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7)
- 2023(4472)
- 2022(3634)
- 2021(3540)
- 2020(2845)
- 2019(6700)
- 2018(6259)
- 2017(12906)
- 2016(6764)
- 2015(7520)
- 2014(7410)
- 2013(7129)
- 2012(6295)
- 2011(5269)
- 2010(5232)
- 2009(5121)
- 2008(5217)
- 2007(4568)
- 2006(4124)
- 2005(3808)
- 学科
- 企(30367)
- 企业(30367)
- 业(29668)
- 管理(27982)
- 济(27388)
- 经济(27348)
- 财(15049)
- 务(12778)
- 财务(12775)
- 财务管理(12758)
- 企业财务(12394)
- 方法(12038)
- 数学(9906)
- 数学方法(9855)
- 业经(9194)
- 制(8137)
- 中国(6759)
- 体(6350)
- 体制(5685)
- 农(5479)
- 企业经济(5455)
- 公司(5208)
- 理论(5098)
- 融(4937)
- 金融(4937)
- 银(4922)
- 银行(4919)
- 行(4607)
- 技术(4324)
- 划(4302)
- 机构
- 大学(94689)
- 学院(93651)
- 济(40001)
- 管理(39646)
- 经济(39323)
- 理学(34340)
- 理学院(34011)
- 管理学(33734)
- 管理学院(33539)
- 研究(26597)
- 财(23236)
- 中国(22735)
- 京(18869)
- 财经(18316)
- 经(16741)
- 财经大学(14105)
- 科学(13412)
- 江(13088)
- 中心(12658)
- 经济学(12629)
- 商学(12417)
- 商学院(12334)
- 所(11889)
- 北京(11786)
- 经济学院(11403)
- 范(10710)
- 师范(10617)
- 业大(10432)
- 州(10361)
- 研究所(10328)
- 基金
- 项目(59677)
- 科学(49062)
- 基金(45921)
- 研究(45729)
- 家(38667)
- 国家(38334)
- 科学基金(34704)
- 社会(31407)
- 社会科(29818)
- 社会科学(29813)
- 基金项目(24608)
- 省(21762)
- 自然(21723)
- 教育(21332)
- 自然科(21229)
- 自然科学(21227)
- 自然科学基金(20889)
- 划(18611)
- 编号(18043)
- 资助(17545)
- 成果(15142)
- 部(14341)
- 重点(13337)
- 创(13279)
- 教育部(13264)
- 国家社会(13240)
- 人文(13234)
- 制(12696)
- 性(12591)
- 创新(12206)
共检索到138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红军
目前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概念界定包括狭义认知、广义认知和中义认知,它们在区分度与解释张力、定义逻辑和界定视角上存在差异和分歧,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概念的合意界定应平衡区分度与解释张力,综合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结合应然视角和实然视角,沿着"资本——资本运营、国有资本——国有资本运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逻辑链条予以界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功能定位需考虑国家需求与企业能力的匹配、基础功能与衍生功能的协同、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结合、运营公司与投资公司的区分,并结构化为四个方面:宏观视角的基础功能定位即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流转通道,微观视角的基础功能定位即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市场化专业运营平台,宏观视角的衍生功能定位即服务国家战略与政策落地的杠杆撬动者,微观视角的衍生功能定位即社会资本优化配置的放大器。
[期刊] 改革
[作者]
肖红军
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是新发展阶段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与显著成效,顶层设计逐步清晰,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但也存在认知理解亟须清晰深化、身份角色仍存在错位越位现象、功能定位不准与发挥不充分、组织模式未能匹配性转型、体制机制有待深度转变、资本运营能力急需增强等问题。未来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深化与迈向高质量发展,应将实现资本增值表现优异、平台功能表现优越、业务创新协同、专业能力突出、风险防控得当、治理有效高效、机制灵活适配作为重点方向,并从归位归真三个角色、筑牢筑实三大基础、做新做活三大模式、聚集聚合三类要素等方面全方位予以推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动态完善顶层设计、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制定完善支持性的配套政策,形成对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深化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吴俊培 赵斌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管理方式。随着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关于其预算主体之争、地位之争等问题已在法律层面予以解决。然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虽在覆盖范围、收支安排、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促进国有资本市场化经营等方面有所改善,但预算覆盖企业及资产有限,难以保证预算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收支划分有违国有资本全民所有的性质,有待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明晰化和差别化;在与一般公共预算相衔接时,二者的边界模糊,资金调出缺乏规范;由于资本性支出和间接的税收优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利于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作为现代化的国有资本管理方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完善将是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锋 黄速建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建立有利于政企分开、促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优化国资布局结构,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功能设置、投资对象、运营模式和建立方式上都存在差异,应结合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来建立不同类型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政策类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投向公益类国企,商业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投向商业二类国企,商业类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投向商业一类国企。
关键词:
国有资本 投资运营 再认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学东
一般来说,所有资本的运营目标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的所有者获得增值的收益。所不同的是,国有资本因其所有者是国家,因而其所追求的利润目标是扩大化了的国民经济总值的提高。也就是说国有资本运营的目标是与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目标——即经济增长、经济稳定、经济公平——相符合的。这是国有资本与生俱来的本质所决定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穷志
