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8)
2023(11757)
2022(9915)
2021(9099)
2020(7486)
2019(16656)
2018(16759)
2017(31780)
2016(17605)
2015(19958)
2014(20035)
2013(19467)
2012(18740)
2011(16940)
2010(17602)
2009(16397)
2008(16505)
2007(15485)
2006(14137)
2005(13086)
作者
(50918)
(42404)
(42319)
(40435)
(27464)
(20304)
(19317)
(16217)
(16137)
(15726)
(14485)
(14396)
(13859)
(13795)
(13606)
(13120)
(12726)
(12500)
(12388)
(12374)
(10899)
(10394)
(10310)
(9772)
(9707)
(9595)
(9565)
(9518)
(8580)
(8541)
学科
(66199)
经济(66098)
管理(63405)
(51898)
(44900)
企业(44900)
(22368)
方法(21956)
环境(20233)
中国(20093)
(19919)
(19828)
数学(17415)
数学方法(17068)
业经(16592)
(15420)
(15011)
(14687)
地方(14665)
(14149)
贸易(14139)
(13841)
(13835)
银行(13819)
(13546)
金融(13544)
(13251)
(13209)
(13112)
财务(13064)
机构
学院(252326)
大学(251548)
(104238)
经济(101719)
管理(93600)
研究(89718)
理学(77752)
理学院(76894)
管理学(75633)
管理学院(75142)
中国(71130)
(54758)
(54713)
科学(51249)
(45003)
(42027)
中心(41582)
财经(40600)
研究所(39751)
(38956)
(36534)
北京(34996)
业大(33393)
(33181)
(32906)
(32867)
师范(32596)
经济学(31060)
农业(29955)
财经大学(29537)
基金
项目(155746)
科学(122545)
研究(118822)
基金(111652)
(96244)
国家(95410)
科学基金(81556)
社会(74673)
社会科(70696)
社会科学(70680)
(60811)
基金项目(57483)
教育(54626)
(51061)
自然(51055)
自然科(49682)
自然科学(49668)
编号(48767)
自然科学基金(48752)
资助(46061)
成果(42453)
重点(35687)
课题(35471)
(35138)
(34494)
(34149)
(31946)
(31398)
国家社会(30495)
教育部(30285)
期刊
(128901)
经济(128901)
研究(81272)
中国(60412)
(44143)
管理(39004)
(36862)
学报(36030)
科学(34147)
教育(32783)
(29908)
金融(29908)
大学(28472)
学学(26333)
农业(24520)
技术(22442)
财经(20695)
业经(19751)
经济研究(18787)
(17882)
问题(16500)
(15783)
国际(15643)
图书(13352)
(12775)
(12374)
论坛(12374)
世界(12358)
现代(12145)
(11697)
共检索到414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俊  吕海霞  张岍  
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是国内首个集环保、节能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会展中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注重建筑物本身的低碳技术,同时注重低碳、绿色施工,力争做到全过程的低碳。结合该项目工程概况,介绍针对噪声、光污染、固体废弃物、废水等多个方面设计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和减排技术,使建设工程能够在保证工期与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与排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红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率先建设低碳城市基础条件和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思路和深圳建设低碳城市的十大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林鲁生  
介绍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的启动背景,诠释低碳城的规划定位,对国际低碳城首期标志性项目——低碳城会展中心项目的建设历程进行回顾,并基于此对低碳城后续发展、建设提出思考和展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丁正红  李蕊  胡致江  
基于深圳市龙岗区政府投资项目统计数据,结合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项目特点,以价值工程理论为核心设计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激励合同,以确保工程在工期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为类似工程的合同激励模式和措施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蔡羽  张韶辉  
低碳生态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新热点。结合实际,就深圳国际低碳城在生态本底安全、规划目标制定和实施、指标体系构建、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与工作内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与提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丁正红  张岍  李琳琛  
低碳建筑的施工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业主、监理企业以及施工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还会影响低碳理念及低碳产业在国内的传播及发展。以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项目为例,从施工前、施工过程及施工验收三个方面概括总结如何加强低碳建筑的质量管理控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类似项目施工管理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小平  肖鸿晶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危机和挑战,发展低碳城市成为应对这场危机和挑战的重大举措。本文以共青城建设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模型,对共青城建设低碳型城市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从加强政府领导、提高低碳技术研发及应用能力、增强低碳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及鼓励与推广低碳消费模式四个方面提出共青城建设低碳型城市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曲格平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学者和联合国的一些机构把人口激增、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不适当的发展方式,列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四大关键问题。人类面临的其他一切问题,都是受这四大问题及其相互影响所支配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饶才金  杨俊  肖毅  陈果  
建筑废弃物是可以合理循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利用不但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介绍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施工建设中以减排、低碳为原则的建筑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策略与技术,并着重介绍建筑废弃物原地回用的技术与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吕海霞  张岍  彭水平  彭巨光  
介绍节材、节能、节地、节水等主要的资源节约型施工技术在深圳国际低碳城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并对低碳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与研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之寿  
通过对深圳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实施两年来医疗费用控制策略的论述,说明深圳的这项改革在费用控制方面取得了成效,但也因运作模式的不完善,医疗保险基金已面临严重挑战,因而提出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新模式及必须注意的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红强  聂影  
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要处理好国际产业转移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关系。环境保护通过成本控制对国际碳排放贸易产生影响,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建议合理利用市场机制与政府作为的双效作用,积极协调环境保护与碳排放贸易的关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林姚宇  王丹  单樑  龚咏喜  王耀武  荆万里  
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建设联系紧密,城市化地区的大规模建设使城市下垫面性质发生转变,从而引发城市气候环境的改变,其负面改变又制约和影响着城市建设与市民生活。城市环境气候图作为城市规划与城市气候研究的桥梁,可以补足规划建设过程中城市气候因素的缺失,将城市通风、热负荷、空气污染等制约因子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形式,为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依据。本文以深圳国际低碳城为研究区,探索城市环境气候图集的编制方法与应用技术,并通过多种技术方法进行综合与校核,得出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环境气候图集成果,为深圳国际低碳城的规划建设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文江  周吉萍  李林军  
本文梳理了世界产业革命与世界城市的形成过程,发现产业革命是世界城市形成的推动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深圳创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深圳产业发展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关于特色产业园区、风险投资、创新驱动、消费与产业升级、国际竞争产品与服务、国际语言环境及深港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磊  惠亚梅  马敏泉  巨天珍  丁航  牟瑞强  
根据黄河兰州段近十几年的氮、磷数据,运用污染指数法,分析了黄河兰州段的氮磷污染现状。结果显示,在1996-2009年时间变化表现为:(1)2001年及2007年正常外,其余年份黄河兰州段总磷的一次浓度值均超过了其相应的浓度标准值;(2)2003-2009年总氮含量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属于严重超标。空间变化如监测的5个断面,得出总磷含量和总氮含量指标,针对此结果,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