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8)
- 2023(11649)
- 2022(10284)
- 2021(9513)
- 2020(7939)
- 2019(18562)
- 2018(18445)
- 2017(35969)
- 2016(19779)
- 2015(21880)
- 2014(21762)
- 2013(21807)
- 2012(20130)
- 2011(18113)
- 2010(17780)
- 2009(15869)
- 2008(15224)
- 2007(13255)
- 2006(11666)
- 2005(10118)
- 学科
- 济(78613)
- 经济(78532)
- 管理(56559)
- 业(50980)
- 企(43096)
- 企业(43096)
- 方法(37106)
- 数学(32187)
- 数学方法(31814)
- 学(20483)
- 中国(19363)
- 农(19280)
- 财(18505)
- 业经(16876)
- 环境(16355)
- 地方(16165)
- 和(13550)
- 制(13307)
- 贸(13199)
- 贸易(13193)
- 理论(12797)
- 易(12792)
- 农业(12757)
- 划(12231)
- 技术(11797)
- 务(11775)
- 财务(11715)
- 财务管理(11694)
- 企业财务(11131)
- 融(10369)
- 机构
- 大学(280104)
- 学院(276339)
- 管理(110398)
- 济(108072)
- 经济(105744)
- 理学(96506)
- 研究(96154)
- 理学院(95404)
- 管理学(93587)
- 管理学院(93131)
- 中国(68302)
- 科学(63221)
- 京(60497)
- 所(49130)
- 农(49031)
- 财(46407)
- 业大(45872)
- 研究所(45384)
- 中心(42284)
- 江(39120)
- 农业(38903)
- 财经(38039)
- 北京(38038)
- 范(36101)
- 师范(35624)
- 院(35608)
- 经(34708)
- 经济学(31937)
- 州(31684)
- 技术(29648)
- 基金
- 项目(198327)
- 科学(155123)
- 基金(144268)
- 研究(140229)
- 家(128018)
- 国家(127036)
- 科学基金(108094)
- 社会(86587)
- 社会科(81981)
- 社会科学(81956)
- 省(77733)
- 基金项目(77325)
- 自然(73335)
- 自然科(71586)
- 自然科学(71564)
- 自然科学基金(70316)
- 划(66290)
- 教育(63471)
- 资助(59822)
- 编号(55738)
- 重点(44936)
- 成果(44348)
- 部(43124)
- 发(42481)
- 创(41040)
- 科研(38753)
- 课题(38705)
- 创新(38384)
- 计划(37893)
- 大学(36312)
- 期刊
- 济(114599)
- 经济(114599)
- 研究(79622)
- 学报(50230)
- 中国(49397)
- 科学(45134)
- 农(43260)
- 管理(40443)
- 大学(36952)
- 学学(34924)
- 财(33100)
- 农业(30470)
- 教育(28669)
- 技术(23166)
- 融(19574)
- 金融(19574)
- 经济研究(18307)
- 业经(18294)
- 财经(17883)
- 业(15605)
- 经(15234)
- 图书(15074)
- 问题(14963)
- 科技(14685)
- 理论(13552)
- 技术经济(13495)
- 业大(13314)
- 版(13069)
- 实践(12510)
- 践(12510)
共检索到39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东 廖世明 梁植军
城市工业直接排放是城市节能减排的重点与难点,影响城市未来减排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本文以后工业化城市深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年至2017年间其工业二氧化碳直接排放的总量、行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行业排放产业差距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深圳工业直接排放的峰值在2008年或以前年份就已达到,这将为城市总排放尽快达峰和较低排放水平达峰提供重要的基础。其次,深圳工业直接排放的行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制造业直接排放显著下降,行业差距缩小,未来直接排放的减排空间不大,深圳未来应重点加强终端能源消耗的管控和节电管理,控制间接排放的增长。最后,深圳直接排放的能源结构已基本实现向清洁能源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道臻 任荣明
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规模的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对外国直接投资与经济规模以及经济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发现外国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规模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经济规模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可以通过经济规模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经济规模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体军 骆瑞玲 范耀东 张莉莉 常香云
本文基于因素分解方法(LMDI)研究了影响我国化学工业1996-2007年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包括部门能源消费、化学工业化石能源比例、化石能源结构、能源碳排放强度、经济增长、化学工业产出比例、化学工业的部门结构、能耗强度等8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了经济活动和能耗强度下降是影响中国化学工业1996-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能耗强度的下降明显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仍无法抵消经济增长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化学工业能源结构的优化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起到了减量作用;能源结构及具体部门结构效应对碳排量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因素分解 化学工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兵兵 徐康宁 陈庭强
本文基于DEA的分析方法测算了1990-2011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技术进步状况,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全国整体、分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分阶段(1990-2000年,2001-2011年),综合多因素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从全国整体上来看,技术进步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外国投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不成立,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工业产值、人口变量则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正相关;②分区域来看,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负相关,中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籍艳丽 郜元兴
二氧化碳(CO2)排放与减排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因素分解法对中国1997-2007年CO2排放强度进行了因素分析。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既测度了直接CO2排放,也测度了间接CO2排放;并考虑了各类不同种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的差别,因此更具准确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模式的转变是CO2排放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能源强度;而需求模式的作用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在未来发展中不仅要注重生产领域的减排,更应重视培养清洁需求的模式。
关键词:
能源消费 CO2排放强度 结构因素分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志 李宗植
