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8)
- 2023(7332)
- 2022(5902)
- 2021(5673)
- 2020(4381)
- 2019(9496)
- 2018(9235)
- 2017(17085)
- 2016(8729)
- 2015(9536)
- 2014(8646)
- 2013(8150)
- 2012(7325)
- 2011(6467)
- 2010(6467)
- 2009(5903)
- 2008(5681)
- 2007(5113)
- 2006(4479)
- 2005(3824)
- 学科
- 业(34106)
- 济(33027)
- 经济(33003)
- 管理(31786)
- 企(29567)
- 企业(29567)
- 技术(16576)
- 方法(12455)
- 技术管理(12101)
- 中国(11661)
- 数学(10439)
- 数学方法(10340)
- 农(10155)
- 财(9669)
- 业经(9605)
- 农业(7441)
- 地方(7299)
- 制(7144)
- 银(6854)
- 银行(6849)
- 行(6615)
- 融(6556)
- 金融(6555)
- 务(5937)
- 财务(5929)
- 财务管理(5919)
- 理论(5770)
- 企业财务(5719)
- 划(5716)
- 产业(5607)
- 机构
- 学院(115407)
- 大学(113258)
- 济(50415)
- 经济(49554)
- 管理(48201)
- 理学(41845)
- 理学院(41479)
- 管理学(41029)
- 管理学院(40778)
- 研究(36877)
- 中国(28269)
- 财(23330)
- 京(22468)
- 科学(20356)
- 财经(18437)
- 中心(17353)
- 江(17308)
- 经(16917)
- 所(16537)
- 经济学(15603)
- 研究所(14811)
- 业大(14168)
- 院(14123)
- 北京(14073)
- 经济学院(14056)
- 商学(13915)
- 财经大学(13888)
- 范(13809)
- 州(13791)
- 商学院(13772)
- 基金
- 项目(80707)
- 科学(66277)
- 研究(64238)
- 基金(58264)
- 家(49738)
- 国家(49273)
- 科学基金(43874)
- 社会(42665)
- 社会科(40607)
- 社会科学(40600)
- 省(33453)
- 基金项目(30907)
- 教育(29318)
- 划(27090)
- 自然(25761)
- 自然科(25257)
- 自然科学(25251)
- 自然科学基金(24856)
- 编号(24846)
- 创(24735)
- 创新(21917)
- 资助(21540)
- 成果(19869)
- 发(18710)
- 重点(18151)
- 课题(18055)
- 国家社会(18013)
- 部(17907)
- 制(17566)
- 业(16704)
共检索到173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汪云兴 何渊源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需求牵引、市场主导"的科技创新之路,并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的新星。面向国家"未来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和自身科技创新发展新阶段的使命,深圳要正视自身基础研究能力弱、尖端人才建设有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存在梗阻等短板,面向产业高端引领,大力发展应用基础研究;聚焦产业发展痛点,集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面向产业创新根本,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创新制度供给,促进产学研用融通;服务产业协同创新,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聚焦提高创新效能,推动政府服务改革突破,高质量引领科技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联盛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成功典范,金融业在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市40年来,深圳金融业大致经历了依托优惠政策、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外贸金融、金融创新、机构积聚、资本市场发展和区域金融合作等是深圳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圳金融改革创新的成就在于利用国家的改革开放战略,立足深圳经济金融社会发展的现实,以改革、开放、创新为灵魂,基于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通过"三个最优"政策创新、多个发展规划引导,金融机构、产品与市场相融合,发挥深港金融要素集聚效应,构建了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新机制。
关键词:
深圳 改革开放 金融创新 市场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毛世平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高,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强,但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社会资本有效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布局不合理,产学研协同机制缺位;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水平低;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对新趋势关注不够等,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短板。可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优化结构;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政府引导、多方共建,加快完善农业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市场导向的考核制度,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对农业新趋势研究的支持力度,实现"十四五"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全面优化。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短板 优化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翌钦 曾坚朋 仲亮
强劲的竞争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在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深圳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十分重视,但面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全球人才竞争格局,目前深圳面临外籍人才吸引力弱、引才主体和渠道单一、评价机制不尽合理、认定标准过于局限、企业引才激励不足等困境。