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2)
- 2023(7303)
- 2022(6445)
- 2021(5956)
- 2020(5342)
- 2019(12523)
- 2018(12449)
- 2017(24650)
- 2016(13717)
- 2015(15457)
- 2014(15690)
- 2013(15807)
- 2012(15110)
- 2011(13741)
- 2010(14015)
- 2009(13178)
- 2008(13412)
- 2007(12372)
- 2006(10675)
- 2005(9633)
- 学科
- 济(62587)
- 经济(62529)
- 业(34066)
- 管理(33894)
- 方法(30017)
- 数学(26976)
- 数学方法(26729)
- 企(25199)
- 企业(25199)
- 农(18165)
- 中国(14764)
- 财(14634)
- 地方(14520)
- 学(14072)
- 农业(12278)
- 贸(11664)
- 贸易(11662)
- 易(11258)
- 业经(11256)
- 制(10133)
- 和(8773)
- 融(8628)
- 金融(8625)
- 银(8517)
- 银行(8482)
- 务(8474)
- 财务(8458)
- 财务管理(8433)
- 环境(8422)
- 理论(8208)
- 机构
- 大学(204060)
- 学院(202618)
- 济(84045)
- 经济(82320)
- 管理(74058)
- 研究(71455)
- 理学(63675)
- 理学院(62837)
- 管理学(61557)
- 管理学院(61173)
- 中国(52907)
- 科学(45660)
- 京(44247)
- 农(39523)
- 财(38081)
- 所(37772)
- 研究所(34546)
- 中心(33170)
- 业大(32578)
- 江(31926)
- 农业(31441)
- 财经(30472)
- 范(28068)
- 师范(27785)
- 北京(27738)
- 经(27531)
- 经济学(26761)
- 州(25135)
- 院(25124)
- 经济学院(24534)
- 基金
- 项目(132663)
- 科学(102836)
- 基金(95290)
- 研究(94531)
- 家(83707)
- 国家(83044)
- 科学基金(69445)
- 社会(58814)
- 社会科(55601)
- 社会科学(55580)
- 省(51625)
- 基金项目(50897)
- 自然(45341)
- 划(44504)
- 自然科(44252)
- 自然科学(44232)
- 教育(44074)
- 自然科学基金(43463)
- 资助(39625)
- 编号(38566)
- 成果(32027)
- 重点(30549)
- 部(29859)
- 发(29369)
- 课题(27213)
- 创(26722)
- 科研(25819)
- 创新(25131)
- 教育部(25082)
- 计划(25029)
共检索到298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磊
2013年上半年,深圳市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出现了明显背离,本文对两者背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结构转型、企业技术升级及其节能减排因素,是造成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背离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用电量增速 GDP增速 背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用电量也相应进入新的周期,目前正处于用电量增速换挡期、电力消费结构优化期、电力体制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期。受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电耗下降、高耗能产品"去库存化"、气温偏高等因素影响,当前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出现短期背离现象,要主动适应电力消费中低速增长的状态。
关键词:
新常态 用电量 中低速增长 短期背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卫斌 苏剑 施发启
现有文献对于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二者间的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本文从增长率的角度研究二者的短期波动,探讨为什么用电量与GDP的增长率会背离。受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进步、制度改革和能源替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位产值用电量在各年度间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用电量增长率总是围绕GDP增长率上下波动。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能耗强度的变化趋势,运用电力消费弹性来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具有较大的风险。
关键词:
结构变化 能耗强度 电力消费弹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登山 吴宏
目前对中国税收增速大于GDP增速的研究多从经济增长、征管水平提升、GDP结构与税收结构差异、地方政府廉价批地所引致的高税产业高速发展等因素出发进行定性或较简单的实证研究。本文从GDP的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税负率入手,构建税收增速大于GDP增速的理论模型,并提供了相应的算法。该算法能测算各产业对此现象的"贡献"。我们试图为理解税收增速大于GDP增速的研究路径以及预测宏观税负率增减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税收增速 产业结构 算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博通 黄秀梅
深圳自2013年开始大量供给新型产业用地,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鲜有此类用地供给对城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采用44个城市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分析新型产业用地供给对深圳GDP增速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由于供给新型产业用地,2014-2017年深圳GDP增速分别提升0.5、0.9、1.4、1.55个百分点。对于土地资源匮乏型城市或地区,应多出台此类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引导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新型产业用地 GDP增速 合成控制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婧宁
文章选用1990~2010年度的数据,运用趋势的秩检验方法、Wilcoxon秩检验方法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探究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原因,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分配比例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分配比例是造成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主要原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能瑶 刘玲
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动态面板回归的方法,基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变化视角,对我国财政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的背离因素进行分析。文章分别从全国层面、正负向背离层面和4大区域层面进行空间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背离现象和地区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税收政策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这种影响效果在不同的区域层面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高善文
本文结合当前金融去杠杆和资金"脱实向虚"等热点讨论,以银行体系负债方(含影子银行,称作M3)以及实体经济部门负债方(称作广义社会融资)的变化为入手点,定义并估算了资金在实体部门和虚拟经济之间的流转情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毛婧宁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战略目标,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2011年居民收入增幅仍很难与GDP增幅同步。本文选用1990-2010年度的数据,运用趋势的秩检验方法、Wilcoxon秩检验方法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探究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原因。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分配比例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分配比例是造成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阳
当前M1和M2增速背离是非复苏型背离货币现象是实体经济的反映,在经济的不同阶段货币结构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常来看,M1和M2增速背离出现在经济的复苏阶段。理想状态下,经济经历衰退和萧条阶段使得市场完成出清,并逐渐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在货币层面上就表现为M2增速放缓,M1增速上升。企业持有较多的现金为新一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社会融资规模与M2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但两者的统计角度、范围和创造渠道并不一致。近期社融与M2增速背离主要是金融去杠杆的结果当前,社会上对社会融资规模与M2走势差异议论较多、看法各异。事实上,社会融资规模与M2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但由于两者统计的角度、范围和创造的渠道并不一致,互有不对应项目,因而二者并不存在数量上的对等关系。从历史上看,两者走势接近、相关性较高。近期社会融资规模与M2增速差距有所扩大,主要是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去杠杆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
本文使用小样本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我国1978~2000年的GDP和及其增长速度的可信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更进一步,作者深入地研究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文章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小样本 可信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詹孟于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长期研究的重要问题,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是多年来学术界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采用19852015年国家统计局西南地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与重庆市三省一市的GDP与CPI数据,利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9852015年的31年间,西南地区GDP增速与全国GDP增速一直保持同向变动,年化复合增长率为15.76%;CPI增速与全国CPI增速保持较高的相关性,年化复合增长率为5.81%。从GDP增速与CPI指数变动的关系看出,虽然CPI指数变动与GDP增速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戴翔
一、问题提出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分别为0.86%、2.44%、0.25%和-13.23%,低于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率。另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8%和3.2%,即贸易增长仍将低于经济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黎轲 霍志辉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持续而快速的经济增长过程,被誉为"中国奇迹"。但是,自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持续下滑,2010年至2016年的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4%、9.3%、7.8%、7.7%、7.4%、6.9%、6.7%,呈现渐次下降的趋势。而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逐渐下滑的现状。然而,要对本轮经济放缓的根本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