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19(1)
- 2017(4)
- 2016(2)
- 2015(1)
- 2013(1)
- 2012(1)
- 2010(1)
- 2009(1)
- 2008(2)
- 2007(1)
- 2004(1)
- 2003(1)
- 2002(2)
- 2001(3)
- 2000(1)
- 1999(4)
- 1997(1)
- 1996(3)
- 1995(3)
- 1994(5)
- 学科
- 济(9)
- 经济(9)
- 企(7)
- 企业(7)
- 业经(6)
- 企业经济(6)
- 制(6)
- 体(4)
- 国有(4)
- 国有企业(4)
- 业(3)
- 中国(3)
- 体制(3)
- 策(3)
- 行(3)
- 银(3)
- 银行(3)
- 业务(2)
- 制度(2)
- 及其(2)
- 地方(2)
- 度(2)
- 政策(2)
- 教育(2)
- 方针(2)
- 方针政策(2)
- 融(2)
- 述(2)
- 金融(2)
- 银行制(2)
- 机构
- 中国(13)
- 大学(11)
- 学院(9)
- 银(9)
- 银行(9)
- 公司(8)
- 中心(7)
- 人民(7)
- 研究(7)
- 管理(7)
- 行(7)
- 中国人(6)
- 中国人民(6)
- 人民银行(6)
- 国人(6)
- 中国人民银行(5)
- 理学(5)
- 理学院(5)
- 省(5)
- 管理学(5)
- 管理学院(5)
- 部(5)
- 分行(4)
- 工程(4)
- 所(4)
- 教育(4)
- 江(4)
- 济(4)
- 研究所(4)
- 京(3)
共检索到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陆国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新国
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努力提高全行商业化经营管理水平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唐新国1996年全省建设银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两个根本转变,进一步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效益。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大力组织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光远
有许多人认为,国企改革发展到今天,已进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这一认识虽然有相当的代表面,但这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和阶段性。历史地看,十余年的国企改革经历了松绑、承包制、放权让利、托管制、股份制和以转机换制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等诸多形式的改革方略,总体来看,这只是今后深化国企改革的准备期。这一时期的国企改革主要遵循一条“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思路,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搞活国企,提高国企的经营效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这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桑振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国政
十年改革使企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企业发展的力度有所增强,而且还反映在企业发展的难度有所增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所诱发的问题远比它所解决的问题更深刻更复杂,尤其是在当前治理整顿的环境中这种复杂的矛盾更为突出。有鉴于此,企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求企业更加全面的发展;企业怎样进一步强化管理,以求企业更加稳定的进步,就成为当前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体会就以上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与大家共同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严忠详
作者认为;企业管理既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又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改革的成果要靠管理来加以规范和巩固,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因此,应把深化企业改革与加强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改革为动力,向管理要效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惠生
深化企业改革与强化企业管理的辩证关系金惠生(江苏省常熟市供销合作总社)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同时强化企业管理,这是目前我国改革战略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在近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往往出现抓了改革,就会忘了管理,以致“以包代管”,把企业管理也“一脚踢”;强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静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绩效管理发挥作用的关键;绩效考核结果在人员配置、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和完善绩效管理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包钢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时,应用了关键绩效指标(KPI)和"360度考评反馈法"等先进管理工具,确保了员工的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充分认识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013年以来,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围绕"推动政府采购管理从程序导向型向结果导向型的重大变革"的思路,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国采购规模达到1.7万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1.4%和2.7%。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加快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许建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作为我国流通领域主渠道之一的供销社更好地担负起促进农业生产、搞活城乡交流的重任,必须对其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供销社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有必要了解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表现为:(1)分散经营,难以获得规模效益。(2)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低。(3)农产品“买难”与“卖难”轮番出现。(4)我国农业贸易将会受到改革后国际农业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思礼 雷纯雄
一、进一步强化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当经济货币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时,资源的配置首先表现为资金的配置。社会融资机制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资产总量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金融相关比率)显著提高;二是相对于财政性融资,金融性融资的作用明显增强。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金融经济改革显示的基本轨迹。据统计,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