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6)
2023(10344)
2022(8709)
2021(8256)
2020(6915)
2019(15482)
2018(15652)
2017(29310)
2016(16418)
2015(18214)
2014(18514)
2013(17606)
2012(16296)
2011(14449)
2010(15043)
2009(14320)
2008(14500)
2007(13059)
2006(11887)
2005(10966)
作者
(44139)
(36922)
(36497)
(35354)
(23619)
(17312)
(16747)
(14009)
(13930)
(13612)
(12587)
(12291)
(12093)
(12065)
(11929)
(11297)
(10974)
(10793)
(10691)
(10532)
(9505)
(9130)
(8950)
(8534)
(8371)
(8324)
(8308)
(8181)
(7443)
(7373)
学科
管理(56248)
(53741)
经济(53645)
(48313)
(42028)
企业(42028)
(31937)
(22350)
中国(19011)
(17891)
方法(17178)
(16058)
财务(16017)
财务管理(15967)
(15946)
企业财务(15162)
财政(14592)
业经(14349)
数学(14221)
(13987)
数学方法(13973)
银行(13970)
(13292)
体制(12675)
(12296)
(12057)
金融(12050)
地方(11803)
(11768)
(11147)
机构
学院(219525)
大学(217314)
(89934)
经济(87741)
管理(80577)
研究(77086)
理学(67009)
理学院(66314)
管理学(65296)
管理学院(64854)
中国(62129)
(56578)
(46204)
科学(42843)
财经(39005)
(38689)
(37608)
中心(35534)
(35068)
研究所(33717)
(33686)
北京(29531)
(28488)
(28462)
(28400)
财经大学(28200)
师范(28109)
业大(27802)
经济学(27211)
(26535)
基金
项目(133978)
科学(105167)
研究(105083)
基金(94768)
(80849)
国家(80088)
科学基金(68535)
社会(65413)
社会科(61870)
社会科学(61860)
(53032)
教育(49539)
基金项目(48250)
编号(44464)
(44045)
自然(41398)
自然科(40395)
自然科学(40383)
成果(39700)
自然科学基金(39649)
资助(38982)
课题(32727)
(31463)
重点(30464)
(30438)
(29083)
(28696)
(28012)
项目编号(27404)
(26738)
期刊
(111510)
经济(111510)
研究(76139)
中国(55741)
(50359)
管理(33124)
教育(32654)
(31941)
学报(30001)
(28169)
金融(28169)
科学(27255)
大学(24123)
学学(22374)
农业(20626)
财经(20492)
技术(19504)
经济研究(17679)
业经(17654)
(17558)
问题(13560)
会计(12709)
财会(12059)
(11671)
(11290)
职业(10550)
理论(10426)
(10360)
(10263)
财政(10263)
共检索到366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长革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和事权范围,确保政府职能"不越位、不缺位"。事权代表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边界,体现的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财政资金是有限的,政府如果在竞争领域做了不该做的事,不但会干扰市场,更会在民生领域投入不足,致使该做的事做不好。因此,调整和完善央地财政关系、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首先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杰  张海庆  靳黎民  
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赵杰,张海庆,靳黎民半年来,河南省新老财政体制衔接顺利,过渡平稳,运转正常,其效果越来越被各界人士所公认,但问题也逐渐显露,要妥善解决存在问题,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一、新财政体制的实现形式及运行效应(一)河南省财政体制改革遵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财税改革课题组  刘克崮  贾康  高培勇  满燕云  于长革  杨志勇  蒋震  赵全厚  刘红灿  刘威  刘微  
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与财税改革的推进密不可分,在几轮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财税改革都成为先行者和突破口。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瓶颈、收入分配不公、社会矛盾积累等问题凸显。财政是政治、行政和经济体制的联结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开  
财政改革向着省以下财政体制和基层财政领域逐步延伸,是我国财政发展的自然逻辑。在这一进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优化地方财政体制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政策着力点。在剖析我国近年来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从各地间差异较大的财政省管县实施办法中提炼出"优势特色",以县级财政为重点整合地方财政级次,构建与县级基层政府责任相匹配的基本财力长效保障机制,同时不削弱市级和乡镇财政的特有功能,建立辖区内和跨辖区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提高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整体运行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  
财政是国家的综合职能部门 ,财政体制改革在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谈三个问题 ,第一是对中国财政改革的基本看法 ;第二是谈谈我国财政改革运行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是今后财政发展战略目标和政策思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守印  
目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业已步入深水区,亟需在指导理念和思路上改弦更张,突出系统性和集成化,以破解深层次要害问题为突破口,致力实现整个财政体制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应当遵循系统论原理,在系统认识和把握公共财政体制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找准"短板",突出重点,系统设计,在破解公共财政责任边界的科学界定、财政责权在公共事务部门之间的科学配置和财政支出责任在各级政府之间的清晰划分这三大要害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财政体制基础环节和横向、纵向全维度的科学化,进而扩展到整个公共财政体系的科学化、现代化,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效的财政制度与管理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月英  
现行财政体制无疑是具有极大进步意义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文章认为,改革的基本方向应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非对称型分权模式。同时,财政体制的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总体系统规划,与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层级设置、明晰各级政府事权等统筹推进。就财政体制本身而言,建议改革转移支付方式、完善税制、实行省以下多样化的财政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志勇  
分权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词。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权",不仅是"行政系统内"的分权,更重要的是"经济系统间"的分权,即对市场的分权,如逐步放开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经济以及国有经济的市场化改造等等,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各种分权中,财政分权又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正是自上而下的财政分权,使各地方成为相对独立的财政主体,有了与自身利益紧密结合的经济目标,促进了地方间的经济竞争与财政竞争,才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辉  王征兵  赵晓锋  
以我国医疗保健体制改革为背景,从我国农村经济的特征出发,通过对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和城乡居民医疗保健费用支出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影响我国农村医疗保健体制改革的障碍因素,进而提出应从完善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深化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配套体制的改革,挖掘农村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潜力,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深化我国农村医疗保健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迎秋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成就、难点和对策刘迎秋一、1993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成就199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更大成就的关键的一年。就财政体制改革来说,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财政包干、分灶吃饭到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1.合理规划,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供给,控制工业用地。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工业用地的规模不断膨胀且价格偏低,工业用地的存量已基本适合未来中国工业化的需要。而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在过去一段时间却控制较严,且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囤地行为,导致土地出让面积与实际开发面积有较大差距,进而使得房价人为攀高。"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晨飞  
一、财政分权化改革制度演进的分析(一)特殊的初始动力与特殊的特轨环境:理解演进轨迹的切入点。回顾我国的财政分权化改革的历程时有两个情况格外地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其一,关于改革的初始动力。按照西方的财政分权理论来说,财政分权的动力常被归纳为在于提高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使地方性公共物品在最优规模上以最小化的成本提供。但是考察我国财政分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