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5)
2023(14924)
2022(12416)
2021(11874)
2020(10091)
2019(22913)
2018(23084)
2017(44248)
2016(24226)
2015(27326)
2014(27380)
2013(26054)
2012(23770)
2011(20962)
2010(21045)
2009(19451)
2008(19085)
2007(16705)
2006(14606)
2005(12896)
作者
(66222)
(55050)
(54747)
(52592)
(34965)
(26417)
(25267)
(21521)
(20970)
(19689)
(18588)
(18525)
(17618)
(17095)
(17044)
(16867)
(16457)
(16356)
(15995)
(15772)
(13850)
(13420)
(13394)
(12644)
(12376)
(12315)
(12211)
(12050)
(11111)
(10923)
学科
(89838)
经济(89722)
管理(70578)
(65217)
(54871)
企业(54871)
方法(42437)
数学(37540)
数学方法(37062)
(29031)
中国(27354)
(25067)
(23749)
业经(20000)
(18213)
财务(18155)
财务管理(18115)
(18016)
(17825)
企业财务(17351)
(17350)
银行(17323)
(16564)
(16239)
贸易(16227)
(15859)
(15797)
金融(15790)
理论(15645)
农业(15538)
机构
大学(335069)
学院(331638)
(134636)
经济(131820)
管理(126917)
理学(109403)
理学院(108284)
研究(107626)
管理学(106308)
管理学院(105681)
中国(82210)
(69614)
(68568)
科学(63353)
财经(53686)
(52567)
(51569)
中心(49813)
(49378)
(48892)
研究所(47423)
业大(47409)
(43945)
北京(43485)
师范(43451)
经济学(42012)
农业(40257)
财经大学(40246)
(39610)
(39132)
基金
项目(221511)
科学(174856)
研究(165422)
基金(160554)
(139085)
国家(137929)
科学基金(118809)
社会(105038)
社会科(99465)
社会科学(99438)
(86593)
基金项目(84429)
教育(79042)
自然(75621)
自然科(73892)
自然科学(73868)
(73017)
自然科学基金(72575)
编号(67524)
资助(65476)
成果(56709)
(50476)
重点(50327)
课题(47336)
(46765)
(46439)
教育部(44030)
国家社会(43483)
创新(43373)
(42961)
期刊
(145246)
经济(145246)
研究(100340)
中国(66582)
(55028)
学报(50679)
管理(47892)
(45789)
科学(45271)
教育(43912)
大学(40156)
学学(37135)
(31893)
金融(31893)
农业(30623)
技术(29457)
财经(27222)
业经(24193)
经济研究(24043)
(23486)
问题(19857)
图书(16233)
(15802)
(15769)
理论(15726)
(15272)
技术经济(15236)
统计(15223)
商业(14822)
财会(14729)
共检索到492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文明  
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对现行大学制度形成了挑战,使政府管理陷入"管"与"不管"两难的境地,教职工、学生等主体在学校中的地位与权利无法确立和实现,校级管理者既受束缚又缺乏监督,现行管理体制尚无有效的整合机制。协调我国公立高校多元利益主体的现代大学制度模式框架包括:以党委会为主导的大学委员会决策体制,以校长为枢纽的专业委员会执行体制,以政府、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监督反馈体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宁宁  
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成为研究学校内部管理的新视点。为什么要研究公立中小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公立中小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已经有哪些成果?今后应该从哪些方面完善对公立中小学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通过梳理已经发表的文献,以期对此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广林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我国公立高校视为经济组织,明晰其产权,进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必然产生对高校治理结构改革的要求。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应重新认识和建立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使公立高校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享有更大的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力;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应体现高校内部各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权利配置以及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在产权结构多元化的高校,可采用类企业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校长构成,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公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亟待改革,必须把握高职院校组织特性,改革和创新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建立董事会制度,变单一的领导决策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横向调适权力,变党、政二重唱为党、政、教、学和谐合奏;纵向下放权力,变系部被动应付为主动经营;重构监督体系,变零星监督为系统控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琳明  
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除改善高校外部环境(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注意和借鉴世界各国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发展的趋势外,我认为特别应注意对以下问题的思考: 一、逐步完善以法治校的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和健全协调配套的高教法规系统,以法来规范和调节国家、政府、社会与高校之间的责、权、利及其相互关系,规范高校内部管理行为,使高校内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和健全高教法规系统应包括两大类:一类指国家及政府颁布或制定的有关高校内部管理的法规和文件;另一类则指高校在国家及政府认可的办学自主权范围内自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前一类的法规和文件,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高校对此有异议,可以有建议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新  
