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3)
2023(4955)
2022(4258)
2021(3890)
2020(3202)
2019(7768)
2018(7508)
2017(14655)
2016(7568)
2015(8515)
2014(8258)
2013(8402)
2012(7745)
2011(7122)
2010(7466)
2009(6808)
2008(6858)
2007(6281)
2006(5919)
2005(5404)
作者
(21693)
(18189)
(18053)
(17258)
(11840)
(8688)
(8201)
(6982)
(6975)
(6627)
(6218)
(5941)
(5935)
(5733)
(5666)
(5633)
(5342)
(5314)
(5208)
(5202)
(4539)
(4495)
(4331)
(4252)
(4104)
(4046)
(3957)
(3932)
(3698)
(3616)
学科
(36557)
经济(36521)
(24293)
管理(21505)
(17433)
企业(17433)
中国(14602)
(12721)
方法(10730)
地方(10537)
农业(9172)
数学(8829)
数学方法(8665)
业经(7071)
人口(6986)
(6927)
(6627)
城市(6444)
(6046)
(5996)
(5538)
贸易(5533)
(5467)
理论(5393)
(5323)
(5302)
(5171)
地方经济(5078)
关系(5053)
环境(4886)
机构
大学(111595)
学院(110708)
(47448)
经济(46253)
管理(42885)
研究(41410)
理学(36654)
理学院(36161)
管理学(35498)
管理学院(35250)
中国(29699)
(24491)
科学(23254)
(21076)
(20280)
研究所(18110)
中心(17868)
(17128)
(16602)
财经(16602)
(16028)
师范(15932)
北京(15496)
(15012)
(14973)
业大(14410)
经济学(14305)
(14053)
师范大学(12907)
经济学院(12678)
基金
项目(71954)
科学(57949)
基金(53373)
研究(52982)
(46119)
国家(45742)
科学基金(39897)
社会(35522)
社会科(33666)
社会科学(33654)
基金项目(27991)
(26897)
自然(25084)
自然科(24574)
自然科学(24569)
教育(24120)
自然科学基金(24113)
(23269)
资助(21341)
编号(21317)
成果(17838)
(16314)
重点(15996)
(15857)
课题(15177)
国家社会(14883)
(14304)
教育部(13947)
人文(13613)
发展(13497)
期刊
(56516)
经济(56516)
研究(37426)
中国(24210)
管理(17177)
(16532)
科学(16463)
(15243)
学报(14167)
教育(12015)
大学(11504)
学学(10653)
农业(10619)
业经(9431)
问题(9325)
技术(9274)
(9218)
金融(9218)
经济研究(8536)
财经(8147)
(7159)
城市(7122)
(6769)
(6425)
现代(6356)
国际(5297)
技术经济(5241)
世界(5209)
图书(5176)
(5148)
共检索到175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东民  
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一个经济特区,也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型城市。1979—1988年,特区人口由7万变化到78万,目前已接近90万。由于大量移民,特区人口迅猛增长,必然造成人口年龄结构严重畸型。因此,防范特区未来发展受人口老化严重干扰,已是特区发展战略必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深圳的上述问题,对其它移民城市有一定普遍意义。尽管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当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攀枝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超  魏天保  杨政宇  
在人口城市化大步迈进的时代背景下,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问题备受关注。文章使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实证考察了教育程度与乡城移民城市融入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借助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工具变量,采用2SLS方法进行了稳健回归。实证结果显示,教育程度能够显著提高乡城移民的城市身份认同感。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文章进行了相应的渠道分析,结果发现,教育在乡城移民获取城市户籍、城市住房以及嫁娶城市原著居民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由此促进了乡城移民的城市融入。根据研究结论可知,不断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提高乡城移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加快实现乡城移民城市融入的可取之道。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鲍蕾  任宏  
开县是三峡库区移民搬迁重点城市。作为区县级市场,开县新城商业地产有其自身特点。要确保开县新城商业地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注重业态定位和后期经营,促进商业物业开发与旅游休闲地产相结合,形成开县新城与万州区域经济互补互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景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东  刘璐  苏婧  
知识城市是21世纪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如能将建设"知识城市"明确为深圳市的发展战略,有助于将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都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丁  
城市人口是城市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人的总和,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主体。一般说来,城市人口有如下三个特质:一、高集聚性,即人口在城市的密集状态和向城市地域集中的趋势,由此而产生的是城市人口的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治彦  
系统梳理了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类型,分析了国内外治堵的主要思路、实施效果和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创新性方案和政策建议,并对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奕纯  冯健  
基于深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将迁移人口按照户籍地划分为市内迁移、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3种类型。通过计算区位熵分析街道迁移人口比重在全市中的水平,并用空间自相关来识别其空间集聚状况,以揭示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而用分异指数刻画迁移人口的分异程度。然后以街道迁移人口比重为因变量,住房因素和就业因素为自变量,采用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来分析和解释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迁移人口区位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分布特征,以南山区和福田区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市内、省内和省外迁移人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奕纯  冯健  
基于深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将迁移人口按照户籍地划分为市内迁移、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3种类型。通过计算区位熵分析街道迁移人口比重在全市中的水平,并用空间自相关来识别其空间集聚状况,以揭示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而用分异指数刻画迁移人口的分异程度。然后以街道迁移人口比重为因变量,住房因素和就业因素为自变量,采用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来分析和解释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迁移人口区位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分布特征,以南山区和福田区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市内、省内和省外迁移人口;2迁移人口的居住分布存在空间集聚,市内迁移人口集聚分布在行政中心周围,省内迁移人口集中分布在商业中心周围,省外迁移人口集中分布在工业园区较多的关外街道;3省外迁移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居住分异程度最高;4省外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显著地受住房因素的影响,省内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则受就业因素的影响,住房和就业因素对市内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郑超  
发展中小城市,提升中小城市人口聚集功能是我国均衡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讨论发展中小城市的战略意义与对策,认为发展中小城市能有效拉动内需,避免人口过分集中大城市而导致的"大城市病"与过度分散的乡村工业化及小城镇所造成的"农村病",有助于实现农民工的就地城镇化与举家迁移。当前发展中小城市,要把中小城市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上,通过深化政府财税体制改革与扩大民间投资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中的资金瓶颈,以户籍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住房改革为重点实现农民工就地市民化,以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工融入城市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吉莹  
人口老化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思维观念等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问题。人口老化的社会效应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方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建英  
三峡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世纪工程,也是中国当代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水库移民。由理论工作者与实践部门的技术工作者共同合作的《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首次从移民安置与库区发展的关系出发,对三峡库区的人口、社会、经济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论述;对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人口容量,移民人口群体状况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水库移民的历史经验;分析了促进移民安置与库区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条件;提出了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思路与对策。与国内外已公开出版的同类专著相比,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宏斌  郑六一  马勇虎  
如何实现散落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本,文章提出必须通过引入CIS战略,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形象设计,创造城市差异化的"城市统一识别系统",以求产生"城市注意力经济"。文章同时认为高效的文化资本运作需要利用文化营销以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因"从而实现城市文化资本差异发展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