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3)
- 2023(17324)
- 2022(14383)
- 2021(13324)
- 2020(11034)
- 2019(25150)
- 2018(24899)
- 2017(47909)
- 2016(25360)
- 2015(27961)
- 2014(27787)
- 2013(27531)
- 2012(25345)
- 2011(22600)
- 2010(22809)
- 2009(21001)
- 2008(20641)
- 2007(18145)
- 2006(16202)
- 2005(14724)
- 学科
- 济(120222)
- 经济(120092)
- 业(94940)
- 管理(83935)
- 企(82346)
- 企业(82346)
- 方法(51984)
- 数学(43073)
- 数学方法(42633)
- 农(36256)
- 财(33970)
- 业经(33899)
- 中国(31387)
- 地方(27767)
- 农业(25510)
- 制(23989)
- 务(22502)
- 财务(22456)
- 财务管理(22411)
- 企业财务(21286)
- 技术(20608)
- 贸(20406)
- 贸易(20389)
- 易(19629)
- 和(18902)
- 理论(18569)
- 融(17842)
- 金融(17840)
- 体(17753)
- 银(17700)
- 机构
- 学院(361215)
- 大学(354348)
- 济(157727)
- 经济(154936)
- 管理(146196)
- 理学(125617)
- 理学院(124392)
- 管理学(122674)
- 管理学院(121982)
- 研究(116754)
- 中国(92299)
- 财(74274)
- 京(73873)
- 科学(66245)
- 财经(58301)
- 所(56580)
- 农(55327)
- 江(55012)
- 中心(54271)
- 经(52961)
- 研究所(50542)
- 业大(48421)
- 经济学(48089)
- 北京(46590)
- 范(45568)
- 师范(45144)
- 州(43795)
- 经济学院(43448)
- 财经大学(42959)
- 农业(42682)
- 基金
- 项目(236659)
- 科学(189974)
- 研究(177644)
- 基金(173781)
- 家(148598)
- 国家(147243)
- 科学基金(129976)
- 社会(116490)
- 社会科(110584)
- 社会科学(110557)
- 省(92867)
- 基金项目(91695)
- 自然(81852)
- 教育(81700)
- 自然科(80040)
- 自然科学(80025)
- 自然科学基金(78620)
- 划(76612)
- 编号(71806)
- 资助(70283)
- 成果(56243)
- 发(54845)
- 部(52874)
- 重点(52540)
- 创(51816)
- 课题(49066)
- 国家社会(48582)
- 创新(47738)
- 教育部(46480)
- 人文(45826)
- 期刊
- 济(181610)
- 经济(181610)
- 研究(109400)
- 中国(71118)
- 管理(59381)
- 财(59271)
- 农(51352)
- 科学(46859)
- 学报(45108)
- 融(37252)
- 金融(37252)
- 教育(37134)
- 大学(36804)
- 农业(35092)
- 学学(34782)
- 技术(34728)
- 业经(32946)
- 财经(29344)
- 经济研究(29174)
- 经(25351)
- 问题(23417)
- 业(20396)
- 技术经济(19777)
- 商业(19502)
- 贸(17986)
- 统计(17708)
- 现代(17204)
- 世界(16813)
- 策(16726)
- 理论(15865)
共检索到548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李江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长三角地区流通业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本文发现江苏省虽然仍是流通业的重要区域,但流通业的发展方向已逐渐向浙江省转移。流通业与居民消费需求密切相关,流通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本文从两方面阐述了这一关系的内在机理:第一,流通业的发展会给居民消费提供巨大的便利性,增大居民的消费意愿,从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第二,流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促使交易成本降低。为进一步验证这一关系,本文选取2013-2016年长三角地区的相关数据,经过处理整合成面板数据,以分析流通业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流通业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和农村居民消费求的不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的发展有助于促使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且相比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受到的影响更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流通业 居民消费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琛 王胜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本文从长三角地区26个地级市切入,旨在深入探讨服务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服务经济发展对当地居民消费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会对周边地区居民消费升级产生显著正向溢出效应。此外,本文通过空间分解效应对不同区域城市群的服务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的异质性进行量化,并据此为决策部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沈玉芳
长三角地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之一,但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区域经济首当其冲,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比较多,直面的问题也更为复杂、使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文章认为:1)就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拥有不少的机遇与优势,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大幅度增强区域经济抵御金融危机的抗冲击能力的根本所在;2)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加上发展模式的固有弊病和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加剧,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环境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同时存在不少的劣势和挑战;3)为进一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长三角地区必须按照国务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继增 彭桃强 凌娇娇
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模型实证分析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消费需求提升对FDI流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该正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生产型城市以及高水平消费需求城市中更为显著,且消费需求提升有助于促进更高质量的FDI流入;产业结构升级和信贷规模扩大在消费需求提升与FDI流入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消费需求与FDI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消费需求提升能够促进本市及相邻城市FDI流入。本研究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葛月凤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迅猛发展,但各城市严重存在各自为展,缺乏合作,竞争无序的现象。因此,开展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联动发展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供长三角相关部门决策,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业相关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的合理布局、错位经营、有序发展,共同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及参与配合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关键词:
