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9)
2023(7907)
2022(5934)
2021(5394)
2020(4352)
2019(10082)
2018(10277)
2017(19440)
2016(10745)
2015(11782)
2014(12016)
2013(11317)
2012(10012)
2011(9069)
2010(9207)
2009(8613)
2008(8481)
2007(7399)
2006(6950)
2005(6644)
作者
(30339)
(25569)
(25262)
(24267)
(16098)
(12056)
(11528)
(10018)
(9615)
(9089)
(8888)
(8678)
(8307)
(8122)
(8064)
(7887)
(7437)
(7411)
(7321)
(7301)
(6435)
(6157)
(6133)
(5807)
(5715)
(5679)
(5644)
(5497)
(5188)
(4942)
学科
(46212)
经济(46164)
管理(25385)
(24753)
(18982)
企业(18982)
方法(16144)
中国(14866)
(14550)
数学(14342)
数学方法(14232)
(12289)
业经(11132)
(9859)
(9724)
(9464)
农业(9075)
土地(8919)
地方(8578)
(8465)
金融(8465)
(8119)
银行(8088)
(7851)
(7674)
体制(7639)
(6762)
贸易(6754)
理论(6620)
(6496)
机构
大学(149038)
学院(147408)
(63563)
经济(62275)
研究(55482)
管理(54530)
理学(45871)
理学院(45262)
管理学(44465)
管理学院(44167)
中国(43712)
(32773)
科学(31875)
(30902)
(28698)
(28065)
研究所(25125)
中心(25049)
(24024)
财经(23481)
业大(22812)
农业(22317)
(21441)
(20844)
北京(20838)
师范(20643)
经济学(20106)
(19840)
(18080)
经济学院(17953)
基金
项目(94858)
科学(75288)
研究(70046)
基金(69232)
(61073)
国家(60555)
科学基金(51628)
社会(45598)
社会科(43257)
社会科学(43237)
(36314)
基金项目(36299)
教育(32987)
自然(32306)
自然科(31585)
自然科学(31576)
自然科学基金(31056)
(30965)
编号(28301)
资助(27209)
成果(23538)
重点(21679)
(21530)
(20784)
课题(20208)
国家社会(19604)
(19437)
教育部(18480)
创新(18249)
(18187)
期刊
(75897)
经济(75897)
研究(49551)
中国(38943)
(26718)
(23554)
学报(23408)
科学(22755)
管理(21126)
教育(20888)
(18404)
金融(18404)
大学(18339)
农业(17429)
学学(16978)
财经(12622)
技术(12359)
业经(12227)
经济研究(12134)
(11017)
问题(10252)
(9361)
(7643)
理论(7097)
世界(7045)
(7036)
国际(7009)
现代(6883)
技术经济(6680)
资源(6645)
共检索到240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本文通过分析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涵义、发展逻辑、重点内容等,阐释了其背后的市场运行机制,论述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优势,全面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海  田双清  陈乐宾  
基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演进逻辑、现实难点和改革需求,通过构建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基本共识分析框架,解释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共识层级构成及其作用价值。研究发现,新时代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须协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城乡、区域、要素“五大”关系,确立权责清晰、收益共享、城乡平等、资源高效、系统联动的理念价值取向;须从产权安排、管理体制、配套制度三方面创新制度框架设计;须细化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价格形成、收益分配等程序规则约束,增强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操作不同层面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共识,充分发挥社会共识的政策工具作用,为我国土地制度创新与政府治理优化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彦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商品市场改革。经过一系列探索与调整,直至1992年中国商品市场价格双轨才逐渐并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以价格改革为核心的商品市场改革已基本完成。然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相对滞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其难以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一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导致要素资源错配。例如,缺乏相对统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土地是生产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可以释放巨大的经济发展潜能,对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城镇、产业、区域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切实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法治建设等基础保障工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占峰  辛德嵩  
全面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党的百年土地制度探索史进行系统性梳理发现,土地要素历经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到充满活力的市场化配置的转变过程,持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仍是新时代土地制度变革的核心要义。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对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保持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具有重要实践意涵。当前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仍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障碍,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是"一般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是"三权分置"推动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招拍挂"促进了城市土地出让市场价格形成,三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破了一级市场垄断。与此同时,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仍存障碍,一是农地征收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存在价格差异,二是工业用地占比较高与利用效率偏低存在冲突,三是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存在集体和国有权属矛盾。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一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协调土地征收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求同存异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分类治理小产权房;二要深化工业用地的市场化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改进工业用地监管体系,健全工业与住宅用地比价合理价格体系,健全工业用地市场准入制度和评价体系;三要完善土地市场化的政府调节,制定科学合理的供地计划,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规范,加强政策监管和查处力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宛仪  周翰贤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最近20年土地交易市场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充分发挥深圳市综合改革试点探索优势,多渠道增加保障房用地供应,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布局,注重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商服用地平衡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翔峰  刘强  