应当积极借鉴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全球先进城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经验,优化国际化人才引进政策措施,打造配套"软环境";发挥政府、市场双重引才作用,突出产业界、学术界引才主体地位;强化用人主体自主权,重构"能力+业绩"分类评价体系;设置具有深圳特色的认定标准体系;增加企业引才补贴,加大人才引进激励,为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不断提供源头活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显 潘妍 吴非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对象,实证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科技的发展能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这种影响对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更加显著;第二,金融科技通过促进企业提升优化风险配置、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和改善ESG表现这三条作用路径,产生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效果;第三,金融科技在驱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上表现出了“补短板”效应,在金融集聚程度、市场化程度以及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的区域环境下,金融科技的驱动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发挥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要加强对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制定差异化引导政策,营造良好的绿色技术创新环境,针对环境“短板”采取精准支持措施,更好满足企业绿色创新需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万达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动力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深圳作为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地,其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圳经验",以期为全国各地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创新驱动 企业 政府 深圳经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勇 唐红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等都是完全错误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高地,民营企业发展既取得了较大成就,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调研了深圳市535家民营企业,以创新企业服务方式为切入点,分析了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营商环境 政府服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深圳转型升级的经验为"新常态"增长做出了两个理论贡献,即专业化分工和制度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顺利实现了"深圳加工—深圳制造—深圳创造"的产业持续跨越性升级。深圳经验的核心在于,不仅重视产业分工深化中所体现的市场自我发育过程,也强调政府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一个适于企业创新与学习的环境,支持企业分工专业化的创新过程,为产业升级奠定支撑基础,从而实现增长的"新常态"。
关键词:
转型升级 增长方式 制度创新 分工理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白晓红
审计证据是审计机构用于证明审计事实的根据,诉讼证据是司法机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并进行裁判的依据,审计证据与诉讼证据在形式、理念以及证据规则上有一定相通之处。通过分析审计证据的概念、属性以及分类体系等,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科学、无逻辑的问题,建议通过借鉴诉讼证据理论体系与制度,完善审计证据规则体系。
关键词:
审计证据 诉讼证据 法律视角 勤勉尽责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白晓红
审计证据是审计机构用于证明审计事实的根据,诉讼证据是司法机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并进行裁判的依据,审计证据与诉讼证据在形式、理念以及证据规则上有一定相通之处。通过分析审计证据的概念、属性以及分类体系等,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科学、无逻辑的问题,建议通过借鉴诉讼证据理论体系与制度,完善审计证据规则体系。
关键词:
审计证据 诉讼证据 法律视角 勤勉尽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黄绪全 谢贤贞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论述广西生态保护评价制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广西生态保护补偿存在的短板,并提出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生态要素 多元化补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钱诚
打造全球标杆城市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题中之义,成为全球标杆需要汇聚全球一流人才,培育人才生态,创新人才战略。本文基于全球主要城市对比,提出深圳建设标杆城市的三大人才战略:一是创新人口结构战略,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优化年龄结构和就业结构,保持人口活力;二是创新人才集聚战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加快人事人才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居民收入和生产率;三是创新人才国际化战略,培育开放包容的人才文化和生态,畅通人才要素流动,扩大劳动力市场开放,提高人才国际化程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爱香 张红 孙艳艳 徐铭鸿
试图通过比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城市在科技资源投入(人力资源投入、R&D经费投入)和科技成果产出(专利、科技论文、技术交易、规模以上企业R&D产出、高技术产业发展等)两大方面的基本情况,对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综合比较中进行较为客观、全面、可靠的定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锡荣 吴少飞 柯俊
基于创新文化短板成因模型,以《论语》和中国近现代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为内容分析材料,查找了中国创新文化短板现象的深层原因。创新文化的第一类短板主要源于先天传承的传统文化缺陷;第二类短板主要源于后天产生的社会裂变伤害和外来文化侵蚀;第三类短板同时源于先天传承的传统文化缺陷和后天产生的社会裂变伤害及外来文化侵蚀。针对创新文化短板,结合其成因找到解决之道,将是开展国家创新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内容分析 深层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锡荣 吴少飞 柯俊
基于创新文化短板成因模型,以《论语》和中国近现代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为内容分析材料,查找了中国创新文化短板现象的深层原因。创新文化的第一类短板主要源于先天传承的传统文化缺陷;第二类短板主要源于后天产生的社会裂变伤害和外来文化侵蚀;第三类短板同时源于先天传承的传统文化缺陷和后天产生的社会裂变伤害及外来文化侵蚀。针对创新文化短板,结合其成因找到解决之道,将是开展国家创新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内容分析 深层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