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4)
2023(6314)
2022(5188)
2021(5064)
2020(4326)
2019(9838)
2018(9714)
2017(18206)
2016(10325)
2015(11193)
2014(11289)
2013(11242)
2012(10236)
2011(8799)
2010(9034)
2009(8421)
2008(8978)
2007(7598)
2006(6802)
2005(6285)
作者
(27980)
(23392)
(23133)
(22922)
(14837)
(11300)
(10608)
(8809)
(8705)
(8657)
(8218)
(7805)
(7802)
(7784)
(7724)
(7143)
(6921)
(6825)
(6655)
(6574)
(6118)
(5754)
(5691)
(5419)
(5382)
(5376)
(5173)
(4967)
(4834)
(4620)
学科
(35801)
经济(35753)
管理(33175)
(30455)
(30271)
(26800)
企业(26800)
(21782)
税收(20345)
(20170)
方法(15334)
财政(14956)
(14399)
财务(14392)
财务管理(14340)
(13930)
企业财务(13810)
数学(13654)
数学方法(13527)
(12259)
中国(11863)
(10452)
体制(9457)
(9007)
(8401)
银行(8387)
(8353)
(7834)
业经(7792)
地方(7763)
机构
大学(135813)
学院(135004)
(57088)
经济(55996)
研究(48795)
管理(47138)
(44085)
理学(40155)
理学院(39668)
管理学(39062)
管理学院(38772)
中国(37841)
财经(29237)
科学(28871)
(28365)
(26454)
(25760)
研究所(22432)
(21998)
(21571)
财经大学(21567)
中心(20742)
经济学(18978)
(18535)
北京(18341)
业大(17690)
(17422)
经济学院(17138)
农业(16591)
(16507)
基金
项目(84111)
科学(65881)
基金(62043)
研究(60915)
(54786)
国家(54367)
科学基金(46083)
社会(39301)
社会科(37479)
社会科学(37466)
基金项目(32128)
(31536)
自然(29250)
自然科(28605)
自然科学(28594)
自然科学基金(28115)
教育(28004)
(26844)
资助(26013)
编号(23366)
成果(20849)
(19617)
重点(19549)
(19347)
(17340)
(17271)
国家社会(17136)
课题(16737)
教育部(16727)
(16478)
期刊
(63744)
经济(63744)
研究(52784)
(40356)
中国(29797)
学报(23249)
科学(18573)
(18443)
管理(17463)
大学(17356)
(16986)
学学(16503)
(15545)
财经(15189)
(14629)
金融(14629)
教育(14496)
税务(13810)
(12965)
经济研究(12085)
农业(11750)
财会(9886)
会计(9715)
(9277)
财政(9277)
技术(9243)
问题(8244)
业经(8112)
(6963)
(6913)
共检索到222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琳  
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第一,围绕优化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结构,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适当减轻宏观税负水平,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二,必须规范非税收收入,坚持向"税收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贾康  
今天我谈谈怎么认识走向现代国家治理的财税配套改革问题。一首先说说怎么认识财政。"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财政分配体系,是以政府体系为主体处理公共资源配置的问题,涉及的是公共事务和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责。大到国家安全、国土开发,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等,都要以财政作为后盾给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敬琏  
去年下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苗头。所谓经济"过热",是从物质生产系统的角度看的,它是指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已经不能支持当时的增长速度。经济"过热"从货币角度看,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即"通货膨胀"。在1992年7、8月间,出现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明显迹象,这大致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短线部门"如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  
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高科技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科技投资日益成为各国振兴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强有力的杠杆;而一国科技投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在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条件下,尤其需要发挥财政税收体制与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燕芬  陆俊  杨宜勇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的财税制度取向:(1)彻底打破"土地财政"的利益格局,扩大房产税试点,渐进从"土地财政"转型为"房产财政";(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尽快明确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财力保障;(4)修改《预算法》,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5)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户籍—土地—财政税收制度的良性联动机制。同时五项配套改革:(1)深化巩固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将"政府主导"转化为"政府引导";(2)深化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3)改革城市等级制度;(4)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燕芬  陆俊  杨宜勇  
新型城镇化的财税制度取向包括,彻底打破"土地财政"的利益格局,扩大房产税试点,构建地方税体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尽快明确城镇化进程中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财力保障;修订预算法,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户籍—土地—财税制度的联动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一、加快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税制转型。必须看到,近期社会上对于"营改增"减税效果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迟迟没有启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在失去营业税这一税种之后预期不明,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加紧组织财政收入有关。因此,必须尽快启动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地方收入体系,从制度上形成地方政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五丰  韩金玮  
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应基于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定位,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积累模式,从长期来看宜采用部分积累模式,但在开征社会保障税之初宜采用现收现付式,待新制度运作成熟后向部分积累式过渡。开征社会保障税需要注意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与财政预算制度的配套改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俊坤  吴晓峰  
“以税还贷”政策的实施、金融法制的不健全及金融监管工作的不力,严重阻碍了税收改革的步伐;金融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滞后、金融业营业税率的提高、金融业税收政策的内外有别以及对金融企业自由拓展业务的限制,也给金融改革带来了阻力。建议通过协调与配套改革,改变当前两者相互掣肘的现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卢剑灵  
纳税评估是税收征管的组成部分,并在税收征管中居核心地位。要推进我国纳税评估向纵深发展,必须加快纳税评估机构设置和完善纳税评估法制建设的配套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立根  
中央决定2004年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免征农业税,黑龙江、吉林两省先行作为改革试点:对11个粮食主产省实行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可视地方财力情况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这个决定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鼓励种粮农民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 从宏观的角度看,减免农业税与国家鼓励和扶持粮食生产有密切关系。我国粮食连续几年减产,供求缺口不断增大。粮食主产区免征或大幅度降低农业税,其结果必然会刺激粮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恩专  凌岚  
以关税减让作为“入门费”来取得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是发展中国家加入这一国际多边贸易组织的基本条件。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现存的财政收入结构下.要保证贸易改革的成功,就必须寻求和开拓新的财源。为此关键要协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康  
尽管直接税最易引发"税收厌恶",但是从中国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来看,需要推进直接税方面的深刻的税制改革,这是中国税改的一个历史性考验。在经济运行中,以直接税为主的制度框架,其调控功能是逆周期的,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它的社会分配功能是抽肥补瘦。而当前中国的直接税体系尚不健全,其调控与分配功能也远未充分发挥。在直接税制度改革进程中,必须澄清税收万能论、税收无用论、税制自然演变论、政治体制改革先行论等理论和认识误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阐述了财税体制近期改革的重点和目标模式,认为当前应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协调配套,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下一步财税体制改革应在进一步界定政府职能和职责范围的基础上,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逐步采用因素法核定收支基数,并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作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认识分配问题,正确区分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不同性质的分配;正确认识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分配原则;将分配顺序由“先扣除、后分配”改为“先分配、后征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呼显岗  常云昆  
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国行政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完善我国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就配套改革来讲,不仅需要对行政体制、省级行政区划进行改革,而且需要对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改革。本文就这些配套改革作一些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