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4)
- 2023(16807)
- 2022(14096)
- 2021(12872)
- 2020(10608)
- 2019(24110)
- 2018(24046)
- 2017(47127)
- 2016(25298)
- 2015(28613)
- 2014(28854)
- 2013(28586)
- 2012(26425)
- 2011(24286)
- 2010(24465)
- 2009(22879)
- 2008(22274)
- 2007(19694)
- 2006(17870)
- 2005(16279)
- 学科
- 济(126376)
- 经济(126245)
- 管理(73370)
- 业(68036)
- 企(55050)
- 企业(55050)
- 方法(51061)
- 数学(44193)
- 数学方法(43823)
- 中国(32951)
- 农(30040)
- 地方(27634)
- 财(26448)
- 业经(26233)
- 学(24914)
- 制(21726)
- 农业(20146)
- 贸(20137)
- 贸易(20126)
- 易(19429)
- 理论(18249)
- 银(18225)
- 融(18199)
- 金融(18197)
- 银行(18190)
- 环境(17795)
- 和(17688)
- 行(17461)
- 地方经济(16375)
- 体(15750)
- 机构
- 大学(382247)
- 学院(378779)
- 济(164315)
- 经济(161004)
- 管理(147502)
- 研究(130413)
- 理学(127363)
- 理学院(125930)
- 管理学(123986)
- 管理学院(123290)
- 中国(97164)
- 京(81672)
- 科学(77189)
- 财(75338)
- 所(65138)
- 财经(60661)
- 研究所(58942)
- 中心(56956)
- 经(55002)
- 农(54840)
- 江(54701)
- 北京(52128)
- 业大(51738)
- 经济学(51702)
- 范(50635)
- 师范(50245)
- 院(47189)
- 经济学院(46435)
- 财经大学(44982)
- 州(44492)
- 基金
- 项目(249428)
- 科学(197048)
- 研究(185447)
- 基金(181993)
- 家(157241)
- 国家(155963)
- 科学基金(134027)
- 社会(119392)
- 社会科(113191)
- 社会科学(113160)
- 基金项目(95958)
- 省(95240)
- 自然(84338)
- 教育(84307)
- 自然科(82293)
- 自然科学(82275)
- 自然科学基金(80813)
- 划(80271)
- 编号(75400)
- 资助(74864)
- 成果(61922)
- 重点(55884)
- 部(55844)
- 发(54399)
- 课题(51976)
- 创(50864)
- 国家社会(49731)
- 教育部(48352)
- 创新(47514)
- 人文(47343)
- 期刊
- 济(186746)
- 经济(186746)
- 研究(119912)
- 中国(67128)
- 学报(55465)
- 管理(55368)
- 财(54447)
- 科学(52045)
- 农(49922)
- 大学(42545)
- 学学(39941)
- 教育(39861)
- 融(35278)
- 金融(35278)
- 农业(34277)
- 技术(32227)
- 经济研究(30975)
- 财经(30969)
- 业经(28378)
- 经(26550)
- 问题(24870)
- 技术经济(19939)
- 贸(19314)
- 理论(19108)
- 图书(18358)
- 现代(17676)
- 商业(17583)
- 实践(16987)
- 践(16987)
- 统计(16959)
共检索到563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婧
本文以粤、浙、鄂三省为例,分析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嬗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了解全球化对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认识全球化进程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对于理清发展思路和目标,转变政府职能,重构经济调控机制,寻求全国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和政策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婧
本文以粤、浙、鄂三省为例,分析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嬗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了解全球化对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认识全球化进程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对于理清发展思路和目标,转变政府职能,重构经济调控机制,寻求全国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和政策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蕾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和完善时期,而我国也面临未来较长时间内经济中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亟需调整我国长期不平衡的区域经济格局。本文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研究其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并对深度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总体、总量、增长和空间格局的调整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深度全球化 区域经济 格局调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加韬
海洋区域经济是一种海陆经济、高技术经济、开放型经济、综合性经济。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沿海省市的支柱产业。海洋区域经济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地区行政分割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本着"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打破地域和行政的分割,加强海区内不同省市间的优势合作。推动各海洋经济区域内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增长极在沿海地区实现互补互通,共同构成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成了以比较优势与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新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全球生产供给与有效需求失衡是催化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目前,国际劳动分工新的均衡机制尚未浮现,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入方向发展。在此条件下,全球金融危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向均衡化方向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发展延续危机之前的基本走势,我国经济重心继续向西、向北方向移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保持领先态势。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区域经济 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樊杰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由于我国的国土规模、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很大,地区之间在发展水平上一直存在着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个长期的国内政治经济现象。这种地区发展的差距表现为各类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同,反应不同。有些地区能够借助经济的全球化而发展自身,有些地区则无法从中受益,甚至因而处于更加落后的境地。本文从三大经济地带、各经济区和各省(市)区三个层次分析和探讨了不同区域对经济全球化响应的差异,并对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内部区域一体化格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区域格局 响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于蕾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速度差异上。这种东中西经济发展速度的递减特征和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实证数据表明FDI并没有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效率差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显平 齐霁
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给东北亚区域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为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契机。在逆全球化背景下,若东北亚区域各国能加强经贸合作,东北亚区域经济将会得到较快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东北亚区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逆全球化思潮下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打造了互利互惠、包容共赢的经济合作环境,成为了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稳定发展的关键。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东北亚各国应进一步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合作,推进东北亚自贸区构建,加速大图们江次经济区域建设。
关键词:
逆全球化 东北亚区域 经贸合作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铖
加入 WTO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突出地表现在技术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是我们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冲击 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勇,桂琦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飞
本文利用AHP原理,以中原经济区经济区为例,分别采用人口、经济、社会和居住环境等因素因子来构成综合指数测度城市化水平,然后通过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模型来分析区域经济的集聚现象。笔者发现河南省中心城市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其核心城市的发展对于周边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负面影响,区域差异逐渐拉大,两极分化趋势在增强,外围城市边缘化趋势显著加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占熬 钱翀
文章通过现状分析及局部Moran I指数测度证明深度一体化对两岸投资交流、产业联动及区域融合进程有显著影响,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构建Slogit模型实证解析台企投资意愿,认为两岸各地应充分利用两岸深度一体化契机,以多种方式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平稳实现经济转型,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共生体系。
关键词:
两岸深度一体化 投资交流 产业联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何雄浪
地方优势产业的形成是专业化劳动分工本身的产物,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地区分工水平的演进,从而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促进地方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文章由此对我国的地区分工水平、区域间贸易成本的变化以及地方优势的形成作了详尽的实证分析,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趋于加快,从而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有所上升,地方优势产业已初步形成。
关键词:
专业化分工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地方优势产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后小仙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技术 ,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然而 ,一个国家要想成功地参与全球化 ,就要学会如何参与 ,我国能否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主动权 ,能否学会在变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要真正克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寻求到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最佳结合度 ,充分获取、放大和享受经济全球化的正效应 ,就必须实施经济全球化战略 ,运用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来规范经济、防范风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二重性 机遇 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