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8)
2023(8198)
2022(6913)
2021(6094)
2020(4814)
2019(10852)
2018(10710)
2017(19784)
2016(10641)
2015(11971)
2014(12274)
2013(12400)
2012(12196)
2011(11601)
2010(11987)
2009(11039)
2008(10599)
2007(9648)
2006(9128)
2005(8899)
作者
(33157)
(27909)
(27861)
(26602)
(18127)
(13287)
(12577)
(10750)
(10713)
(10157)
(9900)
(9333)
(9218)
(9169)
(8971)
(8709)
(8228)
(8073)
(8056)
(7835)
(7478)
(6996)
(6774)
(6518)
(6377)
(6304)
(6247)
(6192)
(5825)
(5600)
学科
(71092)
经济(71042)
管理(25248)
地方(24402)
(23759)
中国(20866)
方法(16441)
(16344)
企业(16344)
(15672)
地方经济(15504)
业经(14380)
数学(14048)
数学方法(13975)
(12272)
(11191)
农业(11170)
(10886)
金融(10885)
(10132)
银行(10110)
(9992)
(9851)
环境(9608)
(9165)
贸易(9154)
(8670)
(8650)
发展(8125)
产业(8102)
机构
学院(163171)
大学(159709)
(78626)
经济(76997)
研究(68563)
管理(54716)
中国(51376)
理学(44604)
理学院(43952)
管理学(43344)
管理学院(43026)
科学(39183)
(36243)
(35797)
(33390)
研究所(32358)
中心(29469)
(27928)
(27195)
财经(25166)
经济学(25002)
(24210)
北京(24036)
(23919)
师范(23701)
(22590)
经济学院(22009)
(21873)
(21468)
农业(21347)
基金
项目(96383)
科学(75053)
研究(74171)
基金(66286)
(57494)
国家(56931)
社会(47461)
科学基金(47163)
社会科(44973)
社会科学(44965)
(39407)
基金项目(33927)
教育(33129)
(32699)
编号(30067)
(28946)
资助(27341)
自然(26862)
自然科(26159)
自然科学(26153)
自然科学基金(25667)
成果(25475)
发展(23953)
(23560)
课题(23279)
重点(22639)
(20809)
(19681)
国家社会(19588)
(18737)
期刊
(105430)
经济(105430)
研究(58983)
中国(41675)
(27495)
(23819)
管理(23570)
学报(22778)
科学(22050)
教育(21552)
(19876)
金融(19876)
农业(18896)
经济研究(17692)
大学(17203)
技术(16665)
业经(16167)
学学(16092)
财经(13384)
问题(13147)
(11787)
世界(10422)
(10137)
(9974)
技术经济(9740)
国际(9566)
经济问题(8579)
(8558)
论坛(8558)
商业(8427)
共检索到282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明德  翁晓波  刘大文  
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职教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与内地城市相比,深圳职教除了起步晚、底子薄之外,自身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对深圳职教资源调查和特色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深圳"大职教"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仲深  
深圳经济特区的崛起,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在“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方针指导下,深圳特区的人口与经济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发展,呈现一派繁荣兴旺景象。实践初步揭示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间某些特有的规律性,使我们有可能对深圳特区人口发展的特点进行探讨。 首先,人口伴随特区大规模经济开发而高速度增长,同时人口结构发生急剧变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仲深,杨群生,安宏生,方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展,人口也急剧增长并正发生深刻变化。本文拟就深圳特区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深圳特区人口发展概况 深圳原为广东省宝安县的一个镇。由于深圳与香港接壤,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它历来是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口岸之一。1979年,党中央和广东省委根据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出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在原宝安县建制基础上成立深圳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硕  
深圳经济特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产物,是新一轮开眼看世界,各种思想风云际会、折冲交锋的一个重要舞台。深圳特区从创办决策的形成到初步建成大约用了7年时间(1979—1986),走过了一条奇崛而艰辛的发展之路。它的建立,在国内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深圳特区的创建过程尤其是有关重大政策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它从诞生到站稳脚跟这一阶段的因果逻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建树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产物,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经济特区总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0多万。从战略地位考察,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优势表现在:(1)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开放和改革进行较早,已取得一些有益经验;(3)广东是侨乡之一,有海外华侨12万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居住香港的还有23万多人,他们爱国爱乡情深。不足之处主要是人才缺、资源少、工业基础差、科技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香港是国际贸易及金融中心之一。深圳和香港并不是互相排斥、互相吞并的关系,而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冠利  
深圳经济特区旅游业经过10年的努力开拓,昔日的边陲小镇,已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旅游城市,成了国内外刮目相看的“旅游之窗”。然而,10年前的这里,只有一个外事接待站、两家旅行社、7家小旅店和几间简陋饭店,1979年接待过夜的海外游客也不足千人。 特区创办伊始,市政府总揽全局,把旅游业列为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借助毗邻香港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伍  
深圳市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东侧,南邻香港,东临大鹏湾,西联深圳湾和珠江口,东西部海岸线达171公里,其中约有三分之一为深水岸线,它不仅是东南沿海,亦是全国重要港口。深圳特区1984年工业产值达18亿元,与1979年相比增加了30倍,随着中央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和香港回归问题的圆满解决,特区工业、贸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开发深圳特区东部大鹏盐田深水港,加强与香港的联系,意义重大。目前香港港口吞吐能力已经饱和,与其毗邻的大鹏深水海港是分流香港的最优深水港。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深圳东部、西部的大鹏盐田、妈湾、赤湾、蛇口诸港,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岸线,充分发挥深圳海港的功能是特区建设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苏东斌  
1.“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深圳迈进了胡锦涛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路线。2.当中国经济特区被定义为“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地区”的时候,特区已经在本质上由实体转入精神了。3.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与先进文化相适应。4.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效益深圳”的最大希望所在,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从根本上消除束缚自主创新的体制性障碍。5.由伦理道德力量所支配的“规模扶贫”,说明了深圳成功地实行着“第三次分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鹏  
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之后,实行“外引内联”方针,大量的外资进入特区使特区的所有制发生了变化,迫切要求劳动、工资和保险制度也要与之相适应,原有的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系统的改革,并逐步建立起与外向型经济相适应的新制度。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它们要求按国际惯例实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规定(1998年2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的管理,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出让条例》的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特区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晓刚  
1992年2月恢复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下称GATT)准入谈判,进展令人较为满意。如果谈判进展顺利,我国今年有可能恢复GATT缔约国的合法席位,正式进入GATT。届时,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应有的义务;在获得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必须扩大开放国内市场。这种状况不仅对国内经济发展,而且尤其对特区经济建设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作者在序言中说:"深圳经济特区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模式与路径,其成就远远大于一座城市的成长,其功绩远远高于一个区域的繁荣,其意义远远超越经济增长本身。经济特区是一种发展道路的选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预示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兴起,而是一个民族的崛起。"于是有必要真实、详尽地记载它30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尚全  
我国的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已走过25年发展历程的深圳特区,正在进入以经济政策创新为主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的新阶段,深圳要继续走在改革创新的前列,必须在综合改革试验方面做出表率,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尽快建设成服务型政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桂琴  戴跃华  
建市20多年来,深圳市的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本文通过与全国23个大中城市进行比较,从土地面积大小、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经济发达程度、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内需的扩大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外贸出口总额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高速增长、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等方面描述了深圳市的发展状况。并从缓解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深圳市各种资源的双重压力出发,围绕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经济结构的优化、投资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百目攀比的杜绝、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进步等方面提出了深圳市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