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
2023(97)
2022(87)
2021(101)
2020(88)
2019(241)
2018(229)
2017(440)
2016(183)
2015(202)
2014(164)
2013(195)
2012(165)
2011(170)
2010(165)
2009(139)
2008(145)
2007(138)
2006(100)
2005(91)
作者
(413)
(344)
(341)
(324)
(227)
(181)
(163)
(159)
(133)
(127)
(126)
(120)
(117)
(116)
(113)
(111)
(103)
(102)
(100)
(95)
(91)
(91)
(88)
(85)
(82)
(81)
(81)
(76)
(75)
(74)
学科
(1285)
经济(1285)
关系(674)
经济关系(578)
对外(536)
外经(506)
对外经济(503)
(411)
管理(379)
(352)
企业(352)
(240)
(223)
中国(207)
地方(199)
联合(192)
合体(180)
经济联合(180)
经济联合体(180)
联合体(180)
(164)
贸易(164)
(161)
技术(156)
(153)
业经(150)
农业(148)
方法(140)
学校(126)
地方经济(124)
机构
学院(2219)
大学(2178)
(1055)
经济(1034)
研究(951)
管理(838)
理学(714)
理学院(709)
管理学(694)
管理学院(691)
中国(606)
科学(452)
(422)
(417)
中心(397)
(380)
研究所(368)
研究院(365)
技术(356)
(352)
(348)
国际(339)
(333)
职业(327)
(325)
师范(322)
(312)
(280)
财经(268)
研究中心(256)
基金
项目(1497)
研究(1272)
科学(1167)
基金(1032)
(898)
国家(891)
社会(772)
社会科(741)
社会科学(741)
科学基金(723)
教育(620)
编号(579)
(575)
成果(537)
基金项目(517)
(483)
课题(436)
资助(401)
合作(391)
自然(391)
自然科(382)
自然科学(382)
(376)
(376)
自然科学基金(376)
重点(352)
(351)
(343)
国家社会(328)
(326)
期刊
(1274)
经济(1274)
研究(614)
中国(582)
教育(516)
(371)
国际(355)
管理(338)
技术(285)
(256)
(252)
论坛(252)
农业(247)
科学(218)
(206)
职业(203)
业经(193)
国际经济(190)
(184)
金融(184)
合作(182)
经济合作(182)
学报(175)
大学(167)
(167)
世界(160)
技术教育(152)
经济研究(152)
职业技术(152)
职业技术教育(152)
共检索到3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一流大学是国家宝贵的智力资源,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办学并与外界实现"强者对话"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几代文化人和教育人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昌贵  
本文认为 ,国际合作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是我国若干所高水平学校通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条捷径。其作用至少体现在抬高学术起点、造就学术大师、培养创新能力和改造学术生态等方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东成  张良平  姚崇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全厚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将大力推动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方倡导建立亚投行,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巨大的客观需要。亚投行在亚洲区域支持有助于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系统性重点投入包括道路、桥梁、水运、港口、航空等交通领域,输变电尤其是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油气管道等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既能促进区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志文  
作为企业谁不想自主创新?关键是如何去实现。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坐落在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田心工业区,占地12万平方米,自有资产逾2亿元。公司的前身是1992年创建的志成电子厂,当时只有17个人、几十万元资产。从1995年开始,公司引进人才自主研发不间断电源(UPS)和配套的阀控型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一举告别历时3年的来料加工,2000年冠名注册了广东志成冠军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自主创新使公司尝到了甜头,进入2001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自2009年建立以来,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和两国高层战略沟通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中美关系不断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刚刚落幕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对进一步加强两国合作与沟通,促进新型中美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双方将继续排除干扰、共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叶赋桂  罗燕  
本文考察了印度理工学院各分校通过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苏联、德国、美国等援助和帮助下,大力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迅速成为印度和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过程,从而揭示出借助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支持,走国际合作的道路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捷径之一。本文还就印度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作了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王旭  亓永康  
[目的/意义]对比研究我国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下简称高校)国内和国际发文科研合作网络,有助于推动高校间知识和技术快速传播,发挥协同创新优势,为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贡献微薄之力。[方法/过程]以42所高校在CNKI和WoS发文数为数据源,分别构建合作频次矩阵、Salton指数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借助统计分析与可视化软件,分别从网络密度、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网络聚类等方面对合作网络进行全面的对比揭示与分析。[结果/结论]发现42所高校在国内、国际的合作强度都相对较低,但国际合作强度明显高于国内;高校科研产出与科研合作程度都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强地域性、强学科性是高校进行科研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但高校在国际合作上强地域性因素逐渐弱化,协同创新合作趋势日益加强;最后提出高校间进行科研合作的针对性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曲绍卫  娜兹姆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作为友好邻邦历史悠久。近五年来,中哈两国围绕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开展合作。伴随两国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留学生教育领域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尤其在互派留学生和孔子学院建设方面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存在留学生教育的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留学生教育投入少及培养模式单一等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两国留学生交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可从哈萨克斯坦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更有成效地实现教育合作,重点加大留学生教育的投资力度,扩大中国赴哈留学生的数量和规模,加强哈萨克斯坦重点产业、特色行业和新兴技术领域专业人才培训项目的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莉莉  王清强  
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主要体现在多主体的结合、多要素间的动态互动以及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上,而文化共融为高职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文化定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现"双证融通"的体制机制革新,是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文化共融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海涛  
当前,高职院校的校企深度合作主要有校企合作共建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集团化办学、校企创办二级学院等几种典型模式。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普遍处于层次不深的状态,并且缺少机制的保证。为了保证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与深度发展,还需要在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上下功夫,具体包括建立地方政府统筹的政策引导机制、构建新型的校企合作各方关系机制、构建校企各方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付丽茹  
海尔与国美成功合作的原因既包括双方良好的声誉、广阔的合作前景,也包括双方认知理念的转变以及组织结构的密切配合。案例海尔与国美合作关系发展历程1.交易型合作关系阶段在国美海尔供应链合作关系发展初期,即1999~2001年期间,国美一直奉行低价经营策略,而海尔早期则主张"只打价值战,不打价格战"的经营理念,双方关系一度僵化。由于担心价格战会打乱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世民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形式,文章以淄博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为例论述了"一体双赢,三合四融"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的具体实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贺汉桥  吴莉萍  
本文认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跨地区、跨行业的经营也成为规避风险、应对经济危机普遍采取的模式。因此,银行业和保险业深度合作,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银行保险业深度合作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双方的合作也期待更深的层次与发展,深入合作有着更广阔的情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谷朝众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特别是深度合作是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商"的角色定位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技创新以及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与企业需求的衔接,培养自身与企业合作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