长三角 会展业 联动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晔 王佳妮
相关经验表明,某一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与周边区域、城市乃至更远地区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如技术引进、技术转移等活动),以便提升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依托国际五大城市群发展模式的研究,从相关运营主体的发展模式、市场载体演进路径、政策导向及其制度框架三个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长三角地区技术扩散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长三角产业集群合作的目标达成情况良好,但存在着主体之间技术转移力度较小,有效资源禀赋缺乏,短期利益导向,缺乏企业内生驱动能力的培育等问题。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集群良性互动,应从主体角色的发展机制建设、市场载体的发展机制建设、政策导向及制度框架的发展机制建设等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章艳华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主要问题。文章在分析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的经验数据为例,采取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测评。研究认为,浙江和江苏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一梯队,上海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二梯队,安徽的物流产业发展竞争力处于第三梯队,三者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
关键词:
物流产业 产业竞争力 熵权法 长三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东杰
文章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考察金融为企业服务的效果。基于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对企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长三角的金融部门起到了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对长三角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服务 企业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元秀 徐长乐
为全面认识长三角地区近年来转型发展的进展情况,文章依据现代化的发展诉求,构建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两个评价指标:转型发展水平和转型发展指数,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长三角转型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横向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转型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尤其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方面;纵向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总体呈现良好的变化趋势,但是各领域的转型尚不够协调,主要是经济增长效益与经济结构优化进展较慢,今后需要加大转型力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晓民 黄丽华
长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也有着广阔的前景。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会展的现状、作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引资积才,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的对策。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会展 创新 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廉雄 陈广汉
研究者们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两地经济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关注其自主品牌发展问题。该文利用多来源数据,通过建立品牌化评价的系统指标,从多个角度和水平上对两地自主品牌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地在品牌化相对水平、行业分布和市场优势方面存在差异,且珠三角地区的品牌成长、行业占据和市场优势均弱于长三角地区。该文还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讨论了研究结果对两地自主品牌建立的战略性启示。
关键词:
品牌 自主品牌 品牌战略 自主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良
长三角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江流域两大发达地带的交汇部,是我国经济格局中的关键区域。坐拥上海、杭州、南京等一批大中城市的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具有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独特优势,不仅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突出地位,而且在全球增长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普遍被视为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区域。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是国家战略赋予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要求长三角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率先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本文以长三角两省一市1985-2010年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为依据,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生产者服务业整体上对制造业具有支撑作用,而且生产者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也与制造业相互影响,但由于发展水平和行业特性不同,影响程度又有差异。并据此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地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发展 长三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曹黎娟 王佳妮
相关经验表明,某一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与周边区域、城市乃至更远地区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如技术引进、技术转移等活动),以便提升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文章依托国际五大城市群发展模式的研究,从相关运营主体的发展模式、市场载体演进路径、政策导向及其制度框架三个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长三角地区技术扩散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技术扩散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技术扩散 跨区域产业集群 长江三角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矫卫红
为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文章利用模型分析法建立地理加权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呈现空间相关性与差异性,长三角地区的初始经济状态与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