长期以来,在探讨高等教育运行机制过程中,往往偏重于对教和学双边关系的研究和探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拥有的客观存在——教育环境问题的探究.本文重点介绍华东化工学院在育人环境上的优化问题,从而指出环境在教育活动中主要有二大功能作用:一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二是环境的可控可塑性强,环境是变化的,它要求教育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可推动育人环境的再变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向兵  周蜜  
公立高校内部经费配置的集权模式有利于集中资源支撑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但学校高层很难深入理解各基层学术组织的需求从而整合多元且存在冲突的价值观,以行政手段推进的重点建设也易倾向于有较高地位和掌握较多资源的组织、群体和个人,形成资源和权力的双向循环;分权模式使得经费配置责权贴近教学科研第一线,激发基层活力,促进院系的自主化、多样性发展,但容易导致"各自为政"和"学院至上"的分散主义。集权和分权各有利弊,高校内部经费配置呼唤两者结合的混合模式,既需要建立强而精的行政系统并提高其战略管理能力,也需要形成强有力的"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少青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居民储蓄存款为主体的金融资产格局开始受到冲击,国库券、金融债券、企业和地方政府集资发行的债券和股票、国家建设债券等金融商品从1980年开始相继上市。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依然没有走出单一的金融资产格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资产期限短期化(1986年长期性与短期性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在国内土地收益分配涉及的四类利益主体中,地方政府占据收益分配的较大份额,农民(集体)和市民获得一次性补偿,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财富迅速膨胀,金融机构分享土地金融中高额收益,逐渐呈现出阻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推动土地收益分配实质性变革,一是推行土地年租制度,统一管理国有土地;二是破解土地财政依赖,形成财政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土地换社保",加速农民工市民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鸿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六项任务。为积极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于2010年底正式启动,其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构建有利于高水平大学科学发展的内部管理体系,推进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合肥工业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荣日  张天骄  
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有其独特性,党政权力既难以分离又远远大于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等。新时期我国公立高校将肩负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使命,这要求其内部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进行新的变革和调整,以提高其办学质量和服务国家建设的能力。在简要分析权力的性质和价值取向以及高校内部五种权力的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进行规制和监控的必要性、难点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优化高校内部权力规制与监控机制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元斌  侯学英  姜武汉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国有建设用地的资源支撑。征地制度设计与改革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改革征地制度成为加快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本文将在对各参与主体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行为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改革与完善征地制度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牛  陈超  
在日益延展的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部分国企由于缺乏及时预见性,深陷产能过剩的泥淖而负重难行。而在市场机制进入高教行业的初期,扩招诱发的办学质量下降和就业难现象,使得公立高校面临着类似于国企的困境。研究发现,公立高校在教育消费市场、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服务领域的产能过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突出表现为高教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所产生的菱形困境。本文认为,化解公立高校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治理难题,需要立足系统观,采取以健全高教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助的治理举措。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爱军  
企业要建立牢固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调整过程是否真正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受到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企业治理不仅影响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而且是对企业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治理机制能从各方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得到良好的运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绪军  王敦  周旺  
应然的教育状态跨越至实然的教学状态是一种内生性的教育发展表征。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生性的核心指标、教学模式衔接内部结构性错位、多元治理结构中多元主体治理复位等三个层次的内生性诉求为逻辑出发点,深入剖析中高职衔接中政府、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企业等各利益主体的辩证关系。并以各主体利益博弈和融合域为逻辑基点,确立了构建中高职衔接多元治理的路径框架,包括做好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教育资源分配;加强内在衔接要素的对接、构建衔接实施平台;鼓励企业实施主体介入、多层次参与衔接项目;以教学模式衔接为内核,规范各要素结构性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