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2)
2023(7454)
2022(6147)
2021(5685)
2020(4556)
2019(10354)
2018(10472)
2017(18242)
2016(10328)
2015(11696)
2014(12299)
2013(11742)
2012(10939)
2011(10141)
2010(10421)
2009(9546)
2008(9536)
2007(9076)
2006(8094)
2005(7063)
作者
(31144)
(25850)
(25619)
(24664)
(16317)
(12505)
(11909)
(10061)
(10037)
(9602)
(8865)
(8798)
(8622)
(8124)
(8104)
(7923)
(7916)
(7443)
(7365)
(7309)
(6583)
(6302)
(6251)
(6227)
(6170)
(5854)
(5757)
(5619)
(5454)
(5450)
学科
(37789)
经济(37726)
(25990)
(25121)
管理(24957)
农业(16755)
(16496)
企业(16496)
中国(12679)
业经(12608)
地方(12067)
(11350)
方法(10034)
(9736)
(9635)
理论(8560)
(8025)
数学(7800)
(7771)
数学方法(7629)
教育(7487)
农业经济(7449)
(7423)
银行(7405)
(7113)
(6953)
金融(6946)
发展(6290)
(6269)
(6233)
机构
学院(145265)
大学(139709)
研究(50268)
(49177)
管理(49149)
经济(47499)
理学(40669)
理学院(40128)
中国(39953)
管理学(39095)
管理学院(38830)
科学(32341)
(31955)
(31620)
(25949)
(25793)
(25352)
中心(24938)
农业(23890)
业大(23492)
研究所(23099)
(22347)
师范(22074)
(21021)
北京(20106)
(20030)
技术(19564)
财经(18489)
(18255)
师范大学(17000)
基金
项目(90411)
研究(70306)
科学(68666)
基金(59900)
(52053)
国家(51436)
科学基金(42889)
社会(40991)
(38730)
社会科(38142)
社会科学(38134)
教育(32923)
编号(32246)
(31709)
基金项目(31671)
成果(27291)
自然(26315)
自然科(25594)
自然科学(25585)
自然科学基金(25083)
资助(23867)
课题(23729)
(20701)
重点(20494)
(19838)
(18481)
(18348)
(18202)
项目编号(17780)
(17597)
期刊
(70966)
经济(70966)
研究(43435)
中国(40508)
(35403)
教育(25213)
学报(24616)
农业(22891)
科学(21636)
(20750)
大学(18816)
学学(17534)
管理(17325)
(15848)
金融(15848)
业经(15506)
技术(14434)
(9704)
(9158)
图书(8858)
经济研究(8798)
农业经济(8754)
农村(8705)
(8705)
问题(8671)
职业(8655)
财经(8072)
业大(7251)
(7021)
(6946)
共检索到238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艳  朱潇冰  瞿琦  周维  
深圳市城中村的城市更新已经从以拆除重建为主转向以综合整治为主。文章梳理了深圳市持续多年的城中村综合整治实践,发现以"底限式"的环境整治为主,存在整治深度有限、治理效率偏低、财政上难以持续等诸多问题。结合柠盟人才公寓案例在城中村综合整治方面的创新探索,从目标定位、运作模式和组织协调等方面提出对城中村综合整治进行整体统筹的建议,包括:基于对城中村的全面摸底调查,实施城中村分级治理;强化街道在城中村综合整治中的主导作用;引入市场力量参与综合整治并加强公众参与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谭刚  
本文以在深圳市福田区城中村进行的大量调研为依据,着重分析城中村的经济主体结构与经济活动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城中村经济运行机制,探讨当前城中村经济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指出与城中村改造同步推进的城中村经济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晓颖  闫小培  薛德升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指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正规供给渠道不畅、规划的缺失、管理的不到位等因素是目前深圳非正规部门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对蔡屋围的综合整治和渔民村的全面改造两种改造模式的反思。从宏观看,现有改造多是从实施规划的角度考虑,而规划往往注重物质规划、轻社会因素,这种重物质景观的改造模式过于简单化;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看,"城中村"村民出租房屋的非正规经济活动是一种房地产开发行为,渔民村的全面改造还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蔡屋围的综合整治模式应是主体改造模式,不同改造模式可以同步推进;从社区的角度看,"城中村"属于一种类型的社区,"城中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海宏  李平  
深圳市城中村商业由市场自发形成,满足了村内甚至村外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对市场的一个有效补充,市场发育所处的阶段不同,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产生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深圳市特区内三个主要城区的多个城中村商业进行调研分析,在对城中村商业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静  闫小培  
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在快速城市化地区普遍存在。以深圳市为例,在梳理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发展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机理与管治对策。研究发现,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与发展是政策力、市场力和社区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非正规住房,各种动力的大小和方向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管治方向与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斌  杨洋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其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城中村"改造涉及多方利益冲突与协调,本文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下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各参与人的最佳策略选择与均衡结果。文章总结出多种城中村改造资金筹措模式,以供城中村实际操作参考之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章平  唐娟  
