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4)
2023(12455)
2022(10750)
2021(10322)
2020(8211)
2019(18996)
2018(18987)
2017(36530)
2016(19794)
2015(22237)
2014(22257)
2013(22072)
2012(19975)
2011(18067)
2010(17935)
2009(16324)
2008(15680)
2007(13766)
2006(12162)
2005(10296)
作者
(56305)
(47542)
(46640)
(44503)
(29582)
(22664)
(21038)
(18747)
(17861)
(16565)
(16117)
(15775)
(14708)
(14589)
(14250)
(14171)
(14170)
(13682)
(13451)
(13149)
(11829)
(11469)
(11335)
(10875)
(10734)
(10584)
(10444)
(10326)
(9524)
(9336)
学科
(82127)
经济(82047)
(59407)
(50663)
管理(50268)
(37859)
企业(37859)
农业(33688)
方法(33268)
数学(28980)
数学方法(28674)
业经(23296)
中国(20366)
地方(18152)
(18113)
(16745)
(14727)
(13645)
(13060)
贸易(13054)
(12704)
农业经济(12586)
技术(12412)
环境(12246)
理论(11824)
土地(11778)
(11443)
(11345)
教育(10954)
(10827)
机构
学院(278614)
大学(274631)
管理(114180)
(108306)
经济(105910)
理学(99911)
理学院(98869)
管理学(97265)
管理学院(96787)
研究(91516)
中国(68498)
(64710)
科学(58566)
(58188)
业大(49880)
农业(49388)
(45196)
(44906)
中心(43026)
研究所(41422)
(40141)
(37372)
师范(37085)
财经(36530)
北京(35945)
(33388)
(32782)
(32590)
经济管理(31847)
农业大学(31348)
基金
项目(197433)
科学(154941)
研究(148029)
基金(141759)
(122900)
国家(121756)
科学基金(104551)
社会(92010)
社会科(86639)
社会科学(86615)
(78727)
基金项目(76690)
自然(67135)
教育(65892)
自然科(65467)
自然科学(65455)
(65106)
自然科学基金(64248)
编号(63376)
资助(56166)
成果(50123)
(43410)
重点(43358)
(43144)
课题(42029)
(41013)
创新(38079)
科研(37178)
国家社会(37005)
项目编号(36297)
期刊
(123206)
经济(123206)
研究(76920)
(68221)
中国(55023)
农业(46556)
学报(45413)
科学(43253)
管理(35704)
大学(35027)
学学(33326)
(30464)
教育(30168)
业经(26911)
(23489)
金融(23489)
技术(23218)
(20782)
问题(17452)
经济研究(16272)
财经(16016)
(15900)
农业经济(15180)
科技(14582)
农村(14580)
(14580)
图书(14150)
资源(14106)
业大(13753)
理论(13634)
共检索到397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峰  许旭  刘芳  李卫峰  
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改革之城深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深圳又率先进行城市转型发展,但土地资源紧约束,存量土地因原农村土地产权僵局而难以有效盘活利用。本文试图对深圳市原农村土地产权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提炼深圳现有实践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深圳市原农村土地产权僵局的一些建议,并为面临类似土地产权问题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提供经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峰  谷志莲  沈利强  刘芳  
原农村土地是深圳存量土地盘活的主要潜力所在,同时也是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从深圳原农村土地产权管理现状出发,剖析了"依改造"确权和"依现状"确权这两种深圳现行原农村土地产权处置模式,反思其制度逻辑与弊端,提出以构建共有产权的模式破解深圳市原农村土地产权难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宗亮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宅基地长期闲置,荒废院落、废弃坑塘等明显增多,甚至出现了"空心村"现象,导致农村土地资源巨大浪费,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大瓶颈。本文从完善农村闲散土地盘活利用制度机制、探索多元化利用方式、落实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农村闲散土地盘活利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岳隽  
在深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未完全厘清征(转)地补偿关系的原农村土地通过城市更新或土地整备等方式直接进入了城市土地二次开发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在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的情况下,当前的二次开发模式又各自为政,出现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巨大矛盾。为解决上述问题,从深圳原农村土地在二次开发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空间的形成入手,对比研究了不同二次开发模式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面的主要差异。从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视角,提出了实施利益总量调控、统一拆迁补偿指导标准、统筹平衡调控手段的三大基本策略,突出各类政策工具的组合和协调使用,统筹有序推动深圳原农村土地的二次开发,提升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发展的整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  周丽  贾伟  
为完善农村宅基地利用管理政策及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提供支撑,采用文献分析与归纳概括等方法,通过对国内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并提出未来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研究若干重点方向。结果表明:1)现有研究主要从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影响因素、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模式、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路径及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实践样态等方面开展;2)已有研究主要采用了农户问卷调查方法、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方法、典型案例研究方法及其他相关研究方法。基于已有研究进行评述,并结合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包括:1)农村宅基地利用定量测度和问题诊断研究;2)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3)典型地域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提炼研究;4)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的整体制度设计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智增  
