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
2023(19)
2022(18)
2021(19)
2020(27)
2019(35)
2018(37)
2017(34)
2016(15)
2015(22)
2014(28)
2013(19)
2012(18)
2011(17)
2010(27)
2009(12)
2008(25)
2007(21)
2006(16)
2005(17)
作者
(57)
(45)
(41)
(38)
(30)
(22)
(21)
(21)
(19)
(18)
(17)
(17)
(16)
(15)
(13)
(12)
(11)
(11)
(11)
(11)
(11)
(10)
(10)
(10)
(10)
(10)
(9)
(9)
(9)
(9)
学科
(53)
(52)
经济(52)
中国(39)
管理(36)
教育(35)
(31)
国家(30)
(30)
(27)
(25)
(24)
政治(24)
财政(24)
体制(21)
思想(20)
国家法(19)
(19)
宪法(19)
家法(19)
(18)
地方(18)
(17)
企业(17)
思想政治(17)
政治教育(17)
治教(17)
理论(17)
德育(16)
(15)
机构
大学(334)
学院(305)
研究(106)
中国(99)
(89)
经济(85)
法学(80)
法学院(76)
(74)
师范(68)
(68)
管理(66)
学法(65)
科学(63)
(60)
师范大学(58)
财经(55)
教育(50)
理学(49)
管理学(48)
(48)
理学院(47)
社会(47)
管理学院(46)
北京(45)
(45)
(44)
中心(42)
(41)
财经大学(38)
基金
项目(174)
研究(159)
基金(105)
科学(105)
(99)
国家(97)
成果(95)
社会(92)
社会科(88)
社会科学(88)
(69)
教育(67)
(67)
(67)
阶段(67)
编号(66)
阶段性(64)
课题(58)
(57)
(53)
社科(53)
科学基金(52)
(50)
基金项目(50)
(48)
重大(46)
重点(43)
(42)
大学(41)
项目编号(41)
期刊
(153)
经济(153)
研究(131)
中国(100)
教育(99)
学报(75)
科学(72)
社会(57)
(55)
大学(53)
学学(51)
社会科(51)
社会科学(51)
(40)
(31)
财经(31)
(30)
论坛(30)
(27)
职业(27)
(26)
管理(25)
(25)
金融(25)
世界(23)
农业(23)
(23)
经济研究(23)
(22)
税务(22)
共检索到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叶中  
全体社会成员应尊崇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并以宪法规范为根本行动指南。深化尊崇宪法意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关键是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根本是加强我国人权保障。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对我国宪法的又一次重大完善。此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思想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才能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我们要把实施宪法摆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宪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子堂  葛天博  
让人民群众接受充分的教育,是落实"以人民发展为中心"治国理念的科学选择与实施举措。坚定不移地对标实施社会主义专业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尊崇宪法为指南,以信奉宪法为精神,以信仰宪法为品格,着力宪法教育。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怀德  
在公民成长的全阶段灌输和渗透宪法意识,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法治思维"的根本是宪法意识,具体包括三点内涵:心中有法,权不离法,一断于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重点领域的教育立法,更多回应社会民众的需求。
关键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成刚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海尔管理模式等一系列中国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引起了全球管理学界广泛关注与研讨。而回顾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段历史,"鞍钢宪法"创新性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则具有一定的全球影响力。一、"鞍钢宪法"的内涵"一五"(1953-1957年)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在我国实施,苏联专家在我国企业推行的管理模式多为集权化管理,搞物质刺激,依靠少数专家和烦琐的规章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慎之  
今年开年以后,中国的第一件大事恐怕无过于中共中央在1月22日向全国人大提出的要又一次修改宪法的建议了。我们的国家已定下了建设“法治国”的目标。宪法正是法治国的根本。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50年前成立,在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已经先后制定了四部宪...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义  
目前推进当中的合宪性审查主要是针对立法过程的抽象的合宪性控制,回避宪法判断的司法技术展开可以为其注入一种实践动力。广义的回避宪法判断包括通过法律判断回避宪法判断和回避违宪判断这两种样态,后者又有两种类型,即合宪解释(或类似变形裁判技术)与现代回避。这些回避技术的操作法理,都可以从法院在彰显宪法与尊重立法两种任务取向之间的策略性平衡得到阐释。我国既有司法实践主要有两个缺陷:一是通过法律判断回避宪法判断的方法论意识不足,导致裁判说理的泛宪法化;二是法院尊重立法时,对宪法价值的技术关切不足。为了化解这种对极式的偏差,我国未来应确立彰显宪法与尊重立法的本土化平衡基准,最高法院的多面向宪法对话功能也至为切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利平  
