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2)
2023(11961)
2022(10670)
2021(10351)
2020(8679)
2019(20293)
2018(20175)
2017(39274)
2016(21683)
2015(24414)
2014(24583)
2013(24184)
2012(22327)
2011(19962)
2010(20064)
2009(18520)
2008(18142)
2007(16065)
2006(14386)
2005(12783)
作者
(60999)
(50682)
(50112)
(47932)
(32591)
(24062)
(22939)
(19881)
(19340)
(18375)
(17405)
(16865)
(16138)
(16005)
(15663)
(15595)
(15203)
(15045)
(14618)
(14335)
(12563)
(12496)
(12093)
(11610)
(11451)
(11308)
(11286)
(11135)
(10199)
(9970)
学科
(81553)
经济(81464)
管理(70455)
(63228)
(53907)
企业(53907)
方法(36484)
数学(30909)
数学方法(30514)
(24188)
(23399)
中国(21169)
(18903)
业经(18425)
地方(17890)
(16444)
(15694)
财务(15618)
财务管理(15587)
农业(15328)
(14891)
企业财务(14780)
理论(14444)
(14255)
贸易(14250)
(13926)
(13814)
(13187)
(13135)
银行(13103)
机构
大学(297757)
学院(296961)
管理(125127)
(114872)
经济(111985)
理学(106258)
理学院(105075)
管理学(103460)
管理学院(102881)
研究(96988)
中国(75541)
(65237)
科学(60173)
(55926)
(48044)
(45876)
中心(45719)
(45466)
研究所(43472)
业大(43459)
财经(43231)
北京(41513)
(39592)
师范(39312)
(39268)
(37023)
(35733)
农业(35594)
经济学(32298)
财经大学(31998)
基金
项目(199523)
科学(156562)
研究(148712)
基金(143600)
(123502)
国家(122408)
科学基金(105866)
社会(91198)
社会科(86289)
社会科学(86264)
(77318)
基金项目(76807)
自然(69731)
教育(68167)
自然科(68019)
自然科学(68005)
自然科学基金(66753)
(65410)
编号(62730)
资助(59354)
成果(51292)
(44080)
重点(43732)
课题(42720)
(41771)
(40936)
项目编号(38361)
创新(38065)
教育部(37752)
科研(37603)
期刊
(132135)
经济(132135)
研究(89387)
中国(60777)
管理(47845)
(43234)
学报(42884)
科学(42034)
(41486)
教育(34509)
大学(32804)
学学(30542)
(28626)
金融(28626)
农业(28625)
技术(26197)
业经(21818)
财经(20333)
经济研究(19030)
图书(17473)
(17253)
问题(16815)
理论(15748)
(15547)
现代(14746)
实践(14618)
(14618)
技术经济(14368)
科技(14171)
资源(14153)
共检索到448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罡辉  游朋  李贵才  罗平  
"合法外"土地管理的政策变迁是深圳市城市建设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界定了"合法外"土地的概念,并对"合法外"土地管理政策变迁的逻辑起点和关键时间节点进行了分析,将深圳市"合法外"土地管理政策分为初始形成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完善调整阶段、深化创新阶段,对95项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与剖析,以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新一轮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未来城市建设凝聚共识,指明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捷奋   刘洪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黎江涛  
深圳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其城市面貌既有雄伟壮丽的景观,也有杂乱无章的城中村,更有宝安、龙岗两区大量无序建设的农民房和村建工厂。本文分析了深层次地推动深圳城市建设的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深圳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是如何不断改革、创新和演进的、深圳具有哪些独具特色的土地管理法律制度,进而分析了深圳土地管理法律制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经星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资产属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城市土地因价值巨大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城市土地管理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在管理城市国有土地的过程中,城市集体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则尚未建立起来。城市何来集体土地《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婷  路辰  崔智恩  张炎武  倪士光  许靖敏  
科技评价是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激励和保障。但其评价需要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要而不断改革完善。本研究运用深度访谈的质性方法对几位一线科研管理专家地行了访谈,发现了科研人员受限过大、长效性价值未体现等问题,并具体探讨了财务指标僵化、研究类型未区分等问题原因,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借此促进科技管理者、科学家和评价专家之间的对话,为推动深圳市科技评价的改良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勃  李莉  郭源园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同时也是我国对经济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深圳特区因紧邻香港,故而有着明显的空间区位优势,而国家的特殊政策扶持则使其具备了独特的政策区位。将区位论、诱致性制度变迁、经济制度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理论分析与深圳市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重点分析了深圳市在"深港"空间紧邻的地理空间条件下,政策区位优势以及地理区位优势如何影响深圳市的经济制度变迁,并以香港对深圳土地批租制度的影响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深圳根源上是制度安排的产物,紧邻香港的空间特征赋予深圳政策区位优势与地理区位优势,地理区位优势诱致深圳经济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耿继进  李妍  
