
- 项目(171001)
- 科学(135650)
- 研究(129205)
- 基金(121847)
- 家(104581)
- 国家(103593)
- 科学基金(90190)
- 社会(81103)
- 社会科(76802)
- 社会科学(76782)
- 省(70910)
- 基金项目(64963)
- 教育(60525)
- 划(57695)
- 自然(57402)
- 自然科(56132)
- 自然科学(56114)
- 自然科学基金(55189)
- 编号(53128)
- 资助(48487)
- 成果(42246)
- 创(42133)
- 业(39549)
- 重点(38625)
- 创新(38349)
- 发(38044)
- 部(37887)
- 课题(37182)
- 制(32961)
- 国家社会(32674)
- 期刊
- 济(128588)
- 经济(128588)
- 研究(78036)
- 中国(57530)
- 农(45265)
- 财(44970)
- 管理(44615)
- 学报(37135)
- 科学(35916)
- 教育(34315)
- 农业(30828)
- 大学(28510)
- 技术(27805)
- 学学(26881)
- 业经(23728)
- 融(23408)
- 金融(23408)
- 财经(20899)
- 业(19774)
- 经济研究(19595)
- 经(18103)
- 技术经济(17092)
- 问题(16814)
- 科技(14184)
- 商业(13662)
- 财会(13558)
- 现代(13248)
- 贸(13112)
- 世界(12327)
- 策(12175)
共检索到405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勇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然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知识创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在分析深度学习的概念与特点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机理,进一步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永德 杨菲 全绍华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创新创业的时代。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许多国内大学科技园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创业培训,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建立实践基地,为创新创业提供场所;设立种子基金,为创新创业提供经费;举办创业大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机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但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借鉴国外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制定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大学生 创新 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赛男
“以赛促创”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是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阐述了“以赛促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赛促创”模式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希望对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
“以赛促创”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华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自主创业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现代大学的新任务。合理的利用课程群能促进学科发展,帮助学生具备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也是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对如何利用课程群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聪 陈红喜 王袁光曦
文章基于国内195所高校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产出、相关配套措施均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将会十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为此,高校应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跟进技术转移配套条件、提升科研成果转化产出效能、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环境,以实现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一系列问题,“认知—实践—孵化”螺旋渐进式人才培养能够打造“校政企行研”五方共建机制,实现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接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乳交融,能够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组织方式,建立创新创业“双导师”制度,搭建“认知—实践—孵化”实践平台,解决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创业 认知 实践 孵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金兰
当我们的学生出去以后,我们经常说要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是说出去以后要有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一个很重要的步子,高等教育在这其中的责任是非常大的。要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人才培养理论,理念上要更新;第二个是路径设计,即应该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祖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无论是顺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员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对不同领域认识的调查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社会群体对创新、创业或就业在教学内容中所占比重存在明显差异。做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完善教学文件等规章制度、注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格、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金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词语。创新创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队伍中的生力军,是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人才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高校在发展转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培养手段,以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培育出基于社会需求的、创新意识强、复合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
“互联网+” 创新创业人才 教学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丽 殷凡
从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出发,研究高职iOS移动开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iOS移动开发人才的规格及职业岗位能力。结合院校建设实际,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从课程置换、集中实训、创业孵化等环节分析iOS移动开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案;从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工程能力培养、企业真实项目改造、创新创业孵化环境构建等角度探索iOS移动开发人才培养的保障,实现校企双主体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弋江 武丹 苏玉慧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江西高职院校必须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契机,实现江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动结合。一、江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琪羚
高职的主要职责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的内在需求。因此文章将简要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多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