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8)
2023(8043)
2022(6192)
2021(5451)
2020(4366)
2019(9818)
2018(9738)
2017(19067)
2016(10508)
2015(11891)
2014(12122)
2013(11576)
2012(10305)
2011(9198)
2010(9371)
2009(9135)
2008(9135)
2007(8560)
2006(7785)
2005(7613)
作者
(29734)
(24877)
(24685)
(23698)
(15874)
(11704)
(11253)
(9601)
(9298)
(8975)
(8550)
(8404)
(8203)
(8075)
(7968)
(7752)
(7371)
(7319)
(7156)
(7047)
(6333)
(5999)
(5913)
(5698)
(5627)
(5593)
(5582)
(5569)
(5043)
(4735)
学科
(44302)
经济(44224)
管理(36370)
(32828)
(27785)
企业(27785)
方法(15520)
(15258)
中国(14435)
(14136)
数学(13233)
数学方法(13147)
(13094)
业经(12075)
(10918)
(9723)
银行(9713)
(9695)
金融(9693)
(9301)
体制(9128)
(8627)
财务(8600)
财务管理(8578)
企业财务(8200)
农业(7845)
(7399)
贸易(7391)
地方(7331)
(7177)
机构
大学(154553)
学院(153412)
(68392)
经济(67002)
管理(57868)
研究(52500)
理学(48531)
理学院(48076)
管理学(47424)
管理学院(47132)
中国(42835)
(36598)
(32380)
财经(27895)
科学(27461)
(25665)
(25240)
(24674)
中心(24107)
研究所(22357)
经济学(22332)
(22237)
财经大学(20716)
北京(20423)
经济学院(19932)
业大(19091)
(19018)
(18797)
(18257)
师范(18087)
基金
项目(95490)
科学(76710)
研究(72543)
基金(71244)
(60803)
国家(60325)
科学基金(52710)
社会(48875)
社会科(46390)
社会科学(46379)
基金项目(36877)
(36049)
教育(33391)
自然(31849)
自然科(31152)
自然科学(31143)
自然科学基金(30621)
(29990)
编号(28998)
资助(28448)
成果(24707)
(24464)
(22147)
重点(21525)
国家社会(21000)
课题(20425)
(20222)
(19942)
教育部(19717)
(19531)
期刊
(82152)
经济(82152)
研究(51900)
中国(34978)
(30263)
管理(24536)
(22107)
(21342)
金融(21342)
学报(20650)
科学(20161)
大学(16974)
学学(15945)
教育(15830)
财经(15387)
农业(14022)
(13207)
经济研究(13000)
业经(12903)
技术(12645)
问题(11078)
(8730)
理论(8170)
国际(8049)
现代(7606)
世界(7536)
实践(7085)
(7085)
技术经济(7066)
(7010)
共检索到247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福鹏  张建波  
全面认识两个市场的利率的实质并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有利于完善利率市场化传导机制,促进其市场化、渐进式统一,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认识存贷款和货币债券市场的利率传导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完善利率市场化调控体系,利率市场化传导效果明显增强,但受存贷款和货币债券市场基准利率、资金特点、市场主体影响,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健  
本文遵循信用货币制度下资产创造负债的逻辑关系,借鉴外国央行及商业银行的经验做法,构建先资产利率后负债利率、先金融市场利率后银行机构利率的目标传导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利率体系的现状出发,分析构建目标模式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从中央银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立平  刘明  申建文  
在利率市场化加快背景下,本文尝试构建利率与三驾马车、物价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利用因素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探究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渐趋下降利率通过信贷渠道促使贷款增加、推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利率对消费有推动作用,但利率的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且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增加消费的不稳定性。人民币汇率升值减轻了国际收支"双失衡",既利于降低经常项目顺差促进进口增长,又防热钱流入控制资本大规模外流起到积极作用。中央银行利用利率政策调控物价有效,费雪效应存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积余  
利率市场化主要是解决利率的形成机制问题 ,按照市场化的要求 ,利率的形成应该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或中央银行来决定。美联储把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美联储可以随时变动利率水平 ,通过贴现窗口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按照市场规则为利率定价。这种利率定价方式消除了对任何补助的增加和他对竞争有所影响的担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斌  
文章试图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框架下,对我国利率运行状况及利率传导机制做一些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上能够对产出缺口和物价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不同利率品种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传导链条,初步形成了较为灵敏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和传导机制,这些都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还研究了均衡利率问题,并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建立市场化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建伟  
实行利率定价机制后,金融机构定价还要实行从逐笔定价和单产品定价向客户关系综合定价转型,达到贴身客户服务的定价境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按照: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改革思路稳步推进。以实现全国银行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为中国利率市场化起航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振华  李琳曈  
利率传导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本文选取1996-2020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使得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经济对市场利率的调节愈发敏感;2016-2020年,相比于M2,市场利率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更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渐进地由“数量型”逐步转为“价格型”。最后,本文认为,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存款利率自律机制,积极推动LPR形成和传导机制的相关改革,货币政策实施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从而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国俊  
利率具有优化资本配置功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来的每一次利率改革,都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2004年10月末的利率调整,虽然只是微调,但它却是最近一年多来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延续,目的是抑制过热的经济,反映出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并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要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深化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德旭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机制在实现国内和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保证资金的有效分配、影响可用于投资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影响经济组织的投资和消费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改革利率机制,使其充分发挥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和引导资金投向、调节社会总供需平衡、市场货币流通量及信贷资金供求,促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培亮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利率形成机制与真正的市场化机制还有较大差距,因为利率市场化最关键的一步还没有迈出,即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的标志。同时,取消存款利率上限也会带来较大的风险,有可能导致利率波动较大,为金融消费者带来损失。因此,为了防范存款利率完全放开之后带来的风险,需要提前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建立全新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张男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用修订后的贷款基础利率(LPR),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收官阶段。这使得有关利率市场化能否保障货币政策有效性并从根本上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探讨再度成为焦点。鉴于此,文章构建了DSGE模型和TVP-VAR模型,详细对比了不同市场化程度下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和传导效率,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产出、通胀与企业价值对利率调控的反应愈加敏感,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优化利率的宏微观传导效率;第二,模拟分析显示,完全市场化将会大幅降低利率政策的宏观传导效率,同时还可能诱发逆向选择并导致微观传导渠道失灵,因此货币当局仍应对利率完全市场化持必要谨慎;最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LPR的推出进一步提高了利率传导效率,这说明在完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采取LPR等过渡元素逐渐加强市场定价主导地位不失为双轨合一过程中的有益尝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