研究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本文尝试建立商品住宅系统政策仿真模型。研究方法:该模型以系统动力学为方法论,深入分析了住宅系统内部各因素,以及内部因素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反馈关系。研究结果:本文基于建立的住宅仿真模型,能够实现各项调控政策的政策实验。具体方法为将各种政策变量作为输入值输入政策仿真模型,从而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市场各重要指标影响的输出值,通过对输出值的分析,能够实现调控政策实施效果前瞻性的分析和把握。以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深圳房地产市场作为研究样本,本文利用仿真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基于住宅系统政策仿真系统所做出的政策决策将更加科学和有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聂家荣  李贵才  刘青  
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认知权利理论和协调博弈理论,对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模式的演变过程及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博弈,是城市政府和原村集体及其成员,以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利边界为基础,在各自的认知权利边界存在重叠、但未能被法定产权有效覆盖的区域,进行利益协调的过程。其中,存在两种权益明晰的模式,一种是城市政府借助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进行产权安排实现收益边界的明晰,另一种是通过收益分配博弈自下而上推动产权边界的明晰,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的出台正是后者得以实现的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博弈形成各方认可的收益分配方案,进而通过更新改造活动完成空间重构,将收益分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沈利强  罗平  罗婷文  
通过将流量建设用地指标引入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体系,解决现有的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进行研究,通过新增与存量用地供应关系分析,构建基于新增与清退互补的流量管理模型,模型通过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难度系数和新增清退比,调控土地供应来源结构,支撑流量管理。研究发现,土地利用计划流量模型通过引入流量建设用地指标和新增清退比的设置,可提高土地供应能力,优化土地空间格局,撬动存量用地开发,提升高度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奕纯  冯健  
基于深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将迁移人口按照户籍地划分为市内迁移、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3种类型。通过计算区位熵分析街道迁移人口比重在全市中的水平,并用空间自相关来识别其空间集聚状况,以揭示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而用分异指数刻画迁移人口的分异程度。然后以街道迁移人口比重为因变量,住房因素和就业因素为自变量,采用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来分析和解释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迁移人口区位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分布特征,以南山区和福田区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市内、省内和省外迁移人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奕纯  冯健  
基于深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将迁移人口按照户籍地划分为市内迁移、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3种类型。通过计算区位熵分析街道迁移人口比重在全市中的水平,并用空间自相关来识别其空间集聚状况,以揭示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而用分异指数刻画迁移人口的分异程度。然后以街道迁移人口比重为因变量,住房因素和就业因素为自变量,采用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来分析和解释迁移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迁移人口区位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分布特征,以南山区和福田区为中心向外依次为市内、省内和省外迁移人口;2迁移人口的居住分布存在空间集聚,市内迁移人口集聚分布在行政中心周围,省内迁移人口集中分布在商业中心周围,省外迁移人口集中分布在工业园区较多的关外街道;3省外迁移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居住分异程度最高;4省外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显著地受住房因素的影响,省内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则受就业因素的影响,住房和就业因素对市内迁移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许旭  周增科  汪春燕  
深圳市土地储备制度于2006年建立,对深圳市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受深圳市土地空间资源短缺严重、土地利用供需矛盾尖锐、土地权属转换集中快速等因素的影响,深圳市储备土地面临许多问题。选择储备土地占用这一问题,对占用现状、特点、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储备土地占用处理层面,目前在处理机制、处理方式及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不足;下一步工作中要解决深圳市储备土地占用问题,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共同责任体制、强化分级分类管理,并建立长效疏导机制的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畅  
在深圳目前城市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的背景下,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释放土地资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提出了原农村集体土地、原行政划拨用地和驻深部队用地三种涉及量大、影响面广、急需解决的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综合运用归纳推理法、综合分析法、现象溯因法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针对关键矛盾,从面向实施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江  李林军  黄水平  邱国玉  
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是中国寻求经济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深圳市作为经济特区和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优势深入开展和支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从融资金融政策的角度,认为可以利用项目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碳金融创新融资等多种融资政策支持深圳市节能减排企业大力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