本文首先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梳理并探索了生产要素配置规律,认为生产要素范畴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拓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总有某种主导要素起引导聚合成先进生产力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本文把数据纳入现代生产要素范畴,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个方面,在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中,技术是主导要素并聚合引导其他要素形成先进生产力,同时要建立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配置体系为其提供制度保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按照要素发展的规律进行设计和推进。其次,本文分析了现行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技术创新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均存在体制障碍,制约了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尚未构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等问题,导致了要素配置结构失衡、产业转型升级困难以及资本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下降。最后,本文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建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市场配置体系,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重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建设城乡融合、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要素的统一要素市场,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在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把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作为改革重点,是要指出现实中还有相当部分要素不是由市场决定的,需要推动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配置的要素由市场决定。其目标是:市场调节资源在部门和企业间自由流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在产权流转中提高效率,着力解决存量资产的市场化配置。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牵涉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第一,建设完备的要素市场,涉及完善并规范金融市场,建设和规范土地市场,发展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充分开放,大数据的市场分享;第二,要素价格市场化的改革,涉及进一步扩大物质性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的范围,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价格在各自的市场上形成,要素报酬更大程度上反映要素市场的供求状况。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要能达到效率目标,关键在市场整体有效。市场有效的关键在市场秩序和规范。市场秩序建设涉及培育自主决策的市场主体,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降低市场调节的成本,完善产权保护和流转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庆日  陈美景  仲济香  
研究目的:基于"制度环境—治理结构—资源配置"的理论视角,系统梳理和评析当前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产权基础、流转路径和收益分配相关研究和主要观点,为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学理支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比较分析、归纳与演绎。研究结果:(1)从产权基础来看,中国土地产权的明晰性、完整性、稳定性均面临挑战,要加快推进确权登记、还权赋能并建立准入退出机制;(2)从流转路径来看,健全机制、划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识别和化解各类风险有利于土地要素流转顺畅、土地市场高效管控和防范冲击;(3)从收益分配来看,要遵循权利均等、时空均衡、权责统一的原则,改进土地收益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研究结论:应当顺势而为、因地制宜,以夯实产权基础、优化流转路径、改进收益分配为主要抓手推动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从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琳  黎小明  刘冰洁  钱金芳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市场化配置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是否对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方法:理论剖析工业用地市场化发展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利用2008—2015年间20余万条工业用地交易数据及工业经济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进行滞后性影响分析以及区域差异比较。研究结果: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与工业结构优化度总体存在正相关关系,各分项指标结果有所差异;滞后项系数显著为正;引入区域虚拟变量与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交叉项,验证了区域性差异的存在。研究结论:土地市场发展越完善,产业结构越高,且该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土地市场发展对劳动力结构优化度提升最为显著;在中部地区的推动作用强于其他地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充   何益欣  
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从土地要素配置的视角,以2007年《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实施为契机,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地方竞争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最低限价政策的实施会改善土地竞争,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经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保持稳健;微观层面,最低限价政策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机制和抑制企业寻租的机制提升区域创新;宏观层面,最低限价政策不仅通过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放松预算约束来增加政府科技支出的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而且还可以通过增强对土地违法的处理来改善制度环境的机制以促进区域创新;地理禀赋好的、城市级别低的、具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所受到的最低限价政策的积极影响更大;此外,2008年的刺激计划对政策效应具有放大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玥  
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山西中部城市群是山西省创新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推动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文章从山西中部城市群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现实基础出发,详细阐述了山西中部城市群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所取得的进展,并进一步分析山西中部城市群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需要扫清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聚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各环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玥  
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技术要素非标性、慢消性和依附性的特点,决定了技术要素市场的特殊性,即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因此,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注定艰难且复杂。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存在技术要素价值被低估、技术成果供需对接不畅等诸多难点,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要素评价机制,完善技术成果信息共享机制,构建技术与资本融合发展机制,支持多主体技术创新,由此提高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路径和政策举措”课题组  陈彦斌  王兆瑞  于泽  夏晓华  宋扬  杨继东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根本途径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健全价格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系统性回顾我国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指出了各要素市场中存在的要素资源错配、配置效率较低和供需结构不匹配等共性问题。各界已经形成关于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必要性的共识,有助于遏止潜在增速过快下滑的局面,改善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集中力量解决各个要素市场存在的共性问题;按照各个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难易程度有序推进改革;积极推进要素市场主体培育和配置方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