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
- 2023(6)
- 2022(10)
- 2021(1)
- 2020(6)
- 2019(13)
- 2018(8)
- 2017(24)
- 2016(14)
- 2015(21)
- 2014(26)
- 2013(17)
- 2012(24)
- 2011(18)
- 2010(21)
- 2009(16)
- 2008(12)
- 2007(7)
- 2006(7)
- 2005(3)
- 学科
- 济(48)
- 经济(48)
- 中国(43)
- 技术(37)
- 管理(28)
- 学校(26)
- 方法(24)
- 业(23)
- 数学(23)
- 数学方法(23)
- 理论(22)
- 教学(21)
- 农(20)
- 学法(18)
- 学理(18)
- 学理论(18)
- 教学法(18)
- 农业(17)
- 职业(15)
- 职业技术(14)
- 教育(13)
- 企(11)
- 企业(11)
- 技术学校(11)
- 高等(10)
- 高等职业(10)
- 业经(9)
- 技术经济(9)
- 技术管理(8)
- 发(7)
- 机构
- 学院(203)
- 大学(141)
- 职业(94)
- 技术(75)
- 职业技术(69)
- 济(66)
- 管理(66)
- 经济(64)
- 技术学院(62)
- 研究(61)
- 理学(58)
- 管理学(57)
- 理学院(56)
- 管理学院(55)
- 中国(37)
- 农(36)
- 京(35)
- 师范(31)
- 教育(31)
- 江(31)
- 科学(31)
- 范(31)
- 所(30)
- 农业(29)
- 研究所(29)
- 业大(28)
- 中心(28)
- 州(22)
- 科技(22)
- 师范大学(21)
共检索到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04年,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探索工学交替情境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塑造"身心特别健康、待人特别有礼、技能特别过硬"的高素质职业公民的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基本构建起以校企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秀仁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在现实运行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高等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是形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主体,此三方在"工学交替"的实施过程中各有其责,理应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链,实现"工学交替"的顺利运行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工学交替 教学模式 困境 出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刚 凡军民 宋金耀 黄小忠
本文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两门核心课程食用菌生产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例,具体阐述了"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的举措,内容涉及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体系、课外创业协会和兴趣小组,并指出影响教学模式改革效果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春岭 李贺华 鲁先志
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难点,提出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燕 贺东辉 欧阳勤 杨锡军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探索由行业学会引领建立煤炭工业校企合作理事会,进行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模式,构建和实施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两平台三模块、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效服务区域经济。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 双主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莹雪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实施计划以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道远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依据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突出岗位针对性、技能应用性和操作实践性,努力构建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做法,并对专业特色及成果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勋华 朱传书
美国、英国等典型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工学交替,形式灵活,职业教育紧贴企业需求,为社会培养大量技能人才。借鉴国外经验,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改革,构建"项目导向、实境镶嵌、个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积极探索"2+3"订单培养模式,创新教学组织与考核评价,规范校企合作双方权利和义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洪平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摸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施现状,对于规范实习流程,大力提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教学质量和岗位技能培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把对象限定为已参加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广州交通运输职业技术学校把教学环境创新作为改革的重要环节,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室环境,建立技能教室,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一是建设理论与实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丰
以长期淹水为主的传统灌溉方式是造成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是在农户层面有效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本文主要以安徽省稻农为例分析了南方地区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行为主要是受灌溉模式、风险认知以及部分耕地特征和农户特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通常,使用合作灌溉模式、耕地位置靠近渠尾、家庭富裕、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程度较高,而耕地质量差、认为农业旱灾风险大的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程度则较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官莹 管驰明 周章
文章首先研究从早期城邑到现代城市的经济功能演替、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以我国经济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最快的深圳为例,研究其改革开放后经济功能演替、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对外部空间形态演化及内部空间结构重组的影响。以期探求现代城市经济功能演替与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演变规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黎红梅 李明贤
本文基于湖北漳河灌区2006-2007年农户调查的数据,分析农户自愿联合灌溉小组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干湿交替(AWD)节水技术运用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发现:当村民组社会资本高,农户就不倾向形成联合灌溉小组,因为高社会资本能规避农户过度用水行为。相反,当村民组社会资本低,农户愿意形成联合灌溉小组以规避过度用水行为。然而,水源丰富的客观条件又阻碍了这些联合小组的形成。因此,低社会资本和水源丰富的村民组,农户过度用水会导致AWD节水技术运用的减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王泽荣 吴全全 陈东
当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纵横交替的特点。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巨系统,其体制表现为系统的架构,是静态的制度、规则、组织,其机制表现为系统的运行,是动态的工作方式、组分关系、变化响应。体制与机制的好坏,取决于职业教育自适应系统的优劣。这就必然引发哲学的思辨与处置:"实然"是经验的表述,"应然"是理性的论断。基于"实然"的灵活性与基于"应然"的规范性的互补,要求洞察和研究的敏锐与深刻:在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之中无序的实然,经由序化的处理,进而实现有序的应然,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应有之义;而有序的应然,遭遇无序的随机事件,却又必须做出恰当的应对,去依据变化了情境、条件,形成基于应然的有序的实然,从...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献奇 王彦平 钱志伟 焦镭 宿时 智利红 张丹 雷清泉
根据教育部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要求,探索食品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针对专业特点从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学团队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特色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并对食品类专业"双身份、双交替"现代学徒制建设成效和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双身份 双交替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