在工业化超前和城市化滞后的深圳市原特区外区域,城中村原本为农民的原村民、加上以相对低廉房租吸纳的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其社区治理问题并非像一纸文件名义上的城市化那样简单。以原处经济特区范围之外的宝安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了城中村公共品供给短缺、覆盖不全的现状,探讨如何利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社区传统治理组织资源等多元主体,形成公共品供给的多中心复合治理模式,以有效推动城中村"人"和"物"的真正城市化。分析该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问题和根源,尝试为转型期中国特别是城中村的城市化和公共品治理,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和方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四保  
文章认为深圳的城中村问题是带有全国意义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性问题, 但是在深圳,问题表现得特别严重,解决起来也特别困难。文章分析了问题背景、描述了深圳的情况,重点研究问题的成因——庞大的外来人口、对居住条件的需求与城市土地供给的关系。认为,只要存在外来人口的巨大需求,城中村会以各种形式存在和发展,它一方面带来了城市空间的低效率发展,一方面高效率解决了外来人口的居住乃至城市经济发展成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分歧很大,解决问题的压力也很大。但是依然有必要按照城市建设的一般要求综合治理城中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楚婧  晁恒  李贵才  
基于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以深圳市平山村流动摊贩为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活动日志调查等质性研究方法,解读流动摊贩面对空间管治政策的生存韧性和社会空间建构。研究发现:在政府对非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空间的双重限制与规训下,流动摊贩对就业与社会生活空间两方面都采取了反规训战术,就业空间的实践中不仅包括嵌入、伺机而动的抵制战术,还包括协商与印象管理;社会生活空间的实践中构建了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同时也有身份构建与认同、消费升级与改写及地方感的生成。对流动摊贩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对理解和管理流动摊贩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也展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进展中对实现空间正义的追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静  闫小培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中村"非正规住房逐渐成为城市居住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深圳市为例,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城中村"非正规住房供给过程中的角色及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村集体、城中村村民、合作建房者和外来人口构成了"城中村"非正规住房供给过程中的主要利益主体,并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形成了以城中村村民为核心的关系网络。利益主体相互关联形成不同类型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管治方向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晓颖  薛德升  闫小培  
非正规部门以其就业门槛低、方便灵活等特点成为城市边缘阶层就业和消费的主要部门,“城中村”既是城市低收入群体和流动人口的聚居区,也是非正规部门相对集中的区域。文章通过对位于深圳市中心区的“城中村”———蔡屋围的案例研究,探讨了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化、半正规化和正规化的三种发展过程及其形成原因和内在机制,指出由于现阶段“城中村”特殊的经济社会体系和管理体制以及非正规部门在城市发展中承担着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就业和服务的特殊功能,城市政府应降低门槛,允许非正规部门以非正规化的形式存在,但应纳入管理;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非正规部门采取不同的政策,使之有序发展,最终步入正规化的轨道。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宋博通  杨静  
为了分析住房特征对城中村内农民房租金的影响,从而为制定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提供借鉴,本文引入特征价格(HedonicPrice)理论,应用样本调查数据,建立深圳市城中村农民房的租金特征模型。分析显示,“房龄”、“面积”对农民房租金有显著影响;在深圳特区内外,厨、卫设施对房租影响差异性较大。该模型不仅有助于分析特区内外农民房租金差异原因,对在住房租赁市场中如何选择农民房租金评估方法、定位公共租赁住房面积标准、整合农民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等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晓楠  韩西丽  
城中村是我国当代城市中典型的低收入群体聚集区,其中儿童成长环境问题突出,普遍缺乏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空间,但目前国内针对低收入住区儿童体力活动机会的研究十分缺乏。本文以深圳市城中村为例,基于行为注记法和访谈式问卷法分别获取1754位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和37位儿童偏好的活动地点及原因数据,利用GIS和SPSS分析城中村建成环境对于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城中村儿童的户外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场地宽敞、店铺密度高、有可玩设施等特征的区域;(2)城中村过高的建筑密度对大龄儿童(7~12岁)进行户外体力活动有负面影响,而有可玩的设施是吸引大龄儿童进行户外体力活动的关键因子;(3)城中村建筑底层的经营性功能有利于增加低龄儿童(0~6岁)进行户外体力活动的机会;(4)可利用的座椅包括公共座椅和居民自发在街道上摆放的座椅对城中村儿童进行户外体力活动有积极影响。塑造城中村美好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包括由政府、村集体及村民、外来暂住人群和商户等共同协作,利用现有废弃宅基地创造更多的儿童活动空间、增加可玩的公共艺术装置和座椅、增加户外空间中的花草种植和立体绿化等,都将有助于增加儿童的户外体力活动机会,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对促进城市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成立  魏凌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为我国的城乡融合改革和违建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引。我国在城市违建问题上面临着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城乡利益级差,快速城镇化地区住房结构性短缺形成违建机会和违建治理普遍"一刀切"三大困境。深圳龙岗区在城市违建治理上构建了查违执法"五位一体"的创新模式,为其他城市破解治违难题提供了经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