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0)
2023(10432)
2022(8706)
2021(8066)
2020(6825)
2019(15348)
2018(15612)
2017(30110)
2016(16406)
2015(18280)
2014(18501)
2013(17958)
2012(16584)
2011(14994)
2010(15577)
2009(15338)
2008(14482)
2007(13171)
2006(12121)
2005(11448)
作者
(45067)
(37208)
(37095)
(35753)
(23417)
(17543)
(17026)
(14221)
(14177)
(13493)
(12681)
(12380)
(12075)
(12006)
(11872)
(11662)
(10920)
(10893)
(10723)
(10639)
(9679)
(9098)
(8981)
(8480)
(8451)
(8414)
(8413)
(8368)
(7513)
(7367)
学科
(58702)
经济(58601)
管理(49741)
(45883)
(38790)
企业(38790)
(27886)
金融(27879)
中国(27072)
(26986)
银行(26968)
(26114)
(24110)
(22849)
方法(21011)
数学(18238)
数学方法(18087)
(17724)
(16294)
业经(15537)
(13664)
财务(13624)
财务管理(13589)
体制(12937)
企业财务(12932)
地方(12266)
(11757)
贸易(11742)
(11551)
制度(11550)
机构
学院(224805)
大学(224231)
(96392)
经济(94124)
管理(80836)
研究(77685)
中国(68580)
理学(67133)
理学院(66450)
管理学(65504)
管理学院(65082)
(54388)
(48003)
科学(41691)
财经(40578)
(38726)
中心(37378)
(36561)
(36140)
研究所(33959)
(33717)
北京(31157)
经济学(30834)
财经大学(30005)
(28926)
(28200)
业大(28008)
(27974)
经济学院(27789)
师范(27662)
基金
项目(134918)
研究(105566)
科学(105296)
基金(95764)
(81455)
国家(80714)
科学基金(68448)
社会(66810)
社会科(63345)
社会科学(63334)
(53143)
基金项目(49558)
教育(49280)
编号(44406)
(44094)
自然(40067)
资助(39253)
成果(39083)
自然科(39069)
自然科学(39058)
自然科学基金(38358)
课题(32147)
(31671)
(30999)
重点(30693)
(29633)
(28992)
(28748)
国家社会(27592)
项目编号(27559)
期刊
(114081)
经济(114081)
研究(77973)
中国(53993)
(44080)
(42240)
金融(42240)
管理(33065)
(31696)
学报(30318)
教育(30029)
科学(27396)
大学(24329)
学学(22638)
财经(21140)
农业(19893)
技术(19403)
经济研究(18774)
业经(18222)
(18118)
问题(14922)
理论(12962)
(12914)
国际(11874)
实践(11567)
(11567)
现代(10252)
会计(10177)
改革(10177)
(10177)
共检索到372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秋岭  姜廷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投融资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推动我国投资的稳定快速增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投融资体制,是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关键环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殷成东  
我国投融资体制存在的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一是政府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定位不够准确; 二是企业主体缺位现象严重; 三是金融体系尚不规范和完善。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1) 政府职能应准确定位———即制度与投资环境的提供与维护者, 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善资金利用状况, 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 (3)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金融体系, 使投资渠道更加畅通; (4) 积极利用民间资本和风险资本, 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缺口; (5)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洪海  韩秉勤  刘晓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迁(一)拨改贷改革。改革时段为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核心是,针对扭转财政拨款无偿使用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对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银行有息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辜胜阻  曹誉波  李洪斌  
解决城镇化巨大的资金需求,一方面要建立多层次、多样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另一方面要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经济学中的"诺瑟姆曲线"表明,城镇化水平从30%上升到70%的区间是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娄洪  陈赤军  
深化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娄洪陈赤军一、传统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点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不存在独立的投融资管理体制,我国投融资管理体制作为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管理投资的过程中形成的。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投融资管理体制内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志刚  
随着经济新常态到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财政收入减少及地方性债务规模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城建投融资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比较了各地城建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情况,提出通过完善财政预算保障机制、加快城建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建立新型投资管理机制等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志刚  
随着经济新常态到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财政收入减少及地方性债务规模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城建投融资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比较了各地城建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情况,提出通过完善财政预算保障机制、加快城建投融资模式的创新、建立新型投资管理机制等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于秋梅  
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融资方式多样化的格局,政府对投融资的管理也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目前投融资领域中仍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尽快加以改革,对策如下:(一)政府管理体制方面。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应从竞争性投资领域退出。对于像能源、交通、通讯、电力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洁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进行部署。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多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供需缺口仍然很大,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是制约水利发展的最大瓶颈。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稳定的水利投资渠道,关系水利的跨越式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对我国水利投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深化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励弘  
文章认为中国的投融资改革严重滞后 ,其原因不仅因为受到国资国企延误改革的拖累 ,而且还因为它既秉承了传统计划经济最核心的内容 (即政府配置资源 ) ,又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特色”。投融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其根本措施是完善出资人制度 ,将投融资管理的重点从项目管理转向资本市场管理 ,从“投”转向“融”。文章指出 ,中国投融资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是 :建立起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 ,以资信等级为依据 ,实施对出资人融资能力的宏观调控。放弃项目的行政审批 ,形成投资决策、资本决策、信贷决策三权鼎立 ,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的投融资格局。严格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准入 ,严格市场清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励弘  
投融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主要负面影响,一是为国企增加待破产成员,为银行增加待处理坏账;二是使得国有企业缺乏持续投资的能力;三是民间投资障碍重重;四是信用缺失,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建立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实施对出资人融资能力的宏观调控;放弃行政审批,形成投资决策、资本决策、信贷决策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的格局;严格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准入,严格市场清除放松资本管制,培育财务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机制;厘清企业制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雪冰  
一、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程中国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是以政府为主体,控制投资活动全过程的计划型投融资体制。这种投融资体制的好处在于集中统一,有利于总量控制;但最大的弊端在于投资主体的责、权、利不统一,缺乏投资约束机制和投资风险控制机制,造成投资的低效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苏文川  
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需要向纵深发展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学会投融资体制研究会理事长苏文川编者按:中国投资学会投融资体制研究会与交通投融资研究会分别于1995年8月25日和9月4日在山东威海与北京成立。本文及以下4篇文章为两研究会成立大会及理论研讨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瑆  侯建强  
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逐渐代替政府成为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领域的投资主体,并给银行零售贷款业务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本文试图从投融资改革中的项目区分着手,分析商业银行对不同项目所需的融资方式起到的金融支持作用,并以此促进银行零售贷款业务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