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文章对我国30个省份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将其分为低排放、中排放、高排放三个不同区域并进行比较。同时,基于STIRPAT模型和面板数据方法,文章分析了人口、经济和技术对不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差异性不断扩大;不同区域人口、经济、技术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弹性系数是不一样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是要达到曲线的拐点需要经历非常漫长的时间。另外,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当期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耿玉环 石金莲
过去50年是全球气候变暖最显著的50年,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担负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任。文章采用表观能耗估算法对我国大陆地区的历史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模式导致了我国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每年递增,但是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却比较低,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相对发达国家也较低。文章研究结论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文君 任荣明
使用1998~2010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技术通道对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增加贸易和FDI可以降低工业二氧化碳排放;R&D对于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非线性效应,当R&D强度较低时,R&D强度的增加可能提高二氧化碳排放,只有当R&D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R&D强度的增加才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R&D 贸易投资 FDI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巍贤 杨芳
本文将内生增长理论与环境污染模型相结合,运用1997-2007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技术进步(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CO2减排的贡献。本文得到如下结论:总体而言,我国CO2排放总量上升与经济总量的扩大、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正相关;其次,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我国的CO2减排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自主研发对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较低,在促进生产率提高和节能减排方面,与技术引进形成互补优势的能力尚待提高;再次,技术进步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自主研发 技术引进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乌力吉图 王东亚
通过投入产出SKYLINE分析法,探讨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贸易结构在国际分工中具有污染逆差特征。分行业看,净出口二氧化碳排放比例排在前八位的产业部门分别是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左 孔宪丽
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1980~2010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八个典型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四个典型发展中国家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发现这些国家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负相关;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均正相关。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和二氧碳排放量等因素变动并不是引起中国GDP增长率发生变化的原因,但中国GDP增长率变化是...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二氧化碳排放 经济增长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栋
本文基于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STIRPAT模型测算消费结构升级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察时间段内,消费结构升级对二氧化碳减排有正向促进作用,消费结构升级会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引入能源效率的交乘项后,发现消费结构升级和能源效率提升的协同推进能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文章指出,积极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系统推进能源消费提质增效和消费结构转型,加强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均可促进二氧化碳减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路正南 罗雨森
文章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外商直接投资(IFDI)、对外直接投资(OFDI)和二者与环境规制变量的交互项,分析中国双向FDI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双向FDI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现区域非均衡的特征。IFDI和环境规制的交互项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显著为正。OFDI和环境规制的交互项对二氧化碳强度的影响在东部和东北地区显著为负,在西部地区却显著为正。
关键词:
双向FDI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环境规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欣 刘明
本文基于1990—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GMM)对金融发展与二氧化碳(CO2)排放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人均CO2排放的整体影响并不显著,而这是不同发展特征的省市产生不同作用互相抵消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均会影响金融发展对CO2排放的作用,收入水平由低到中的提升会强化正向影响,达到高收入水平则会变为负向影响;随着经济开放度提升,金融发展会降低CO2排放。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二氧化碳排放 经济开放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君
运用单位根、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自向量回归模型,利用我国1953~2007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的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认为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因果关系,而能源消费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原因。另外,VAR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而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作用明显。因此,我国要实现碳排放目标,肯定要牺牲一定经济增长速度。从长远来看,要使经济与环境获得双赢,必须要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发现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