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
2023(129)
2022(87)
2021(98)
2020(71)
2019(161)
2018(199)
2017(231)
2016(192)
2015(227)
2014(255)
2013(223)
2012(193)
2011(189)
2010(190)
2009(159)
2008(142)
2007(163)
2006(144)
2005(123)
作者
(424)
(375)
(374)
(373)
(296)
(196)
(175)
(149)
(146)
(139)
(136)
(130)
(129)
(129)
(126)
(126)
(117)
(114)
(114)
(111)
(101)
(98)
(96)
(91)
(90)
(88)
(82)
(82)
(81)
(80)
学科
(1113)
企业(1113)
管理(1070)
(976)
(506)
经济(505)
人事(500)
人事管理(500)
理论(343)
技术(295)
业经(283)
教学(279)
经营(278)
(262)
(260)
决策(247)
计划(239)
学法(230)
教学法(230)
学理(213)
学理论(213)
教育(210)
企业经济(182)
中国(172)
技术管理(163)
(157)
方法(155)
(143)
财务(143)
财务管理(143)
机构
学院(2310)
大学(1985)
管理(947)
(783)
经济(756)
理学(724)
理学院(718)
管理学(703)
管理学院(698)
职业(584)
研究(577)
中国(552)
技术(532)
(477)
公司(465)
(454)
(437)
职业技术(411)
技术学院(383)
(356)
北京(312)
科学(301)
财经(299)
有限(295)
工程(289)
商学(277)
商学院(276)
(268)
(267)
有限公司(264)
基金
项目(1259)
研究(1171)
科学(994)
基金(726)
教育(686)
(623)
(575)
社会(573)
编号(567)
国家(565)
社会科(532)
社会科学(531)
科学基金(520)
(488)
课题(487)
(451)
成果(438)
(387)
基金项目(366)
(343)
规划(342)
(335)
资助(327)
项目编号(320)
(312)
重点(308)
(307)
自然(306)
(303)
自然科(301)
期刊
(1278)
经济(1278)
中国(1089)
教育(879)
研究(615)
管理(614)
技术(574)
职业(437)
(353)
技术教育(330)
职业技术(330)
职业技术教育(330)
(279)
开发(241)
资源(237)
中国人(236)
国人(236)
人力(232)
人力资源(232)
科学(221)
(215)
企业(215)
业经(187)
(186)
技术经济(184)
国际(183)
会计(181)
(168)
论坛(168)
现代(153)
共检索到4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子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校企合作成为"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易受到企业、专业、教育体制限制等因素影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体现不足;培养方案有待完善;实习岗位多向高年级倾斜;"N+1"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等。针对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建设周期长的实际,应从各角度全面推动校企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  
文章针对地方院校如何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办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以地方行业为背景,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全程互动的方式,搭建校企合作框架平台;同时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计划的建设实施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的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云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有效途径,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教育环境复杂化、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对象身份多重化、教育内容多样化等新变化。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适应新的形势,从思想政治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双向考评体制、校企文化融合、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方面积极探讨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群  柳丕辉  林晓艳  
根据"卓越计划"坚持校企结合的导向原则,结合建筑业的行业特点,构建基于"卓越管理工程师"培养的工程管理校企协同培养平台,界定该平台的概念和功能,分析高校、企业、政府及相关中介机构在平台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培养平台的构成系统、运行模式以及平台运行效果的评价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柳  吴淑清  邹险峰  胡铁军  
鉴于当前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校企合作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应时而出。该计划,通过2+2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会管理、懂经营、能训练的综合型人才。职业创业——学生顺利毕业后,可优先被合作企业录用,开始自身职业经理人事业,参与门店的经营与管理;也可进行职业创业,投资开店,分享企业利润,进行品牌加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宇  
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卓越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该模式本着"优选、优培、优荐"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两种优质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实现企业在卓越经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参与,采取"六三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益权  唐丽雪  易招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化,我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共同体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依法治企、依法发展的理念逐步获得企业认同,由此导致企业法务人才需求旺盛。然而,企业对法科学生的企业法务从业素养的评价并不高,法科学生在企业法务岗位就业的比例较低。高校应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中,从企业法务人才所需的素养出发,创新实践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廷斌  
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协(学)会和部分企业,共同部署实施"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胜利  王利强  
鉴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赴企业实践存在诸多困难,提出了虚拟企业实习基地新概念,并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园内建立了天津市首家虚拟电子企业实习基地,开展了面向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通过引入现代企业技术研发体系、工程化研究项目、技术开发团队以及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使校企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使校企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并初步实现双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启田  
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措施。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以应用技术研究为先导,以互惠互利为原则,整合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等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了多样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多方共赢,提高了办学效益。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真  
"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目前对"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单独进行研究的比较少,文章结合目前职业院校"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与深化"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看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姝  李益  杨堃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涉及核心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还较少。笔者在广泛深入研究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与办学特点,以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人才培养三维度,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为依据,提出中外合作办学中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6C核心素养",即专业尖端性(Competence of Profession),指卓越会计人才的专业水准;职业判断性(Critical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书英  刘晓宁  
深化校企合作,落实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本着"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双向参与、互利互惠"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建平  
近年来,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指导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实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使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其中,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国民  郝艳青  
为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在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校建立了"共需双赢"的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校企合作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取得了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评价好和政府补贴高等喜人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