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1)
- 2023(6457)
- 2022(5411)
- 2021(5069)
- 2020(4292)
- 2019(9974)
- 2018(10112)
- 2017(19242)
- 2016(10705)
- 2015(11544)
- 2014(11564)
- 2013(10993)
- 2012(9993)
- 2011(8906)
- 2010(9134)
- 2009(8935)
- 2008(9221)
- 2007(8075)
- 2006(7498)
- 2005(7218)
- 学科
- 济(39230)
- 经济(39159)
- 管理(37269)
- 业(33915)
- 企(31918)
- 企业(31918)
- 制(17644)
- 财(16919)
- 方法(13405)
- 体(12246)
- 业经(12232)
- 中国(11441)
- 数学(11195)
- 数学方法(11060)
- 农(10934)
- 体制(10747)
- 务(10520)
- 财务(10498)
- 财务管理(10469)
- 银(10224)
- 银行(10216)
- 企业财务(10011)
- 行(9712)
- 融(9196)
- 金融(9194)
- 度(7308)
- 制度(7277)
- 税(6980)
- 划(6911)
- 理论(6695)
- 机构
- 大学(143577)
- 学院(142063)
- 济(63142)
- 经济(61882)
- 管理(54633)
- 研究(49424)
- 理学(45656)
- 理学院(45189)
- 管理学(44646)
- 管理学院(44353)
- 中国(41117)
- 财(36727)
- 京(30262)
- 财经(26508)
- 科学(25853)
- 所(24104)
- 经(23952)
- 江(23442)
- 中心(22520)
- 研究所(21004)
- 农(20394)
- 经济学(19905)
- 财经大学(19647)
- 北京(19474)
- 院(18222)
- 州(17728)
- 经济学院(17636)
- 业大(17503)
- 范(17345)
- 师范(17187)
- 基金
- 项目(87652)
- 科学(70073)
- 研究(67674)
- 基金(64603)
- 家(55194)
- 国家(54711)
- 科学基金(47491)
- 社会(44891)
- 社会科(42526)
- 社会科学(42517)
- 基金项目(33660)
- 省(33237)
- 教育(31698)
- 自然(28529)
- 划(27828)
- 自然科(27825)
- 自然科学(27818)
- 自然科学基金(27365)
- 编号(26989)
- 资助(25673)
- 成果(23801)
- 制(23648)
- 部(20656)
- 重点(19902)
- 课题(19485)
- 国家社会(19052)
- 性(18839)
- 创(18754)
- 教育部(18429)
- 发(18157)
共检索到236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艳利
一、优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系统。首先,做好预算编制主体间的协调配合。合理定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主体是研究预算编制问题的前提与基础。按现行《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国资委和财政部门均参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体的协调问题便不容忽视。在职能转换和政府治理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管部门的各级财政部门、作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位的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以及其他有国有企业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文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总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政企不分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萌芽阶段(1949—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有计划商品经济转型时期的探索起步阶段(1978—1992年)、经济改革转型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1992—2008年)和全面深化改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时期的独立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快速发展,短期内跨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受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影响,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亦不断发展演进。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制度需要是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演进的根本动因,阶段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这不同于西方国家历经上百年自然演进而来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渐进式、诱致性变迁特征。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一定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进行适当调整,并处理好与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财税体制和国有企业管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冬梅
所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凭借其所有者的身份,在法律法规明确的权限范围内,依法拥有或支配国有资本有关经营收益,并将取得的收益用于国有企业资本性投入和经营支出等方面。近几年来,在国资委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逐步建立并有效实施,取得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其尚处在探索试点阶段,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一)存在的问题1.收益上交比例偏高。目前,国有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的比例一般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建国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式预算框架的一部分。中国尤其需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1986年至今,中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概念逐步形成,框架基本确立。今后,要充分认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价值,进一步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演进 框架 价值 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文宗瑜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改革的中长期目标,是要考虑国有资本收益要用做民生改善及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要与其他预算尤其社会保障预算、公共财政预算相互支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除了要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还要充分强调其政府宏观调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安灵 谭玉莲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我国特色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多重委托代理的国资管理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层可能会构建职务“堑壕”,实施预算松弛。本文结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实施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A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国有企业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会明显提升预算松弛程度,并且管理层权力在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地方国有企业以及外部治理水平较低地区的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实施对预算松弛程度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银华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非常密切,通过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这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可以较好解决国有企业出资人缺位问题,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水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秀烨 张先治
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务契约关系一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关键与难点。政府作为出资人在资本投入、营运和收益分配上还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国有企业改革走到今天,需要建立明确的、有约束力的财务契约关系,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正是这一改革思路的直接体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赖永添 李炜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即国务院26号文件),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玉 郎福宽
2007年9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明确规定政府以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收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按照宏观调控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改变了长期以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由企业自主支配、所有者不参与分红的状况,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永刚
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开始正式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2007—2009年,共收取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1572.2亿元,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421亿元,加上上年结转收入19亿元,合计440亿元。因此,如何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是公众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搭造起一个信息平台,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论文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内涵角度出发,对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依据进行说明,进而提出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思路。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公共预算 社会保障预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燕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当前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 ,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在构建中应处理好其与公共预算之间的关系 ,界定好收支范围和内容 ,选择好编制主体及方式 ,通过预算真正为公众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搭造起一个信息平台。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公共预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剑文 郭维真
财政是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财政的公共性体现了财政目的的公共性,财政产品的公共性,以及制度层面的公共性。作为公共财政目标的组成,复式预算的建立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财政职能的完善和中国式公共财政转型的进程。作为复式预算组成部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仅体现了我国预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而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对推动我国财政转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如何建立,特别是在财政转型的路径选择方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职能如何与公共财政预算进行合理的界分,无论在理论或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探讨我国财政转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舒
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随着20世纪80年代底复式预算制度的发展逐步被提上日程,先后经历了建设性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之后,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静 范亚辰 周卫华
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是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下简称“两类公司”)是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中的重要资本纽带和桥梁。以“两类公司”为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以国有资产国家所有权实现的法理及理论逻辑分析为基础,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中“两类公司”的试点进展,深入剖析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两类公司”简单翻牌、功能混淆,授权放权“两难困境”等问题及其成因,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国企改革深化提升目标,提出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