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9)
- 2023(16296)
- 2022(13716)
- 2021(12668)
- 2020(10477)
- 2019(23742)
- 2018(23475)
- 2017(45398)
- 2016(24683)
- 2015(27521)
- 2014(27438)
- 2013(27177)
- 2012(24740)
- 2011(22049)
- 2010(21977)
- 2009(20492)
- 2008(20229)
- 2007(18026)
- 2006(16022)
- 2005(14473)
- 学科
- 济(100894)
- 经济(100740)
- 业(96010)
- 管理(90620)
- 企(85989)
- 企业(85989)
- 方法(43796)
- 数学(34254)
- 数学方法(33889)
- 财(33707)
- 农(32555)
- 业经(32246)
- 中国(24747)
- 务(24088)
- 财务(24019)
- 财务管理(23988)
- 制(23899)
- 农业(22839)
- 企业财务(22774)
- 技术(20111)
- 和(19781)
- 环境(19268)
- 理论(19039)
- 划(18965)
- 学(18889)
- 地方(18552)
- 体(17555)
- 贸(16771)
- 贸易(16762)
- 策(16322)
- 机构
- 学院(354789)
- 大学(351226)
- 管理(145331)
- 济(142303)
- 经济(139303)
- 理学(125144)
- 理学院(123860)
- 管理学(122119)
- 管理学院(121458)
- 研究(112517)
- 中国(86353)
- 京(74451)
- 财(69319)
- 科学(67889)
- 农(56644)
- 所(55181)
- 财经(54667)
- 江(52978)
- 业大(51742)
- 中心(50936)
- 研究所(49645)
- 经(49547)
- 北京(46765)
- 农业(44148)
- 范(43618)
- 师范(43262)
- 州(42392)
- 经济学(41797)
- 院(41280)
- 财经大学(40360)
- 基金
- 项目(237600)
- 科学(188370)
- 研究(178171)
- 基金(172824)
- 家(148624)
- 国家(147305)
- 科学基金(128407)
- 社会(112769)
- 社会科(106822)
- 社会科学(106796)
- 省(93761)
- 基金项目(91967)
- 自然(82441)
- 自然科(80464)
- 自然科学(80448)
- 教育(80403)
- 自然科学基金(79021)
- 划(77506)
- 编号(73271)
- 资助(69634)
- 成果(58839)
- 重点(52412)
- 部(52152)
- 创(51692)
- 发(50782)
- 课题(49807)
- 制(47908)
- 创新(47583)
- 国家社会(45893)
- 项目编号(45706)
- 期刊
- 济(163233)
- 经济(163233)
- 研究(105281)
- 中国(66720)
- 管理(57351)
- 财(56404)
- 农(53729)
- 学报(51049)
- 科学(48979)
- 大学(39805)
- 学学(37671)
- 农业(37140)
- 教育(36952)
- 技术(31608)
- 融(30916)
- 金融(30916)
- 业经(29099)
- 财经(26918)
- 经济研究(24391)
- 经(22954)
- 问题(21020)
- 业(20471)
- 技术经济(18576)
- 现代(17713)
- 科技(17205)
- 理论(17000)
- 财会(16826)
- 版(16115)
- 商业(16030)
- 图书(15657)
共检索到523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晓明 胡贝蒂 粟辉 计军平
深圳市制造业碳排放约占当前深圳市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制造业的减排对于全市实现碳排放峰值至关重要。文章以深圳市制造业500家企业调研数据为基础,筛选出57项可实施的节能减排技术,分析这些技术2030年可能的减排潜力和成本。结果表明,2030年57项技术的碳减排潜力约为2 891.3万吨CO2,其对应投资额为582.6亿元。控制管理技术、注塑技术及温控技术三类技术占潜力的三分之二。最后采用最优化数学方法进行建模,探究了深圳市制造业碳减排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
制造业 减排潜力 最优减排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明 段滢 李鑫 周吉萍 计军平
从深圳市电力部门供给侧减排着手,利用LEAP模型设置了四种情景,分析了电力部门中长期的减排路径规划,并从减排量和减排成本等角度对各减排路径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即使在极限情景假设下到2030年深圳市电力部门也不存在碳排放峰值;(2)在规划情景、积极情景和极限情景下供电结构调整占总减排量比重分别为72.2%、90.7%和93.2%,为减排的重点方向;(3)从经济效益看,规划情景是比较合适的选择;(4)若要实现更高的减排目标,则需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关闭燃煤电厂等减排成本
关键词:
电力部门 碳减排路径 LEAP模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晔
一、人工成本概况1997年,深圳市制造业企业人均人工成本为17462元,比上年下降了480%,其中人均工资13826元,占7918%,人均社会保险和福利费用为826元和1328元,分别占473%和791%,人工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为666%,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戚晓曜
产业效率分析是制定产业政策的前提。区域产业效率需要从产业地方相对效率和全国相对绩效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本文采用了数据包络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评价了深圳制造业这两方面的结果,并结合在二维象限屏幕上。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深圳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效率 数据包络 因子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飞龙 张小筠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经历了持续的转型升级历程。深圳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典型,其转型升级的经验具有代表性。本文发现,技术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深圳市制造业表现为投资持续增长、规模与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特征。文章通过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圳经验"——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实现跨越式的转型升级、以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软化"和形成"大小共存"的竞争有序产业组织结构的总结,指出了"高质量"和"包容性"制造的转型升级方向及关键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补充性政策入手,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制造业 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晓明 田瑞
制造业作为深圳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支撑。为了发挥税务部门数据优势,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本文从制造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出发,以制造业代表性较强的宝安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制造业税收形势、特点,以点带面总结深圳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制造业升级、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税收 转型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婉婷 陈建成 侯建
