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
2023(1610)
2022(1147)
2021(928)
2020(577)
2019(1325)
2018(1229)
2017(2002)
2016(1070)
2015(1097)
2014(971)
2013(1007)
2012(988)
2011(788)
2010(729)
2009(710)
2008(704)
2007(760)
2006(725)
2005(658)
作者
(4090)
(3617)
(3521)
(3271)
(2177)
(1688)
(1607)
(1323)
(1298)
(1265)
(1259)
(1172)
(1158)
(1151)
(1123)
(1094)
(1087)
(996)
(977)
(935)
(910)
(881)
(838)
(782)
(781)
(773)
(766)
(738)
(724)
(714)
学科
(4631)
经济(4629)
管理(4466)
环境(4064)
(2660)
(2182)
企业(2182)
(2124)
规划(1958)
环境规划(1927)
资源(1833)
地方(1691)
(1622)
(1579)
部门(1429)
门环(1425)
方法(1387)
中国(1306)
数学(1242)
(1232)
数学方法(1212)
技术(1183)
生态(1148)
业经(1120)
开发(1018)
(1007)
利用(992)
(917)
金融(917)
技术管理(899)
机构
学院(16609)
大学(16152)
研究(6367)
管理(6246)
(6226)
经济(6038)
理学(5130)
理学院(5093)
管理学(4950)
管理学院(4933)
科学(4258)
(4238)
中国(4095)
业大(3996)
农业(3447)
(3355)
(3173)
研究所(2972)
工程(2923)
中心(2821)
(2642)
(2612)
(2570)
农业大学(2335)
北京(2166)
研究院(2162)
技术(2147)
(2132)
(2088)
(2029)
基金
项目(12893)
科学(9643)
基金(8818)
(8227)
国家(8165)
研究(8061)
科学基金(6918)
(5757)
社会(5219)
社会科(4985)
社会科学(4982)
基金项目(4750)
自然(4738)
(4644)
自然科(4612)
自然科学(4610)
自然科学基金(4507)
(3324)
资助(3238)
计划(3066)
科技(2968)
重点(2948)
(2897)
教育(2852)
创新(2773)
科研(2600)
发展(2539)
(2523)
(2488)
国家社会(2295)
期刊
(8972)
经济(8972)
学报(4537)
(3895)
研究(3414)
大学(3379)
学学(3315)
科学(3073)
农业(2833)
中国(2726)
建筑(2516)
管理(2019)
业大(1753)
技术(1424)
林业(1417)
农业大学(1416)
(1398)
科技(1299)
(1283)
生态(1255)
业经(1135)
(1131)
(1075)
金融(1075)
(1055)
统计(907)
资源(901)
自然(875)
中国农业(866)
技术经济(848)
共检索到25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子新  
大家知道,深圳获得了国家财政部和建设部授予的四个示范试点城市。第一个是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管的示范城市;第二个是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示范城市;第三个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第四个是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综合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聂鲸郦  
绿色港口建设是顺应未来港口发展新要求的必经之路。深圳港的绿色港口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还需借鉴学习国内外的绿色港口建设先进经验,建立港口绿色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低碳港口设备设施改造,加大投资力度和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督执法,加强港口资源整合、提高港口岸线利用率,改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港口群间的协调发展,使深圳港走上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杰  
近年来,深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有关文件精神,坚决扛起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责任,已成为国内绿色金融的领跑者。深圳绿色金融生态体系日渐形成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地方特色激励机制。2017年,深圳市福田区在国内率先出台绿色债券相关支持政策。2018年12月,深圳市政府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绿色信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3·23为世界气象日,2019年其主题为"太阳、地球和天气"。随着全球变暖,与气候相关的卫生、民生、粮食安全、供水、人类安全和经济增长风险预计将上升。在此期间,深圳市气象局组织两大活动,进一步宣传"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精神,推进抗灾型社会建设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进青少年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提升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防御能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胡爱清  王莉芸  
基于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的建筑布局和运营特点,设计时采用了水资源再生利用、雨水降污截流和节水技术等绿色节水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该工程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提高了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唐金焰  李凤兰  
说明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深入分析了绿色建筑和一般建筑的区别,全面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强调指出,要赋建筑以生命,逐步建立"绿色中国"、"绿色世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观志  
深圳绿色庄园模式的创新意义与管理对策□董观志一、深圳绿色庄园的创意与动力机制深圳绿色庄园是一种以生态旅游、绿色农业为目标的拟态环境塑造,它是从单纯的农业庄园概念演变而来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赋予农业庄园形态以生态旅游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来营造旅游的内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城市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以城市为主体开展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使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各自演化出一套针对当地市情、生产力水平的碳中和线路图和施工图,从而防止错误的技术路线锁定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国际上重点国家和地区碳排放情况及减碳经验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提出:绿色建筑不仅能够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在已有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撑下,建筑及由建筑组成的城市社区,可由单纯的能源消耗者转变为可再生能源的提供者,将在城市碳中和路径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宝魁  田洪祥  文明  雷斌  黄发明  
作为一种天然建筑材料,生土材料具有绿色环保、造价低廉、可循环利用、便于就地取材等优点。但传统生土材料强度低、耐水性差、体积稳定性差等性质严重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因此,该文选取江西省内生土材料,通过化学与物理改性试验,提高当地生土材料的力学与物理性能。基于改性前后土体强度与破坏形态等试验结果,确定不同掺料和不同掺入比对生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保护生土房屋的传统建筑风貌及生土房屋的改进与发展提供支持与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光灿  
绿色建筑既影响建筑企业的需求也影响建筑企业的供给,同时还影响着建筑企业的使命。建筑企业要完成"建筑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历史使命,需要相应的绿色企业文化的支持。绿色建筑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绿色理念、绿色制度和绿色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绿色行为。建筑企业需要从绿色建筑理念、绿色规章制度和塑造绿色企业形象等方面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昕  陈天鸣  
欧盟近年来一系列针对产品环境属性的立法管制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欧盟针对电子产品的 WEEE 和 RoHS 双指令为例,通过对深圳、东莞266家电子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从企业层次考察了这种"领先市场"的环境管制对发展中国家生产者绿色技术投入的影响,并结合电子无铅焊接技术的推广过程考察企业采纳绿色技术创新的行为。调查结果显示"绿色"技术符合创新扩散的"S"型曲线规律,其中欧盟环境管制的因素的确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对比了企业投资来源和目标市场两种因素对其采纳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有关"绿色"技术标准的国际争论背景,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全球化影响绿色技术发展的不同侧面,指出需要引导企业建立全面系统的环境策略,以扭转大部分企业在全球"绿色"技术发展潮流中的被动局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2004年宝安区环保局领导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奋进,依法行政,勇于开拓,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定,以水源保护工作为重点,全力推进珠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强化管理,进一步营造了风正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区环境质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并初步形成了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李东红  吴志强  
绿色建筑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绿色建筑空间演化规律的研究是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对完善生态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结构及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呈现明显极化与扩散效益。而小尺度空间分析更能准确揭示其聚集效应和不均衡性特征;(2)绿色建筑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空间变量作用,集聚效应明显,但目前空间正效应尚限于市级空间尺度;(3)绿色建筑空间演化呈现极核加圈层的点轴发展模式,并由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晨  
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发展概况和国外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分析了绿色建筑的"四节三优"特征。认为我国建筑业应尽快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营造绿色建筑,从而让建筑具有更好的生态环保性能,进而缓和城市化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文领  
结合建设项目实际,借助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及能源消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技术下的建筑能耗评价方法和BIM技术下绿色建筑能耗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能耗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具有典型特点的某建筑工程进行建筑能耗评价,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