构建一个既可保证农村土地正常流转,又能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增进农村土地资源科学配置的土地信托制度,是时代发展的诉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我们必须通过采取多元化的信托流转方式,加强农村土地信托立法和监督,加强农村土地信托制度宣传,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有效措施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毅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发育缓慢,问题较多。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土地流转的经验,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规范、有序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路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岳隽  陈小祥  刘力兵  
深圳土地整备作为政府主导推进的存量土地再开发利用的重要模式之一,需要对土地整备中利益协调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继而探寻有效的利益协调路径。引入嵌套博弈理论,对深圳坪山新区金沙、南布和沙湖3个社区整村统筹土地整备试点工作的利益协调进行探析。研究结果表明整村统筹土地整备中利益博弈多层次嵌套开展,博弈的主要要素体现在土地、规划和资金3个方面。深圳整村统筹土地整备原农村土地利益博弈的根源主要来自对原农村土地现状权益和未来发展权益的合理确定,利益协调的路径需要在现状权益的认定以及未来发展权益的落实方面构建通路,这是解决原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和根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天能  
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纠纷呈现高发态势。研究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探讨构建有效化解农村土地纠纷和预防群体性事件机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本文以此为据,在分析我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昌前  
农村土地是农民重要可支配财产,通过土地承包权抵押的方式可有效释放土地潜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目前,全国各地在不断地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践模式,但要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推向全面实施阶段,还必须求证其制度上的合理性,即符合法律理论,符合政策意图,否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必将因为遭遇法律与政策障碍而夭折。只有理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政策支撑和法律逻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才能得到可持续的法律保障,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常态化、市场化,拓宽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炎  唐韬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改革,但即便如此,现行的以集体所有为前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旧存在农地产权模糊、产权主体模糊、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以及农地产权管理效率偏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造成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弊端的原因进行了透析,并由此提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龚睿  
实现农村土地的承包权、所有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制度,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现行土地产权面临的困境,对推进农村土地关系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背景进行阐述;分析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如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带来的制度性障碍,三权利益互相博弈导致利益关系失衡的经济性障碍,以及由于配套政策法规不健全造成的经营权受限的政策性障碍。同时,该文提出了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政府扶持,强化政策引导;强化对经营权流转的监督管理;完善相应配套机制,实现经营权的抵押权能;促进经营权和承包权主体利益达到平衡等方面路径措施,旨在为制度的合理实施提供一定政策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文  刘建  汤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数次较大的变革,历次土地制度变革的实质即产权及其派生的各项权能的归属和安排也体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本文着眼于不同时期产权制度安排产生的迥异制度绩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组织形式的演化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对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性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对于未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方向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聂家荣  李贵才  刘青  
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基于认知权利理论和协调博弈理论,对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模式的演变过程及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原农村集体土地权益分配博弈,是城市政府和原村集体及其成员,以国家法律规定的权利边界为基础,在各自的认知权利边界存在重叠、但未能被法定产权有效覆盖的区域,进行利益协调的过程。其中,存在两种权益明晰的模式,一种是城市政府借助行政力量自上而下地进行产权安排实现收益边界的明晰,另一种是通过收益分配博弈自下而上推动产权边界的明晰,深圳市城市更新政策的出台正是后者得以实现的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博弈形成各方认可的收益分配方案,进而通过更新改造活动完成空间重构,将收益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胜祥  李洪义  
研究目的:探究农村闲置宅基地(含农房)盘活利用的市场主导型实施机制结构及其嵌入性运行方式,为推进同类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多案例比较相结合。研究结果:(1)"盘活利用"是通俗的政策用语,其广义实施机制包括5个市场交易构件,即清晰界定产权、搭建交易平台、拓宽交易范围、选择长期合约及防范事后风险;(2)一些交易构件以社会嵌入方式运行,有的必然,有的或然,使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市场机制具有社会嵌入性特征;(3)社会嵌入对市场机制既有促进又有制约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悖论效应。研究结论:改革实践既要通过构造5个交易构件完善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市场结构,又要正确对待社会嵌入对盘活利用市场机制的悖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