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于树立宪法有效实施理念、完善法治保障、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善治状态。社会管理创新与宪法有效实施的良性互动不仅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直接方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路径。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与宪法有效实施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深化管理创新认识、升华依宪治国理念,完善社会管理创新与宪法有效实施互动的体制机制,突出社会管理创新重点,依靠"群众路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北京市财政局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弘扬宪法精神、践行宪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理财、依法行政作为贯彻实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个大政方针的重要抓手和具体举措,在实践中推出了"1+2+N"法治工作模式。"1",就是把弘扬宪法精神作为现代财政治理一块最重要的基石筑牢夯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深化财政治理"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形成了三个重要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泉生  
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当代人及其后代子注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法理应对此作出积极反应,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法律形式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目标予以固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加以确立,使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期刊] 求索  [作者] 曾明  
在20世纪初南非的政治和解与民主运动中,宪法环境权条款经反复修正而最终成型,成为非洲国家环境权入宪的典范。南非宪法第24条及相关条款赋予每一位公民无害于其健康与幸福的环境权利,还将环境权提升至人权保障高度。它要求国家履行环境保护的职责,厘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用宪法的形式宣示了预防污染、促进保育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成为南非环境立法的指引。同时,一系列宪法条款还为环境权构建起了可诉性的救济机制,既保障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环境实体性权利,又救济环境信息知情权等程序性权利,成为了南非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客体,也为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放宽提供了宪法依据。因此,南非宪法环境权具有较丰富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翟国强  
自现行宪法1982年公布以来,违宪审查以及蕴含在违宪审查中的宪法解释机制一直是宪法学界的热门话题,有关文章汗牛充栋,以此为主题专门召开的研讨会也不计其数,2009年部分学者草拟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对宪法解释的程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此后宪法解释一直是许多宪法学人念念不忘的主题之一。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法性质的文件"。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合宪性审查"概念,"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修改宪法时,宪法第44条修正案将宪法第70条第1款规定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中的"法律委员会"改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这是我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在名称上首次出现"宪法"一词,意在为宪法监督与实施提供组织保障。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自此,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作为我国当下宪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已经呼之欲出,引人瞩目。1982年宪法第67条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但这一制度几十年来基本停留在规范层面上。在学界长期不懈的呼吁下,尤其是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推动下,宪法解释机制的启动终于进入倒计时。那么宪法解释的切入点在哪里?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既是立法主体又是宪法解释主体的体制下,宪法解释的空间何在?如何协调立法程序和宪法解释程序?宪法解释方法与法律解释方法到底相同还是不同?宪法解释的效力应如何确定?在"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的基础性制度线索中,"宪法解释"处于什么地位?该如何发挥作用?本人受学报编辑部的委托组织了本次笔谈。六位学者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可圈可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自强  
布坎南认为只有基本货币制度确立后,货币政策、货币数量等纯粹的技术性分析才能真正发挥效力。布坎南货币宪法的理论根源除了来自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利维坦预设和契约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外,最深层次上可以追溯到个体内在的矛盾性。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布坎南货币宪法思想对稳定币值和金融秩序有重要作用,挖掘布坎南货币宪法思想可以为通胀压力下我国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所参考与借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范立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宪法集中体现了社会对公共产品集体决策规则的选择。美国宪法的产生类似于霍布斯所主张的社会契约形成共同意志的过程。本文以公共财政的观点,从税收法定、税收分权和税收司法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宪法中涉税条款的意义,以图对我国税收法治化建设有所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丹  
通过宪法与法律上的税概念之辨析,可以认为宪法税概念与法律税概念并不能等同视之,法律税概念是宪法税概念之具体化,其位阶低于宪法税概念,而宪法税概念是法律税概念之审查基准,其决定着法律税概念在宪法上的正当与否。因此,宪法上的税概念,惟有从宪法本身的相关规定出发,通过宪法解释途径,由宪法整体秩序中去寻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