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
2023(299)
2022(222)
2021(209)
2020(162)
2019(386)
2018(332)
2017(604)
2016(389)
2015(464)
2014(496)
2013(361)
2012(375)
2011(326)
2010(351)
2009(255)
2008(207)
2007(193)
2006(183)
2005(139)
作者
(885)
(767)
(742)
(693)
(476)
(347)
(344)
(300)
(274)
(273)
(266)
(258)
(249)
(247)
(246)
(243)
(235)
(232)
(228)
(227)
(209)
(204)
(190)
(174)
(172)
(170)
(169)
(161)
(154)
(154)
学科
(1314)
经济(1314)
技术(1156)
(1097)
管理(1019)
(940)
企业(940)
(938)
贸易(938)
(937)
(876)
方法(801)
出口(794)
出口贸易(794)
(794)
数学(754)
数学方法(754)
中国(696)
理论(624)
教学(621)
技术管理(565)
学法(524)
教学法(524)
学理(513)
学理论(513)
新技术(313)
高新(313)
高新技术(313)
(215)
学校(205)
机构
学院(4921)
大学(4401)
(2175)
经济(2130)
研究(1579)
管理(1557)
理学(1350)
理学院(1332)
管理学(1316)
管理学院(1302)
职业(1286)
技术(1211)
(927)
中国(911)
职业技术(878)
教育(851)
(843)
经济学(811)
科学(803)
经济学院(761)
(752)
中心(724)
技术学院(721)
(716)
(675)
师范(670)
财经(652)
研究所(645)
(614)
(613)
基金
项目(3503)
研究(3040)
科学(2886)
基金(2365)
(1991)
国家(1972)
社会(1852)
教育(1849)
社会科(1764)
社会科学(1763)
科学基金(1714)
(1585)
编号(1419)
(1378)
基金项目(1300)
课题(1107)
(990)
自然(966)
自然科(954)
自然科学(954)
资助(944)
(939)
自然科学基金(939)
(937)
成果(928)
规划(928)
(892)
创新(876)
重点(873)
教育部(867)
期刊
(1925)
经济(1925)
教育(1780)
中国(1571)
技术(1485)
研究(1325)
职业(1261)
技术教育(975)
职业技术(975)
职业技术教育(975)
管理(591)
(586)
论坛(586)
科学(536)
学报(491)
(445)
(435)
技术经济(422)
大学(408)
经济研究(406)
国际(382)
学学(381)
(379)
科技(357)
职教(332)
问题(329)
世界(293)
农业(287)
财经(276)
(268)
共检索到7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关键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校企优势,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等单位合作,开展"订单+联合"人才培养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共同培养ICT(信息通信技术)人才过程中,探索出"课证共生共长"模式。"共生"是指把行业企业的标准转化成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标准,根据标准培养出的人才又服务于企业;"共长"是指密切跟踪企业标准变化,不断把企业新标准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按新标准落地培养的人才又反过来推动行业企业的发展。该模式实质是把在职工程师必须通过的认证和学校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求  
高职教育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有别于普通高教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教学设计、课程模式、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的特色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张基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64年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电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深圳大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兼院长等职。长期致力于数字图像处理、编码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是国家精品课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负责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网络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负责人;兼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近5年来主持了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詹峰  
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存在偏差,供需存在较大问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理念和实际需求。从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应用实际情况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高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试图探索出新的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也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朝萌  
建立适合项目运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中外合作教育项目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要树立"通专结合"的教育思想,梳理就业、深造等人才培养目标,组建专业、通识、语言等课程模块,重点解决学分互认、课程评价、文化认同等操作上的具体问题,强化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采用互动式、引导式、案例式、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耿煜  郭敏强  张运生  李钦  赖红  
当前我国缺乏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难以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因此亟须促进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为重任的高职院校加强和优化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首先阐释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作用意义,提出“教育4.0”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同时具备数字技术有关软硬技能;其次分析欧美日及我国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实践,并借助人工智能模型分析发现数字化技能人才与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的相关性,其中欧盟的数字化技能人才体系最为完备,美国的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协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在学生的数字化技术与专业技术融合、数字化技能更新、学习主动性和沟通能力培养以及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有待努力;最后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归纳总结校企合作、技能融合发展与国际化办学等高职院校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培养路径,为其他高职院校探索适合自身的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利群  
文章介绍了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借助深圳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契机,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例,详细阐述了近四年通过参与大运会各项文化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项目、自主接触社会,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融"教、学、做"为一体,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拓宽师生的视野,全力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关键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建立于1960年,原为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高校,1994年划转由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具有从事国际商务高等教育的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和传统优势。目前已发展成为经、管、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所涉外商科高校。现因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人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建立于1960年,原为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高校,1994年划转由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具有从事国际商务高等教育的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和传统优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以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因其强大的人才培养功能和效率受到各国瞩目,因此成为很多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在教育部的推动和指导下,我国一些地方和学校也都积极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从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来看,检验现代学徒制成败的一个关键是看学生毕业是否可以顺利进入企业工作,并能胜任企业提供的岗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软件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则是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尽管各高职院校针对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方式比较单一、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系统化理论,以成都高新区成职融创产教园和国家级众创空间成都创业学院为载体,依托软件技术专业群,探索构建出了“双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构建了“双园”协同育人“三机制”。一是构建了融合共享机制,通过搭建共享平台、共建资源清单、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实现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构建了双向驱动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平台,一方面,产业园向创业园提供新技术应用支持,提升创新创业质量;另一方面,创业园向产业园反馈技术应用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三是构建了运行保障机制,建立由行业领军人物、创业精英、企业高管和学院教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定期开展检查、考核等活动,保障产业园与创业园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效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艳兰  
近年来,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文化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动力,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从事教育的核心使命。在办学过程中,依托文化内涵建设,大力丰富校园文化,积极促进民族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融合,积极打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氛围,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干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