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2)
2023(4174)
2022(3586)
2021(3387)
2020(2837)
2019(6780)
2018(6998)
2017(12629)
2016(7152)
2015(7689)
2014(7717)
2013(7504)
2012(6924)
2011(6366)
2010(6573)
2009(5946)
2008(5879)
2007(5012)
2006(4747)
2005(4450)
作者
(19896)
(16796)
(16566)
(15840)
(10361)
(7980)
(7557)
(6429)
(6358)
(5983)
(5659)
(5656)
(5608)
(5328)
(5270)
(5110)
(4906)
(4821)
(4766)
(4671)
(4284)
(3973)
(3950)
(3770)
(3748)
(3730)
(3700)
(3593)
(3411)
(3381)
学科
(30075)
经济(30037)
管理(16572)
(15096)
方法(12042)
(11697)
企业(11697)
数学(10899)
数学方法(10795)
(10270)
(8712)
中国(8437)
(6739)
业经(6723)
(6596)
农业(5676)
地方(5615)
体制(5601)
(5370)
(5025)
金融(5025)
(5021)
银行(5001)
(4924)
贸易(4919)
(4899)
理论(4698)
(4650)
教育(4609)
(4528)
机构
大学(95917)
学院(93695)
(42957)
经济(42168)
研究(37475)
管理(34704)
理学(29564)
理学院(29198)
管理学(28742)
管理学院(28537)
中国(27984)
科学(21205)
(21006)
(20739)
(20219)
(19176)
研究所(17136)
中心(16426)
(15860)
农业(15671)
业大(15397)
财经(15294)
(13980)
(13468)
师范(13328)
北京(13315)
(13221)
经济学(13151)
(12520)
经济学院(11798)
基金
项目(60982)
科学(48118)
研究(45249)
基金(44403)
(39649)
国家(39300)
科学基金(32822)
社会(29205)
社会科(27717)
社会科学(27706)
(23617)
基金项目(23203)
教育(21681)
自然(20375)
(20236)
自然科(19895)
自然科学(19888)
自然科学基金(19572)
编号(17908)
资助(17828)
成果(15311)
(14174)
重点(14154)
(13453)
(12907)
课题(12849)
国家社会(12672)
教育部(12280)
创新(12060)
(12040)
期刊
(48722)
经济(48722)
研究(33471)
中国(25216)
(17461)
教育(15798)
学报(15681)
(15487)
科学(14298)
管理(13362)
大学(12255)
农业(11267)
学学(11201)
(10167)
金融(10167)
经济研究(8011)
技术(7953)
财经(7948)
业经(7059)
(6968)
理论(6919)
价格(6692)
问题(6391)
实践(6341)
(6341)
(6255)
(4980)
(4493)
技术经济(4490)
统计(4461)
共检索到157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资灿  
一、两个转变与要素价格的联系首先,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就是市场机制在社会各种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本质上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优化资源配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林茂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价格改革措施江西省物价局李林茂邮编:330046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卫东  
深化价格改革促进两个转变江苏省盐城市物价局邮编:224001朱卫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制定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经过十五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大台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公昭  
文章认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自觉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必须抓好3个基本环节:(1)重塑市场主体;(2)发展市场体系;(3)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推进:(1)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关键在于合理调节社会劳动时间的分配比例;(2)提高微观经济活动效率和效益的基本着力点,在于节约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3)形成集约型经营的根本途径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迟海滨  
作好学会各项工作促进会计理论研究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服务迟海滨中国会计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讨论会,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和三天紧张的工作,今天圆满的结束了。会议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开得十分成功,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一、完成了换届任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仪  
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今后15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是关系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两个带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关键性转变。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加快实行两个转变。(一)充分认识我国对外贸易加快实行两个转变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奇凡  
第一,《资本论》对市场经济本质的深刻提示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指针。现在有些行政工作人员嘴上喊着要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行动上还在搞政企职责不分,以政代企这一套,对企业的供、产、销、人、财、物乱加于干预,对政府自身职能却不热心执行。其原因除了利益机制外,有些人对市场条件下的政企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国光  
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历史选择刘国光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至今已经历近半个世纪。在这段时期中,我们工作重点是如何将丧失了近百年发展机遇的时间抢回来,如何使生活在占世界7%土地上的、占世界20%的人口尽快地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经过艰难的探索,在为发展计划经济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俊  冯登艳  
一、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从1994年以来的新税制改革,对增加财政收入、公平税负、统一税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税制在设计上采取了许多的过渡措施,以及受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新税制面对两个转变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矛盾。 (一)从公平原则看,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新税制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流转税领域普遍推行了增值税,在所得税领域合并了内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从而解决了传统税制中产品税所造成的企业间、行业间税负严重不公平的矛盾,也改变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税负高低悬殊的现象,从而为各种组织形式、各种所有制的企业间公平竞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但由于过去国家对不同经济形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深化加强国土规划工作河南省计划委员会1"八五"期间国土工作简况(1)出版《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河南卷》。从总量上看,河南堪称全国的自然资源大省或资源富集地区之一,现已发现矿种109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种76种,占全国的2/3,保有储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山在  
深化外经企业改革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全国国外经济合作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摘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刘山在在全国内外经济合作工作会议上,大家围绕李岚清副总理的指示利吴仪部长的主题报告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代表们普遍反映,这次大会是近年来外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志强  
努力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加快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贺志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健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不仅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慧敏  
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外贸经营活动已逐渐由垄断经营向公平竞争方向发展,逐步摆脱了过去受计划控制,在长官意志下增长的模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是,我国外贸企业,特别是外贸专业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形势,出现了出口下降以及外贸企业的亏损额和亏损面不同程度的增加。据业内高层人士评述,目前国有外贸企业的总本经济效益不理想,有盈利的企业只占30%,能够勉强维持的占40%,亏损的占30%。这些情况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参数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