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6)
- 2023(9778)
- 2022(8345)
- 2021(7877)
- 2020(6871)
- 2019(15349)
- 2018(15718)
- 2017(29942)
- 2016(16970)
- 2015(19019)
- 2014(19374)
- 2013(19031)
- 2012(17636)
- 2011(15649)
- 2010(16298)
- 2009(15855)
- 2008(16154)
- 2007(14620)
- 2006(13428)
- 2005(12699)
- 学科
- 济(57817)
- 经济(57710)
- 管理(56031)
- 业(48182)
- 企(41513)
- 企业(41513)
- 财(34954)
- 制(23704)
- 中国(22168)
- 税(21943)
- 方法(20966)
- 税收(20491)
- 收(20313)
- 数学(17908)
- 数学方法(17718)
- 农(17555)
- 务(17211)
- 财务(17174)
- 财务管理(17121)
- 体(16710)
- 企业财务(16231)
- 财政(15988)
- 银(15252)
- 银行(15234)
- 行(14457)
- 业经(14227)
- 体制(13334)
- 政(13081)
- 融(12519)
- 金融(12512)
- 机构
- 大学(231698)
- 学院(231030)
- 济(95136)
- 经济(92872)
- 管理(82627)
- 研究(78726)
- 理学(68345)
- 理学院(67643)
- 管理学(66704)
- 管理学院(66256)
- 中国(64984)
- 财(63942)
- 京(49972)
- 财经(44293)
- 科学(43357)
- 所(40040)
- 经(39676)
- 江(39547)
- 中心(36011)
- 研究所(34470)
- 农(33465)
- 北京(32566)
- 财经大学(32159)
- 州(30537)
- 经济学(29842)
- 范(29242)
- 师范(28939)
- 院(28320)
- 业大(28221)
- 省(27660)
- 基金
- 项目(133972)
- 研究(104984)
- 科学(103974)
- 基金(94685)
- 家(80521)
- 国家(79804)
- 科学基金(67448)
- 社会(65655)
- 社会科(62105)
- 社会科学(62093)
- 省(52149)
- 教育(49443)
- 基金项目(48581)
- 编号(44785)
- 划(43451)
- 成果(40689)
- 自然(39722)
- 资助(39284)
- 自然科(38723)
- 自然科学(38710)
- 自然科学基金(37994)
- 课题(32241)
- 制(31380)
- 部(30834)
- 重点(30250)
- 性(29661)
- 发(28219)
- 项目编号(28165)
- 创(27733)
- 国家社会(26901)
共检索到391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战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与此同时,财税体制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完善、不协调的问题,必须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成效(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改善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财政收入增长迅速,从1993年的4348.9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74万亿元,增长了近2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9.3%,相当于GDP增速的两倍(见下图)。财政收入的增加,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也进一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 罗建国 左俊
财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改革财税体制"的要求,如何发挥财政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成为值得深思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安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安徽财税体制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而提出了深化安徽财税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对保持安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安徽 财税体制 改革 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曹文 曾耀辉
当前,现行财税体制中的地方财政收支失衡风险加大、事权与支出责任不相适应、预算管理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凸显。本文在深入分析现行财税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认为要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应以"营改增"为契机,通过深化财政分配改革、税收立法改革、税收制度改革、政府事权改革、预算管理改革,全方位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关键词:
财税体制 转移支付 税制改革 预算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明霞
财税体制改革是一项关乎各方切实利益的调配过程,不仅关系到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关系到中央和地方关系稳定以及宏观调控的效果。本文在理清现行财税体制、指出现行分税制改革成果下所存在的弊端后,提出了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财税体制 分税制 土地财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强
财税体制是社会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保障,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总结了1994年以来财税改革的历史成就,分析了当前财税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科学界定政府支出责任、优化税收结构和加强财税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理超
公共财政处于国家职能的核心地位。公共财政是推动变革的核心力量。随着国家职能的转变,公共财政必须转变。如果财税体制改革滞后,则必然会影响其他改革进程;如果财税改革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则必须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起支撑性作用。本文提出发挥支撑性作用的三个原则,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好整体规划与稳步推进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发挥支撑性作用的三项主要工作,即:调整政府间收入分配,确保收入政策的统一性;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加强相关领域改革研究,重视监督机制建设。
关键词:
财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支撑性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龙
十九大报告以来,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对国税与地税系统进行调整,将省级及省以下国税部门与地税部门进行合并,合并之后税务部门实行以国税总局为主与省级政府的双重领导体制。国地税机构合并不仅是新时代财税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对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产生重要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汪德华 马珺 何代欣 杜爽 许艺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涉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领域,主要目标指向包括: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着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扩大国内消费奠定制度基础,助力创新引领和绿色转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动共同富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地区协调发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以增加地方自主财力为重点,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以加强统筹能力和绩效导向,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以统筹发展和安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红日
按照十五大精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倪红日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的动力。”自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就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近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科学界定了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和重要地位,深刻阐述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领会和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集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恩胡 铁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以1994年分税制的实施为分水岭,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1994年之前的改革基本上按照放权让利、搞活经济的思路,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扩大地方财权和财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围绕构建并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税体制新框架,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初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苏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了部署、指明了路径。地方财税部门应该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并举,结合实际深化税体制改革。结合推进宁夏"两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化财税改革。一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创新型企业发展,助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二是实行差别化财政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整合支农资金为抓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发挥财政引导金融资金功能,完善投融资担保体系,稳妥推进农民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凤仪
1.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继续收缩财政的生产建设职能。中央政府可有限介入竞争性领域,即一些长周期、跨地区、特大型的对于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长远发展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项目:地方政府和财政应逐步退出一般竞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要围绕打造"法治财政、民生财政、稳固财政、阳光财政、效率财政"的要求,结合贵州现阶段主要矛盾和后发赶超发展的阶段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