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4)
2023(5741)
2022(5151)
2021(4718)
2020(4284)
2019(10425)
2018(10250)
2017(20688)
2016(11496)
2015(13351)
2014(13686)
2013(13799)
2012(12969)
2011(11371)
2010(12003)
2009(11442)
2008(11327)
2007(10419)
2006(8822)
2005(8018)
作者
(34019)
(28475)
(28365)
(27171)
(18263)
(13621)
(13208)
(11056)
(10528)
(10107)
(9526)
(9484)
(9163)
(9046)
(8925)
(8764)
(8747)
(8387)
(8320)
(8191)
(7136)
(7064)
(6997)
(6434)
(6404)
(6403)
(6374)
(6350)
(5762)
(5721)
学科
(50157)
经济(50107)
(38357)
管理(36463)
(33147)
企业(33147)
方法(28793)
数学(25388)
数学方法(25230)
(19306)
(14412)
财务(14396)
财务管理(14320)
企业财务(13753)
(12200)
审计(12186)
中国(11520)
(10297)
(9396)
业经(9207)
(8795)
贸易(8785)
地方(8701)
(8523)
农业(8105)
(7427)
技术(7084)
(6886)
(6818)
金融(6816)
机构
大学(170051)
学院(168853)
(70362)
经济(68897)
管理(66521)
理学(57680)
理学院(57111)
管理学(56292)
管理学院(55974)
研究(51989)
中国(41578)
(36119)
(35484)
科学(31639)
(28654)
财经(28509)
(27371)
(25845)
(25701)
中心(25094)
业大(25087)
研究所(24236)
农业(22739)
北京(22137)
经济学(21671)
财经大学(21224)
(20072)
经济学院(19872)
(19543)
师范(19336)
基金
项目(107414)
科学(83608)
基金(78164)
研究(76989)
(67565)
国家(67017)
科学基金(57273)
社会(48351)
社会科(45929)
社会科学(45910)
基金项目(42299)
(41961)
自然(37844)
自然科(36901)
自然科学(36888)
自然科学基金(36252)
教育(36206)
(35061)
资助(32969)
编号(31741)
成果(26277)
(25096)
重点(24336)
(22029)
(22026)
科研(21680)
教育部(21598)
课题(21076)
人文(20971)
大学(20679)
期刊
(73464)
经济(73464)
研究(47691)
中国(33050)
(32642)
学报(26321)
(24499)
科学(22726)
管理(21853)
大学(19592)
学学(18648)
农业(16083)
(15154)
金融(15154)
财经(14522)
技术(13561)
教育(12563)
经济研究(12389)
(12267)
财会(11707)
业经(11498)
会计(10396)
问题(10302)
审计(9795)
(9425)
技术经济(9030)
理论(8528)
(8405)
(8281)
统计(8063)
共检索到246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丽梅  王茜  
本文对深市主板A股441家上市公司2017年审计报告中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平均每家公司沟通2.12项,主要集中在收入确认、资产减值和重大交易事项领域。沟通项数各行业平均数总体差别不大,只有金融业稍高,各行业关键审计事项热点问题体现了行业特点。表格形式比纯文字形式更能使信息使用者更轻松有效地阅读和获取信息,13.6%的关键审计事项应对说明其利用了专家工作,"四大"和国内大所沟通的关键审计事项平均数较高。总体看来,主板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沟通存在事项确认原因的信息量不足以及审计应对措施的内容充分性存在差异等问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晓铮  
根据新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将在上市公司2017年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等审计项目的个性化信息。本文对深市上市公司首次全面执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披露情况和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对关键审计事项作用和披露质量进行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迪  
为解决传统审计报告信息化含量不足、相关性下降引发的审计期望差距,要求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向外传递准确且有价值的信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房地产上市公司因行业特殊性在实施关键审计事项准则过程中仍有较多不规范之处,对此,本文采用统计归纳与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房地产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基础,将一定样本数量的A股、H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出A股房企关键审计事项执行过程中存在事项确认层次过于单一、描述逻辑性不足等问题,最后从会计师事务所、中注协以及注册会计师三方面给出了针对性举措,以进一步提高房地产行业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超  熊津  
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审计报告息息相关,我国财政部于2016年出台了一项新的准则,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这一准则中明确提出需要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审计报告中的要求,有利于完善企业审计报告,对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为新准则率先在A+H股上市公司中执行,因此本文选取A+H股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对象,对新准则的首次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凤丽  陈娇娇  
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全面实施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17年是A+H股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第二年,在掌握2017年A+H股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对比A+H股上市公司2016年报首次和2017年报第二年度关键审计事项的认定和披露,追踪观察与分析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内容、审计应对程序的实施等具体情况,并针对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认定和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升审计师关键审计事项确认和披露的充分性和合理性,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和不断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俊  
本文分析了2009年度深市主板公司年报公司治理披露情况。文中对2009年度深市主板公司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履职情况、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和外部信息使用人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进添  
