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4)
- 2023(12526)
- 2022(10788)
- 2021(9917)
- 2020(8215)
- 2019(19050)
- 2018(18732)
- 2017(35674)
- 2016(19560)
- 2015(22418)
- 2014(23080)
- 2013(22984)
- 2012(22101)
- 2011(20119)
- 2010(21026)
- 2009(19888)
- 2008(19456)
- 2007(18009)
- 2006(16152)
- 2005(15258)
- 学科
- 济(86979)
- 经济(86884)
- 业(53960)
- 管理(53249)
- 企(41678)
- 企业(41678)
- 中国(32411)
- 方法(31543)
- 融(28213)
- 金融(28211)
- 银(27321)
- 银行(27290)
- 数学(27166)
- 数学方法(26829)
- 农(26658)
- 行(26400)
- 地方(26040)
- 财(23467)
- 制(20571)
- 业经(20201)
- 农业(18176)
- 学(16979)
- 贸(16622)
- 贸易(16604)
- 易(16019)
- 务(14615)
- 财务(14564)
- 财务管理(14516)
- 理论(14158)
- 企业财务(13741)
- 机构
- 学院(287177)
- 大学(283225)
- 济(118763)
- 经济(115845)
- 研究(102545)
- 管理(101910)
- 中国(85555)
- 理学(84217)
- 理学院(83168)
- 管理学(81693)
- 管理学院(81147)
- 京(62132)
- 科学(61686)
- 财(58869)
- 所(54128)
- 农(51557)
- 中心(49255)
- 江(48075)
- 研究所(48065)
- 财经(44480)
- 北京(40713)
- 业大(40637)
- 农业(39937)
- 经(39838)
- 范(39616)
- 州(39435)
- 师范(39216)
- 经济学(36459)
- 院(36106)
- 省(34226)
- 基金
- 项目(171664)
- 科学(132045)
- 研究(130246)
- 基金(118491)
- 家(101882)
- 国家(100880)
- 科学基金(84583)
- 社会(79070)
- 社会科(74813)
- 社会科学(74790)
- 省(70161)
- 基金项目(61959)
- 教育(59905)
- 划(57910)
- 编号(55970)
- 自然(51924)
- 自然科(50602)
- 自然科学(50588)
- 资助(49798)
- 自然科学基金(49642)
- 成果(47399)
- 发(42942)
- 课题(40155)
- 重点(39265)
- 部(37095)
- 创(35571)
- 发展(34759)
- 展(34162)
- 性(33930)
- 创新(33247)
- 期刊
- 济(145681)
- 经济(145681)
- 研究(93476)
- 中国(67843)
- 农(49131)
- 财(47195)
- 融(44887)
- 金融(44887)
- 学报(42669)
- 科学(38472)
- 管理(37886)
- 教育(37364)
- 农业(32021)
- 大学(31893)
- 学学(29553)
- 技术(26882)
- 业经(24952)
- 财经(22354)
- 经济研究(22272)
- 问题(19417)
- 经(19233)
- 业(16796)
- 图书(15646)
- 贸(15435)
- 理论(14995)
- 技术经济(14702)
- 商业(13929)
- 国际(13665)
- 实践(13476)
- 践(13476)
共检索到472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戚晓曜
深圳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产城融合解决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冲突问题。本文阐述了“内城外产”和“内产外城”两种产城融合基本模式,分析了深圳产城融过程合中出现的产城融合微观化、城市功能高配化、城市中心密集化等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邻里中心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做好高新区新扩园区产城融合、将坂田街道划归龙华区管辖、稳妥推进工业区城市更新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野驰 祝滨滨
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具有较强的互动关联性。新型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两者融合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城无产"和"有产无城"都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不利于彼此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全方位的产业发展体系和践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关键词:
产业 新型城镇化 融合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焕蕊
产城融合是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现代城市的一种全新模式。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规划引导上缺乏衔接,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等因素致使产城脱节的矛盾突出。因此,推进产城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仍然是城市发展需要审视的重要战略问题。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便捷等特点,在缓解产城融合中行业信息不对称、资金供需矛盾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文章基于生产函数模型并引入希克斯效率项对互联网支持产城融合发展的经济作用、关联机理、实践内容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支持产城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有机系统,归属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产城融合既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更是当今世界上各类城市产业区发展的新趋势,其核心是实现产业、城市功能等多元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产城融合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增加就业人口,利于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城市一体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产城融合有一系列土地政策作为基础性支撑,用好用活这些土地政策是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产城融合既是现代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更是当今世界上各类城市产业区发展的新趋势,其核心是实现产业、城市功能等多元素的均衡协调发展。产城融合有利于实现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增加就业人口,利于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城市一体化建设。在宏观层面上,产城融合有一系列土地政策作为基础性支撑,用好用活这些土地政策是促进产城融合的关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符琳蓉 任以胜 陆林 张海洲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以城兴"成为21世纪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对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耦合—协调度从互动程度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测度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状况,运用动态发展度和剪刀差方法解析"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通市"港—产—城"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港—产—城"整体系统融合互动程度呈现出由较低到高的波动发展态势,融合发展水平经历由失调衰退到高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融合发展状况实现改善;(3)"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经历多种演化发展阶段,各阶段存在不同效果的交互胁迫作用;复合系统的剪刀差呈下降、上升交替出现的"W型"和"斜S型",发展趋势差异在缩小与扩大中反复循环,需要加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使其接近融合发展的目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晓妹 何辉