数字技术在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制造业数据,系统评估了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从技术创新角度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利用非线性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技术创新门槛下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较低,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有趣的是,数字化转型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异质双门槛效应:较低水平的技术创新会明显地提升数字化转型的碳排放效应,而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并超过临界值时,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排放总量。本文的研究为利用技术创新达到数字化转型抑制碳排放的目标提供了经验,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决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婉婷 陈建成 侯建
数字技术在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制造业数据,系统评估了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从技术创新角度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利用非线性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技术创新门槛下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较低,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有趣的是,数字化转型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异质双门槛效应:较低水平的技术创新会明显地提升数字化转型的碳排放效应,而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并超过临界值时,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排放总量。本文的研究为利用技术创新达到数字化转型抑制碳排放的目标提供了经验,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决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司海恩 高斌
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能耗最大的产业。我国政府作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对制造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本文以云南省制造业工业产值作为投入指标,对投入指标进行效率测算,得出云南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效率为57.7%;以制造业能源投入有效值为参考,计算前后能源投入下的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得出制造业有效能源使用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可以减少7%。
关键词:
制造业 能耗 效率 碳减排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向进 杨来科 钱志权
文章从GVC的视角,借鉴KPWW贸易增加值(TIVA)的计算方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测度制造业出口服务化水平,并且根据专业化程度和知识密集度等特点将服务投入细分为五类高端化投入,研究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和高端化发展趋势,构建制造业服务化的碳排放效应理论模型,检验服务化升级对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并且探究服务投入的高端化和路径异质化的碳排放效应是否存在差异。主要结论为:(1)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显著降低行业碳排放水平;(2)五类制造业高端化投入的减排效应差异明显,研发、通信等技术类服务投入率有待提高;(3)服务投入路径异质化的碳排放效应存在差异,下游价值链服务化的减排效果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怀宇 张子源 杜赫
通过定量化202家县域制造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中碳减排实践的程度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构建了各实践之间、实践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研究发现:绿色采购和创造共享价值(CSV)的程度低;绿色管理与绿色设计促进企业社会责任(CSR)推进、CSV开展、绿色采购和绿色营销,推进CSV促进绿色采购和绿色营销;绿色管理对环境绩效、绿色设计对运营绩效有正向影响,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对经济绩效有负向影响,推进CSR、开展CSV和绿色营销对绩效无明显影响。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企业加强开展CSV,积极以实现共同利益为前提与国内供应商合作推行绿色采购、推动绿色消费有助于全方位打通绿色经济"内循环"堵点,助力企业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怀宇 张子源 杜赫
通过定量化202家县域制造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中碳减排实践的程度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构建了各实践之间、实践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研究发现:绿色采购和创造共享价值(CSV)的程度低;绿色管理与绿色设计促进企业社会责任(CSR)推进、CSV开展、绿色采购和绿色营销,推进CSV促进绿色采购和绿色营销;绿色管理对环境绩效、绿色设计对运营绩效有正向影响,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对经济绩效有负向影响,推进CSR、开展CSV和绿色营销对绩效无明显影响。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企业加强开展CSV,积极以实现共同利益为前提与国内供应商合作推行绿色采购、推动绿色消费有助于全方位打通绿色经济"内循环"堵点,助力企业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国兴 段杰
通过综述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成果,并对两者互动发展的几种机制作了简要介绍,建立了关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关系之间的回归模型,基于深圳1990~2004年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数据,从乘数关系和弹性关系两方面验证了二者具有和理论推证结果一致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婷 李益静
源头防控是加快推进制造业领域减污降碳的主要抓手。区别于考察末端减排效果,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工业企业污染数据库跨库匹配的微观数据,基于中国首次实施清洁生产标准这一准自然实验,从污染源头防控视角考察了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后制造业企业减污降碳的效果。研究发现:(1)清洁生产标准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和污染产生强度。(2)要素再配置效应和技术补偿效应是推动制造业企业实现生产端减污降碳的重要机制。(3)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对样本进行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减污降碳效果因企业外部融资约束、所在地区煤炭资源禀赋和所在地区整体污染治理能力等企业和地区特征而异。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减污降碳 清洁生产 碳排放强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英骥 邓良
在制造业产值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这一层面上,其深层内涵在于制造业相匹配的发展战略。我国大城市的制造业应该采取"适度发展"原则,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加强产业融合和推进产业集聚。
关键词:
国际化城市 制造业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