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3)
- 2023(5024)
- 2022(4069)
- 2021(3734)
- 2020(3037)
- 2019(6919)
- 2018(6809)
- 2017(12647)
- 2016(6507)
- 2015(6871)
- 2014(6990)
- 2013(6484)
- 2012(5753)
- 2011(5259)
- 2010(5718)
- 2009(5852)
- 2008(4836)
- 2007(4067)
- 2006(4021)
- 2005(3939)
- 学科
- 融(24939)
- 金融(24939)
- 济(23142)
- 经济(23105)
- 银(21978)
- 银行(21975)
- 行(21456)
- 业(17600)
- 管理(16997)
- 中国(16133)
- 企(15682)
- 企业(15682)
- 制(12719)
- 中国金融(10912)
- 财(10240)
- 体(8685)
- 地方(7833)
- 体制(7429)
- 业经(7399)
- 农(6672)
- 务(6422)
- 财务(6404)
- 财务管理(6391)
- 企业财务(6200)
- 方法(6035)
- 制度(5702)
- 度(5702)
- 数学(5324)
- 数学方法(5282)
- 理论(5001)
- 机构
- 学院(80479)
- 大学(79310)
- 济(37644)
- 经济(36796)
- 中国(30874)
- 研究(29715)
- 管理(27811)
- 理学(22626)
- 理学院(22396)
- 管理学(22142)
- 财(22004)
- 管理学院(21968)
- 京(16544)
- 银(16395)
- 财经(15977)
- 银行(15843)
- 中心(15735)
- 融(15252)
- 金融(14976)
- 行(14881)
- 经(14492)
- 科学(14226)
- 所(14177)
- 人民(13420)
- 江(12917)
- 经济学(12869)
- 研究所(12396)
- 国人(12026)
- 财经大学(12015)
- 中国人(11945)
- 基金
- 项目(47881)
- 研究(39532)
- 科学(37784)
- 基金(33842)
- 家(28233)
- 国家(27925)
- 社会(25561)
- 社会科(24385)
- 社会科学(24380)
- 科学基金(24152)
- 省(19037)
- 教育(17931)
- 基金项目(17238)
- 编号(16372)
- 划(15394)
- 成果(14495)
- 资助(13546)
- 自然(12913)
- 自然科(12609)
- 自然科学(12607)
- 自然科学基金(12389)
- 发(12120)
- 课题(12082)
- 制(11719)
- 性(11542)
- 重点(11185)
- 创(11053)
- 国家社会(10878)
- 融(10840)
- 部(10688)
共检索到14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凤
2004年5月15~16日,由江西财经大学和《经济学动态》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金融机构改革与金融发展全国研讨会在南昌召开。会议围绕"金融机构改革与金融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主要内容涉及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发展、金融机构改革与金融创新,以及资本市场与银行信用三个方面。一、货市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发展西南财经大学何泽荣教授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着内在矛盾。首先是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矛盾,我国应大力发展直接金融,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进一步看,我国的间接融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宇峰 叶志鹏
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和润滑剂,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各项领域中逐步推进,但直至现在,中国的金融体系还仍处于高度抑制和监管之中,已严重地影响着其他环节的改革进程。因此,金融体制改革在中国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议题,尤其是2011年温州地区密集爆发的企业债务危机和民间借贷风波,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2014年8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金融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制定改革路线图,各项改革必须周密设计、精心测算、协调配套、同步推进。通过围绕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加快放宽金融准入改革,围绕降低企业债务率,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等措施,把《决定》提出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卜燕华 丁建林
当前,银行统管流动资金体制,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和横向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相矛盾,与搞活经济,搞活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也不相适应,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对如何进行改革,有两种看法:其一,主张银行应把执行指令性计划所需资金与执行指导性计划资金区分开来,应该桥归桥,路归路,区别对待。其二,主张对大中型骨干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实行“双轨制”,即:企业流动资金实行由银行、财政分别供应,共同管理制度。对要不要实行专业银行企业化管理的问题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海宽
论金融体制改革赵海宽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金融体制的相应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对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也将进一步深入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尚军
根据金融体制改革总体目标要求和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使新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尽快到位这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现提出我的一点构想。 1.改组我国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政策性银行、综合性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同时并存的金融新体系。(1)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要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强的超脱性。中央银行的综合信贷计划和社会信用规模,以及货币投放总额应由全国人民代表犬会审议通过,使之具有较强的法律性和刚性。在制定金融方针政策上,在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操作上,则接受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经济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和管理。(3)成立国家政策性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柏年 丛明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受计划经济体制因素的束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邓小平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要求相比,仍然不相适应,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愈益突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融通货币资金的金融,既是促使经济运转的“第一推动力”,又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专业银行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在现有银行体系基础上分设出“政策性银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瑞玉
“九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思路的探讨谭瑞玉“九五”是本世纪的最后五年,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要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又与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运行进入良性轨道密不可分。现就“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慎之
国有企业重组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吴慎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我们认为,判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不在于是否按改革预期建立、分设了几个金融机构,而在于这些机构是否按改革预期赋于它的功能正常远转,并在运转中发挥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此判断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则不能得出过高评价。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世振
经过十年改革,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和其它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完整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伴随着社会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体制的变革,金融的固有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金融部门已由过去的简单中介人成为能够影响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新兴产业。正因如此,面对改革的大潮,商品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