实践证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在现实中,我国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共促共荣机制的发挥。本文从财税视角出发,研究如何通过完善财税政策,引导和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局面。
关键词:
产城互动 融合发展 财税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华东
"产城融合"不仅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而且互为渗透复合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并可创造更大生产力的新的经济社会复合体或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产城融合发展不能仅注重"产",而简单化和低估了"城"。"城"于"产"不仅是一个匹配关系,还有相互融入。从单纯生产力的角度考察,城市建设于实体产业具有互动力、促进力、辐射力、吸引力、再创造生产力及本身也形成生产力等多重生产力互融作用。"城"于"产"的互融性在城市建设特性中必然也会有所反映和体现,因此推进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应重视城市建设特性的挖掘和体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花永剑
新型小城镇是农村向现代化城市转变的过渡形态,既能使本地居民享受到便利的各种服务,又能较好地避免各种"大城市病"。产城融合对于新型小城镇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从产城融合所需的要素切入,应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城乡统筹规划、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加快新型小城镇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海燕
城镇化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显著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存在诸多弊端,譬如:体制不健全、产业机构调配不合理、资源过度浪费等问题,严重阻碍中国城乡建设进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建设开始注重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以产业为发展动力,城市为发展载体。经验表明,产业与城市有效结合的发展模式,符合新时代中国城乡建设的发展要求和特点,有利于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坤
高校改革工作的发展逐步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着职业教育方面转型,而在探索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转型定位问题由于能够对转型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职业教育实行"产教融合"是国家深化全面职业教育的教育方针,也是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开展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积极的教育经验。本文从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出发,总结实践中的问题,并提出对于本科院校相应的创新发展对策。
关键词:
本科院校 职业教育发展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苏志刚 尹辉
积极与"名校大所"合作,提升多元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战略高度。改变以完成项目为重心的短期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以长期战略合作为依托的全面合作关系。"内聚外引,借力发展"是推进多元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推进多元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提升集聚效应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以推进多元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磊 杨建新 黄思翰 范鑫 李雅静
首先,阐述"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概念,简要说明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起源、内涵、关键技术等。然后,对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对比分析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分别总结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框架,指出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索引分别是工业大数据和能源大数据,基于此对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共同关注通信、控制、数据分析等技术,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工业软件的支持,而能源互联网发展则需要攻克先进储能、智能输电等技术。最后,从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新技术驱动能源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工业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三方面讨论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 融合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淼
随着当前大众泛阅读文化消费需求提升与文旅融合业态发展,将城市书馆转型实践融入文化旅游产业不仅能拓展书馆经营思路,还能“以旅彰文”促进城市书馆公共文化价值传播。文章从“文旅+阅读”视角探索城市书馆的融合发展思路,认为城市书馆应立足“城市+阅读+场馆”价值核心积极融合文旅业态,以阅读“馆”塑造城市人文景观、以阅读场景深化城市文化体验、以书馆IP重塑城市文旅品牌,致力于发展为城市文创空间、社区阅读生活场及城市文化超级“打卡地”。
关键词:
城市书馆 文旅融合 公共阅读 文化产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小兰 邓毅
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和自学考试是我国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三大教育类型,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使其走向融合。三大教育形式的统筹改革与融合发展,有助于整合学历继续教育资源,推动学历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继续教育整体水平。在分析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健全法律法规、革新管理模式、统筹资源开发、加强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