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2)
2023(2978)
2022(2366)
2021(2612)
2020(1968)
2019(4910)
2018(5352)
2017(7648)
2016(5566)
2015(6134)
2014(6395)
2013(5256)
2012(4724)
2011(4405)
2010(4805)
2009(4148)
2008(4131)
2007(3626)
2006(3618)
2005(3412)
作者
(11734)
(9789)
(9734)
(9663)
(6300)
(4751)
(4604)
(4058)
(3701)
(3591)
(3428)
(3341)
(3262)
(3252)
(3215)
(3194)
(3070)
(2993)
(2925)
(2876)
(2824)
(2578)
(2389)
(2377)
(2352)
(2312)
(2258)
(2083)
(2069)
(2002)
学科
教育(18998)
中国(10416)
(8305)
经济(8285)
教学(6813)
理论(6409)
管理(6383)
(5997)
(4838)
(4702)
体制(4285)
(3974)
(3835)
(3742)
企业(3742)
(3648)
(3594)
改革(3564)
发展(3497)
研究(3455)
思想(3412)
(3375)
学法(3359)
教学法(3359)
政治(3328)
高等(3184)
思想政治(3110)
政治教育(3110)
治教(3110)
德育(3088)
机构
大学(62496)
学院(57584)
研究(28193)
教育(27191)
(19644)
师范(19589)
师范大学(16386)
(16176)
科学(15690)
(15144)
中国(14990)
经济(14499)
(14445)
研究所(12954)
管理(12705)
职业(12090)
北京(11804)
(11608)
技术(11273)
(10695)
教育学(10460)
中心(10432)
(10281)
理学(9899)
理学院(9636)
管理学(9243)
管理学院(9095)
(8619)
研究院(8327)
职业技术(8283)
基金
研究(31963)
项目(31864)
科学(25518)
教育(24062)
基金(17928)
成果(16951)
社会(16184)
编号(16159)
课题(15506)
(15225)
国家(14911)
社会科(14859)
社会科学(14857)
(13984)
(13850)
(13566)
科学基金(11126)
规划(10532)
(10044)
(9763)
项目编号(9404)
研究成果(9170)
重点(9102)
(8827)
(8812)
(8772)
阶段(8751)
年度(8651)
教育部(8257)
基金项目(8213)
期刊
教育(47720)
研究(33593)
中国(26647)
(21302)
经济(21302)
职业(11651)
技术(9178)
(8043)
学报(7800)
技术教育(7589)
职业技术(7589)
职业技术教育(7589)
大学(7519)
科学(6934)
(6441)
高等(5863)
管理(5247)
(5198)
金融(5198)
高等教育(5168)
学学(5123)
(5081)
论坛(5081)
成人(4983)
成人教育(4983)
(4396)
比较(3967)
发展(3900)
(3900)
农业(3869)
共检索到113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子堂  葛天博  
让人民群众接受充分的教育,是落实"以人民发展为中心"治国理念的科学选择与实施举措。坚定不移地对标实施社会主义专业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尊崇宪法为指南,以信奉宪法为精神,以信仰宪法为品格,着力宪法教育。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叶中  
全体社会成员应尊崇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并以宪法规范为根本行动指南。深化尊崇宪法意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关键是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根本是加强我国人权保障。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洪才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大学面临的一项急迫任务。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树立新型人才观。大学需树立个性化、应用型、创新性和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理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荣彪  黄永新  刘贺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温孚江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高等学校要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并对学生提出三点希望,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高等教育前进的方向,对大学办学提出了新要求。我认为,高等学校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应牢固树立学术至上的治学理念,教师要致力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包括教学学术水平,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学术倾向,推动学校全面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智栽  李宪伦  
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阐明"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论证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并结合我国高校的现实,提出"以人为本"育人的关键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并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核心教育内容;创新育人观念,拓展育人途径,改进教育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炳耀  
讲学习, “法”理应是其中的重要一面,讲政治, “法”本来就是最大的政治,讲正气,依法、守法是领导干部最大的正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伦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人才质量包括“人才”的质量和“教师”的质量两个方面的要求。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人才质量的不断提高,关键是推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其基本思路是:坚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重构教师教育的理论性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为保证改革后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供实施课程方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益民   牛建华  
我们要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业持续推向前进,必须牢牢树立特色意识。这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错开竞争的迫切需要;是应对过剩经济挑战,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地区经济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区域创新战略,实现共同进步、各展所长、普遍繁荣的迫切需要;是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迫切需要。牢牢树立特色意识,对于我们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纪宝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极其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从规模上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超过印度、俄罗斯、美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时代在发展,科技在革命,社会在转型,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教育又总让人感觉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这次我们学习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葛家澍  
在会计教育改革研究组1988年召开的第一次专题讨论会上,代表们曾讨论了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和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的教改方案和教改经验,引起与会者的很大兴趣,对推动有关高校的会计教育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从第一次讨论会到现在,三年已经过去了。在这三年中,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包括高等教育都有很大的发展。“八五”期间和今后十年,我们面临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历史任务。因此,深化会计教育改革是一项十分紧迫的要求。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何萍  
九十年代,图书馆事业如何走出“低谷”,摆脱困境,已成为图书馆界同仁关注的热门话题。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伴着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改革风起云涌。我们图书馆事业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同在、困难和希望并存的形势,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希望和契机就能使图书馆事业走出“低谷”,跃上新台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念  张炼  
我国在经过十几年的工程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试点和理论研究后,于1997年正式设立工程硕士这一专业学位。虽然工程硕士与工程型工学硕士有相通之处,但它作为一种独立设置的专业学位毕竟不能等同于工程型的工学硕士。因此,在工程硕士诞生之初,必须树立以下教育观念:首先,牢固树立以工程为出发点构建知识结构的观念;其次,工程可以成为工程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工程是工程硕士健康成长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