本文对2017-2020年度沪深所上市公司的14837份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所披露的30202条关键审计事项,划分为30个大类、66个小类,并从披露条数、年度分布、披露类型、归属行业、所属板块、归属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归属报告审计意见类型等7个维度进行披露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项数上正逐年减少;披露频次前4位从高到低依序为收入确认、应收款项、商誉、存货;制造业被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数量最多;金融业则是篇均披露数量最多;与主板和创业板相比,科创板的篇均披露数量明显较少;国际四大中国成员所的篇均披露数量比国内本土所多,且披露同质性程度相对较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数量和质量有呈现下降趋势。建议政策制定及监管部门要完善制度与加强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要全面提升执业质量,被审计上市公司要健全内控制度并积极配合,社会公众及报告使用者强化学习以获取信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文婧  
本文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12年报为研究对象,对投资性房地产两种计量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执行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钰凯  胡本源  岳俊侠  
本文基于2016年A+H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但对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审计质量样本组中,相比于披露其他类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显著降低真实盈余管理总量;披露资产类关键审计事项和收入类关键审计事项通过影响异常现金流量和异常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了真实盈余总量,但对异常酌量性费用没有影响。结论表明,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对两类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呈  陈丽红  张龙平  
基于2016~2017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统计分析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现状。研究发现:(1)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以文本形式为主、表格形式为辅;(2)披露数量大多不超过3项;(3)事项类型涉及多个领域,但高度集中于资产减值和收入确认;(4)内容要素相对完整,但文本篇幅以及事项描述的精确性、审计程序的逻辑性、审计应对的清晰性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建议采用表格披露形式、从行业特征和客户风险两个层面增加披露数量、选取更加细致的角度确定事项类型,同时完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具体规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云  
本文对2017—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情况进行分析,并发现部分审计报告中出现以事项披露数量不充分、披露集中程度较高、披露内容相似度高等为主要表现的披露同质化问题,并归究其原因,并立足于整个行业、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审计师提出相关解决举措,以增强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与决策相关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丹  陈俊涛  
新审计报告准则扩充了审计报告的内容,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具体内容,新准则仅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明确具体要求,这导致关键审计事项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因此,有必要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特征,以增强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审计报告信息的理解。以2016年92家A+H股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报告为样本,分析在首次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状况,包括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数量、不同性质企业面临的主要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及披露格式,为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规范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江波  朱琳琳  
本文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评分表,同时从公司治理角度选择了6个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2009年的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设立"四委"、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上市公司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而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这三个解释变量虽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有影响,但是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刚  曾旭  
文章以2016—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公司审计报告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分组T检验和回归分析法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统计结果发现:1 937家样本公司审计报告中共披露4 087项关键审计事项,有关收入和资产减值的关键审计事项最多;不同行业注册会计师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各有侧重,能够体现其行业特征。分组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够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但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需要注册会计师耗费更多的审计时间和审计费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庄飞鹏  连敏  
文章从内容、形式和持续增量信息三个方面,系统刻画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以来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全貌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在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时考虑了多重因素,主要考虑重要性和重大估计或判断;关键审计事项内容涉及广泛,其披露形式正朝着积极方面变化,改变了传统审计报告缺乏持续增量信息的状况;在披露内容上,平均事项数量保持在两个左右,较少披露审计结论,信息内容高度趋同并呈现进一步趋同态势,关键审计事项提供的持续增量信息呈下降趋势。研究有助于评价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效果,对加强执业监管和完善审计报告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