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3)
2023(13033)
2022(10057)
2021(9395)
2020(7096)
2019(16127)
2018(16130)
2017(29628)
2016(15820)
2015(17476)
2014(17345)
2013(16269)
2012(14755)
2011(12898)
2010(13094)
2009(11919)
2008(11748)
2007(10711)
2006(9709)
2005(8536)
作者
(41235)
(34422)
(34057)
(32690)
(22116)
(16422)
(15539)
(13388)
(13143)
(12218)
(11754)
(11534)
(11011)
(10758)
(10672)
(10271)
(10086)
(9949)
(9945)
(9817)
(8526)
(8203)
(8086)
(8085)
(7791)
(7725)
(7643)
(7540)
(6795)
(6769)
学科
(62276)
经济(62106)
管理(47130)
(44812)
(38743)
企业(38743)
中国(23990)
(20111)
业经(19782)
方法(19508)
技术(17042)
地方(17021)
理论(16237)
农业(13845)
(13545)
数学(13169)
数学方法(12998)
(12756)
(12511)
技术管理(11972)
(11663)
教育(10525)
(10466)
(9976)
银行(9971)
(9554)
环境(9462)
(9369)
金融(9367)
(9358)
机构
学院(213126)
大学(211001)
(82994)
经济(80847)
管理(80502)
研究(70427)
理学(68730)
理学院(67868)
管理学(66783)
管理学院(66349)
中国(53267)
(45203)
科学(41687)
(39660)
(34181)
(33289)
师范(33057)
中心(32810)
(32350)
财经(30527)
研究所(29044)
北京(28250)
(27879)
(27829)
(27501)
业大(26644)
(26604)
师范大学(26538)
经济学(25469)
技术(23771)
基金
项目(142079)
科学(114314)
研究(112443)
基金(100412)
(85358)
国家(84501)
科学基金(74456)
社会(73791)
社会科(68787)
社会科学(68767)
(58008)
基金项目(53922)
教育(52654)
(47836)
编号(47194)
自然(44035)
自然科(43041)
自然科学(43036)
自然科学基金(42270)
成果(38853)
资助(36287)
(34887)
课题(34113)
(32228)
重点(32151)
创新(31500)
(30308)
国家社会(29894)
(28698)
(28405)
期刊
(101350)
经济(101350)
研究(68473)
中国(51195)
教育(37155)
管理(32694)
(31222)
科学(28224)
(27179)
学报(26538)
大学(21755)
技术(21386)
学学(19652)
(18877)
金融(18877)
农业(18231)
业经(17351)
经济研究(15153)
财经(15104)
问题(14191)
(13266)
科技(12148)
图书(11883)
职业(11590)
(11576)
现代(10966)
(10799)
论坛(10799)
技术经济(10077)
(9903)
共检索到330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燕坤  王喆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实现"五个率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指明了改革方向。深圳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推进更具突破性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建设开放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城市民主法治环境、繁荣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城市文明、治理有效和保障有力的社会主义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和绿色安全的社会主义城市生态文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又饱含着对深圳在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殷切期望,为深圳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忠良  
建设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江西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史忠良现代化文明国家有两个标志:一是具有高度的现代物质文明,二是具有高度的现代精神文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力增强,人民物质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炜  靳继东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制度安排服从于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的需要。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新中国财政70年发展的历史逻辑。财政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了财政实践的内容和财政理论的进展。本文立足于这一历史逻辑,分析财政发展各阶段的实践特征和理论演进的实质,总结创新性的财政制度设计对于特定阶段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意义,对各阶段中不同财政思想的内在联系做出新的理解和思考。这种基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研究框架同时也为研究一个国家的财政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上的贡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福全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演进和现实实践来看,现代化进程都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谁就引领现代化发展。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关键一招,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新形势下,面对国际国内诸多历史性挑战,只有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延续经济增长与追赶势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充满生机活力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支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亟须聚焦基本经济制度、高标准市场体系、政府和市场关系、科技创新体制、数字经济发展机制、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共同富裕实现机制、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体制八大重点领域,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寻求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处理好政治与经济、增长与收缩、秩序和活力、体制转型与风险防范、发展和安全、中国和世界六大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树华  宋颖弘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是江苏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江苏选择苏南6个县(市、区)进行现代化建设试点在理论上符合区域现代化发展的时空演进规律、动力转换规律和协调发展规律,在政策上契合政策试验从"要素整合"到"吸纳—扩散"的制度变迁过程。苏南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苏南6个试点地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将在探索现代化建设内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呼倩  吴群锋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经济科学》编辑部于2021年11月13日举办第二届"中国百家经济学重要期刊主编论坛",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凝聚中国经济学界共识和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学期刊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论坛汇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122家重要期刊的136位主编、社长和编辑部负责人,围绕经济学期刊如何促进和引领理论创新、如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如何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如何支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主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其中部分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100年来,我们党坚守这一初心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历经百年风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经济建设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一、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叶琪  李建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超越了传统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以绿色发展为手段,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着眼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指向,要从推进绿色发展、强化顶层设计、促进资源节约、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等方面来构建其实现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来庆立  
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不仅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路,更是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关系的超越,这尤其体现在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文化层面。从概念生成史上看,文化概念具有民族性、阶级性和区域性的内在张力,且与现代化进程共生。当前,西方现代化道路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文化困境,而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则在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形成了世界性、人民性、普遍性的文化逻辑,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本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困境,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协同推进共同富裕,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共同富裕;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汤东风  王文慧  
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科协、中共大连市委研究室联合发起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研讨会”,于1991底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福州、南通、杭州、哈尔滨等12个城市及大连市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会议就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一、国际性城市的涵义和特征国际性城市又称“全球城市”(clob-al city)、“世界城市”(world city)。本世纪下半叶以来,现代国际性城市迅速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从13个方面突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