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48)
- 2023(12278)
- 2022(10110)
- 2021(9154)
- 2020(7409)
- 2019(16839)
- 2018(16676)
- 2017(31638)
- 2016(17304)
- 2015(19064)
- 2014(19284)
- 2013(18940)
- 2012(17465)
- 2011(15784)
- 2010(16399)
- 2009(15746)
- 2008(16203)
- 2007(14734)
- 2006(13646)
- 2005(13097)
- 学科
- 济(78714)
- 经济(78580)
- 业(76982)
- 企(76420)
- 企业(76420)
- 管理(71119)
- 财(29192)
- 业经(28357)
- 方法(25358)
- 制(23940)
- 中国(23016)
- 务(20793)
- 财务(20764)
- 财务管理(20731)
- 农(19828)
- 企业财务(19726)
- 地方(19350)
- 体(17459)
- 技术(17042)
- 数学(17041)
- 数学方法(16913)
- 银(15691)
- 银行(15677)
- 和(15350)
- 行(15162)
- 理论(14954)
- 体制(14825)
- 策(14808)
- 划(14673)
- 融(14669)
- 机构
- 学院(251405)
- 大学(245846)
- 济(108521)
- 经济(106290)
- 管理(98371)
- 研究(84919)
- 理学(81863)
- 理学院(81037)
- 管理学(80186)
- 管理学院(79681)
- 中国(69411)
- 财(57733)
- 京(53026)
- 科学(46186)
- 财经(42919)
- 江(42508)
- 所(42333)
- 经(38562)
- 中心(38359)
- 研究所(36978)
- 农(35036)
- 北京(34308)
- 州(33386)
- 经济学(32601)
- 范(31593)
- 师范(31325)
- 财经大学(31274)
- 院(30870)
- 业大(30249)
- 经济学院(29024)
- 基金
- 项目(149620)
- 科学(119845)
- 研究(116337)
- 基金(107673)
- 家(90973)
- 国家(90021)
- 科学基金(79250)
- 社会(75943)
- 社会科(72017)
- 社会科学(71999)
- 省(60323)
- 基金项目(56013)
- 教育(52968)
- 划(48803)
- 自然(47632)
- 编号(47467)
- 自然科(46510)
- 自然科学(46498)
- 自然科学基金(45728)
- 资助(43048)
- 成果(39748)
- 发(37040)
- 制(34831)
- 课题(33973)
- 重点(33525)
- 创(33358)
- 部(33204)
- 国家社会(31192)
- 创新(31076)
- 性(30913)
- 期刊
- 济(140056)
- 经济(140056)
- 研究(84340)
- 中国(60327)
- 财(50302)
- 管理(45844)
- 农(33946)
- 科学(31663)
- 融(31340)
- 金融(31340)
- 教育(30769)
- 学报(30177)
- 大学(24791)
- 业经(24696)
- 技术(24571)
- 学学(23130)
- 财经(22879)
- 农业(21948)
- 经济研究(21192)
- 经(19746)
- 问题(17389)
- 技术经济(13989)
- 贸(13674)
- 财会(13577)
- 现代(13110)
- 经济管理(12961)
- 会计(12758)
- 业(12644)
- 商业(12567)
- 改革(12340)
共检索到416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梅光中
深化国有批发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梅光中批发商业是商品流通的枢纽。转换国有商业企业的经营机制,是振兴国有批发商业、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我们苏州百货总公司多年来改革实践表明,如能切实做到企业经营机制常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克荣
国营大中型批发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商业的重要阵地,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物质技术条件,是国内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枢纽。担负着繁荣经济,稳定市场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流通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家竞争的新格局。而国营大中型批发企业却没有摆脱传统经营体制的束缚,出现了地位削弱、功能萎缩、实力下降、效益滑坡、发展后劲不足等严重困难局面。因此,研究国营大中型批发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对于巩固社会主义商业阵地,增强企业活力,振兴同营大中型批发企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宝山
一、“上船”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一) 什么是“上船”? 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搞好搞活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课题。“上船”就是北京市政府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而采取的创造性措施。“上船”是一种形象化的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树锋 王永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兴初
深化股份制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丹东粮油外贸公司总经理姜兴初丹东粮油对外贸易公司(以下简称“丹贸”)成立于1988年3月,当时仅有员工10人,资产不到10万元。经过5年艰苦创业,“丹贸”现已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年营业额达4.4亿元,成为一个由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勇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国有商业的改革经历了痛苦、无奈、彷徨的繁杂过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营的多元化,国有商业企业一直在困境中苦苦挣扎。如何尽快摆脱这种局面,重振国有商业雄风,深化股份制,使产权分散化、多元持股,从而形成产权调控机制,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不失为国有商业改革的一条上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元琮
转换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以便有效地增强企业活力。改革以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措施,但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经营机制难以转换的原因,并探讨行之有效的改革对策。 1 改革以来,围绕扩大企业自主权采取了多项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许多企业的主要自主权仍被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截留,对企业行使自主权附加许多限制条件,使企业难以行使。尤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树仁
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机制,明确规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这将是我国由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飞跃和变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商品流通领域中多种经济成份、多渠道商品流通的格局已经形成。国营批发商业面临着购销滑坡、经营规模萎缩、经济效益下降的严重困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客观因素外,从企业主观上来分析,在经营上固守阵地、不思变革,跳不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框框,是个重要原因。看来,要摆脱困境,关键是要调整企业的经营,走出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狄运中
一、企业经营机制与国有产权制度的关系 (一) 国有产权制度的改革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前提企业经营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企业经营机制是由动力机制、调节机制和企业家功能三个方面组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和宏观调控体系是充分发挥企业经营机制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企业有无自主经营权则是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决定一个国家社会政治制度性质的经济基础是财产所有权制度及其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国有财产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亚达 徐虹 汪国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万明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新都县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新都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特点是:采取改、转、租、卖、并、破、分等多种形式,以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为手段,建立产权流转体系为重点,组建产权监管体系为保证,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是:1.理顺了产权关系及政企关系;2.优化了企业组织结构、资本结构及全县的产业结构;3.促进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营管理、经营类别的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乃鉴 吴德明 胡柯宏
“三多一少”的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后,随着市场多渠道、多层次更为开放的激烈竞争,国营批发商业如何摆脱困境、站稳脚跟,已成为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许多企业出现效益滑坡,甚至濒临倒闭。但是,浙江省余姚市(县级市)商业局系统16家企业、4000多职工,及时调整策略,转换经营机制,在竞争中求发展,经济效益连续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子基
一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代表着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国有企业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政治安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直接关系到缓解当前财政困难,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与经济建设的速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志有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是一种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规范下,以某种形式的投入换取产出的经济实体,对这一点,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但从投入,到投入后的整个运行过程,再到产出的分配,中国的国有企业却面对着许多来自理论、政策、实践所提出的难解矛盾与争议。今天重提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不仅应着眼于企业实际运行中被严重扭曲的经营手段和形式,还应深挖形成这一扭曲机制的历史与现实根源。二、关于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建国初,我国建立起了典型的计划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形成的一系列社会运行机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便在国家计划约束下的国有企业的形成机制。首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清方
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当前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我认为,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相当一批企业缺乏健全的经营机制。特别是从企业的经营管理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盲点”或误区。这些“盲点”或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适当地夸大了承包制的作用。诚然,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应该看到,它在健全和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方面也存在很多局限性。例如,助长企业短期行为,强化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等等。还应该看到,企业承包制这种经营形式,就其本质来说,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无多大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