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0)
- 2023(11703)
- 2022(9698)
- 2021(8897)
- 2020(7035)
- 2019(15644)
- 2018(15386)
- 2017(28086)
- 2016(14890)
- 2015(16376)
- 2014(16060)
- 2013(15601)
- 2012(15001)
- 2011(13793)
- 2010(14166)
- 2009(12969)
- 2008(12872)
- 2007(11683)
- 2006(10793)
- 2005(9891)
- 学科
- 济(66697)
- 经济(66556)
- 管理(45452)
- 业(44194)
- 企(36257)
- 企业(36257)
- 中国(23574)
- 地方(21032)
- 方法(19714)
- 农(19174)
- 技术(18613)
- 业经(17688)
- 数学(15262)
- 数学方法(14934)
- 学(14028)
- 农业(13181)
- 技术管理(13001)
- 财(12797)
- 制(12468)
- 银(12458)
- 银行(12442)
- 融(12409)
- 金融(12408)
- 行(12183)
- 理论(11999)
- 发(11883)
- 地方经济(11628)
- 和(10802)
- 环境(10471)
- 贸(9735)
- 机构
- 学院(213704)
- 大学(212581)
- 济(87432)
- 经济(85336)
- 管理(80490)
- 研究(78837)
- 理学(67547)
- 理学院(66614)
- 管理学(65395)
- 管理学院(64964)
- 中国(60152)
- 京(47390)
- 科学(47268)
- 财(40529)
- 所(39146)
- 中心(35336)
- 研究所(34978)
- 江(34811)
- 农(32386)
- 范(32221)
- 师范(31965)
- 财经(30713)
- 北京(30604)
- 院(29344)
- 州(28423)
- 业大(28226)
- 经(27642)
- 经济学(26018)
- 师范大学(25730)
- 农业(24766)
- 基金
- 项目(137235)
- 科学(109919)
- 研究(104423)
- 基金(97577)
- 家(84435)
- 国家(83647)
- 科学基金(72626)
- 社会(67414)
- 社会科(63826)
- 社会科学(63815)
- 省(55741)
- 基金项目(51090)
- 教育(47239)
- 划(46435)
- 自然(44306)
- 自然科(43338)
- 自然科学(43328)
- 自然科学基金(42527)
- 编号(42128)
- 资助(37866)
- 发(35280)
- 成果(35126)
- 创(33945)
- 重点(31228)
- 课题(31049)
- 创新(30708)
- 部(28959)
- 发展(28717)
- 展(28200)
- 国家社会(27885)
共检索到348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甄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土空间开发和利用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也长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近些年来,极端天气、化工厂爆炸、传染病等重大公共事件的出现,已经对我国居民身心健康、城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国土空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2021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也强调从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城市韧性和规划管控等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甄峰 秦萧
构建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已成为我国国家空间规划改革的焦点与方向。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批准成立自然资源部,负责建立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单卫东 黄贤金 曹小曙 曾广鸿 黄晓燕 毛熙彦 贾铠阳
国土空间功能组织是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当前亟需开展国土空间功能组织创新研究,落实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的实施要求,探索构建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期国土空间功能组织模式。研究发现:(1)国土空间功能组织是通过统筹协调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以处理有限的国土空间供给与多样的国家发展需求矛盾的过程。(2)当前中国面临国土空间供给不足和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人地失调问题,难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国土空间基础保障,亟需构建以自然分异为基础,以功能分区为导向,以空间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营造为手段的新时期国土空间功能组织模式。(3)构建了以“功能区划—地域分工—地域协同—空间营造—规划实施”为主线的国土空间功能组织创新路径,以期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国土空间风险,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卫东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但长三角区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随着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突破区域行政壁垒,合理配置地区资源、深化区域内部交流与合作是打破长三角地区不均衡发展局面、实现区域深度协同发展的关键。新时代以来,国土空间治理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国土空间高效治理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建 董建权 刘焱序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国家战略任务。2019年6月,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列入15个重大研究课题。2019年10月,党的十九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秧分 王介勇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有近6.9亿人遭受饥饿,几十亿人无法吃上健康、有营养的食物。我国实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成功保障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关键词:
国家粮食安全 海外耕地投资 发刊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垚 叶强 谭春华 胡赞英 向辉
当前,国土空间治理模式正由原空间规划"集群"向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转变,国土空间安全这一空间发展底线问题成为规划各界热议的焦点。基于系统理论,梳理了国土空间及其规划系统,重点分析了具有什么系统性质的空间规划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研究表明:(1)国土空间规划完善的法律体系与科学的系统接口是保障国土空间系统安全的关键;(2)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应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法作为基本法,形成以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核心的结构清晰、内容统一的法规体系,以使空间规划系统结构合理;(3)系统接口方面,建立以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为主要类型、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为核心的三维系统接口,实现"五级三类四体系"的三维衔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英华
国际中文教育在世界强劲需求的驱动下,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支持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国际中文教育"专栏的开设工作顺利启动,得到国内众多高水平学术刊物积极响应。2021年初,《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设"国际中文教育"专栏,得到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回应。专栏稿源充沛、质量优良,刊发了一系列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在学界引起重要反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招 郑荣宝 郑雪
核心提示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国土空间规划具体落实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当前我国村级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整体指导规范和具体措施,并在如何完善其法律地位、兼顾区域特色、注重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空间规划 规划编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栗伟迪 张瑞红
<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我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然而,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不可持续。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而国土空间规划是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空间上的主要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仅关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也涉及城市规模、土地综合利用、城市结构优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问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叶青
<正>系统探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理论认知、政策机制、实践经验和实现路径,对于推动中国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研究的纵深结合,受《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委托,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程叶青教授、安徽建筑大学陈晓华教授、西南林业大学唐雪琼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陶伟教授共同策划组织了“新时期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辑。专辑的组稿得到了国内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城乡规划学等相关学科专家的积极响应与参与。经专家评审,本专辑精选15篇论文,包括专家访谈、景观基因与景观修复、有机更新与活态化、多功能性与价值实现、旅游发展与地方营造5个栏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正刚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于1982年5月创刊,当年出版3期,刊物创办者为我国著名的社会经济史学家傅衣凌先生,他也是首任的刊物主编。自1985年起,杨国桢教授担任主编,一直至今。①刊物现已走过了30个春秋,为我国历史学重要领域之一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今天我们重读《发刊词》,颇能领略到30年前傅衣凌先生、杨国桢教授创办这份刊物的远见卓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平 张庆杰 汪阳红 杨小兵 胡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匡远配 易梦丹
中国粮食安全近年来成就显著,同时也被赋予全新的概念,逐步向更深层面转变。新粮食安全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中国粮食科技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也由传统的保质保量转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三量齐增”、农业“三本齐升”、粮食高损失现象、资源与环境压力、疫情等农业高风险迫切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同时,粮食安全的多元目标(功能安全、产业链安全、供应链安全、价值链安全与市场安全)也在呼唤农业科技创新转向。总体来说,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不尽如人意。基于“四位一体”的思路,需要完善有效服务粮食产能安全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有效服务粮食市场安全的农业科技市场体系;创新有效支撑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农业科技人才体系;创新强力支持粮食安全战略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科技创新 藏粮于技 藏粮于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