本文通过对国有控股公司的性质定位,深入地探讨了国有控股公司在微观经济中的基本功能,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形势,总结了它的主要扩展功能,从而为国有控股公司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宏观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土盛 孙瑞琦
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为背景,从企业绩效的视角对改革试点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本文研究发现,母公司进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将显著提升其所属上市公司的会计绩效和市场绩效,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主要通过放权机制(降低政府干预)、监督机制(降低代理成本)和激励机制(增加外部薪酬差距)影响企业绩效。本文研究对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扩大和完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指引,也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进而实现国有经济乃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洪涛
地方国有企业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存在股权划转等难题。改革试点可以尝试以增量为突破口,即以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脱钩改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股变现等为契机,先将这部分资产通过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转变为增量资本,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国资监管机构由管资产到管资本的整体市场化转变。国资监管行政化手段逐步由面到点聚集,主要通过考核为国有资本赋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则通过专业化、市场化运作,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国有资本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辛宇
国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协调平衡利益、抵御极端风险。随着我国国资监管思路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方向转变,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核心,以产权资本为纽带,将形成规模比较庞大、结构比较复杂的国企系族。此时,应该充分、全面地了解企业系族的利与弊,在国企系族中兴利除弊;厘清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所存在的主要差异及其业务的复杂性和动态转化特点;根据国企系族的不同类型及系族内企业的不同情境,设计相匹配的管控模式和治理结构。此外,还应当放松管制、加强监管,有效释放国企活力;合理运用财务金融创新工具,提升国有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处理好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成员企业其他出资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泽清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一大内容,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内容。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即是将现有的"M"形结构的国有集团公司转换为"H"形结构的国有集团公司。组建模式有分离模式和联盟并购模式。分离模式是指将原先的事业部或者分公司改制为子公司。联盟并购模式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公司合并组成以控股公司为总部的"H"形结构集团。组建方式有股份转换和脱壳法两种方式。股份转换包括股份交换、股份移转等方式。脱壳法主要类型有公司拆分和营业让与两种方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伟红 苏琪琪 王金磊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搭建了政府与国有企业间的"隔离层",有助于完善国资授权经营体制,理顺国有资本委托代理关系,落实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部活力与创新力。笔者认为,构建国资授权经营改革背景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规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小钢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推动国资监管体制转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政企分开的重要平台,其能否顺利运营已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通过对上海、山东、四川、广东、重庆五省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考察发现,各省市投资、运营公司数量、类型、功能定位及运营模式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重庆市、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经验丰富,表现出更高的利润率、更强的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能力。作为持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企和政府间构筑了"隔离带",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国资监管架构。未来,要理清国资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金洲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和经验,提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发展的"365"模式。一、强化"三个结合"1.功能定位要与政府战略意图相结合。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作为政府优化资本布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和具体抓手,其功能定位必须契合政府的战略意图和部署要求。从各省实践情况看,普遍将
关键词:
国有资本运营 “365”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小钢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推动国资监管体制转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政企分开的重要平台,其能否顺利运营已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通过对上海、山东、四川、广东、重庆五省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考察发现,各省市投资、运营公司数量、类型、功能定位及运营模式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重庆市、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经验丰富,表现出更高的利润率、更强的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能力。作为持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企和政府间构筑了“隔离带”,有利于形成科学的国资监管架构。未来,要理清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权责边界,创新监管授权的“负面清单”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改革,规范和完善管控模式,做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进国有投资、运营公司差异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