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97)
- 2023(20853)
- 2022(17706)
- 2021(16771)
- 2020(14002)
- 2019(31972)
- 2018(31592)
- 2017(60259)
- 2016(32847)
- 2015(36855)
- 2014(36626)
- 2013(36073)
- 2012(32974)
- 2011(29456)
- 2010(29935)
- 2009(27960)
- 2008(26851)
- 2007(23698)
- 2006(21196)
- 2005(18838)
- 学科
- 济(129284)
- 经济(129113)
- 业(96473)
- 管理(95960)
- 企(74998)
- 企业(74998)
- 方法(54371)
- 农(51248)
- 数学(47410)
- 数学方法(46788)
- 财(43766)
- 中国(39216)
- 农业(34091)
- 制(32731)
- 业经(32390)
- 地方(30340)
- 融(29981)
- 金融(29976)
- 银(29717)
- 银行(29652)
- 行(28396)
- 学(26795)
- 务(24962)
- 财务(24879)
- 财务管理(24810)
- 企业财务(23635)
- 体(22622)
- 理论(21713)
- 贸(21676)
- 贸易(21658)
- 机构
- 学院(454692)
- 大学(453943)
- 济(181926)
- 经济(177916)
- 管理(174294)
- 研究(154940)
- 理学(150454)
- 理学院(148776)
- 管理学(145951)
- 管理学院(145140)
- 中国(121924)
- 京(96296)
- 科学(95499)
- 财(92140)
- 农(87164)
- 所(78420)
- 中心(72274)
- 业大(71348)
- 研究所(70762)
- 财经(69685)
- 江(69198)
- 农业(67302)
- 经(63410)
- 北京(60509)
- 范(59342)
- 师范(58702)
- 院(56147)
- 州(55221)
- 经济学(54857)
- 财经大学(51663)
- 基金
- 项目(308078)
- 科学(241610)
- 研究(225549)
- 基金(222665)
- 家(194699)
- 国家(193033)
- 科学基金(165224)
- 社会(141688)
- 社会科(134043)
- 社会科学(134003)
- 省(121333)
- 基金项目(117580)
- 自然(107093)
- 自然科(104547)
- 自然科学(104515)
- 教育(103883)
- 自然科学基金(102626)
- 划(101419)
- 编号(92103)
- 资助(91650)
- 成果(75295)
- 重点(69754)
- 部(67987)
- 发(66264)
- 课题(64034)
- 创(63848)
- 创新(59695)
- 科研(58940)
- 国家社会(58394)
- 教育部(58011)
- 期刊
- 济(204721)
- 经济(204721)
- 研究(137034)
- 中国(97116)
- 农(84063)
- 学报(74607)
- 财(74575)
- 科学(67092)
- 管理(63206)
- 大学(57793)
- 农业(56561)
- 学学(54650)
- 融(52911)
- 金融(52911)
- 教育(51913)
- 技术(39657)
- 业经(35942)
- 财经(34673)
- 经济研究(31062)
- 经(29644)
- 业(27526)
- 问题(26864)
- 版(23554)
- 理论(21391)
- 科技(21315)
- 技术经济(20704)
- 图书(20496)
- 现代(19867)
- 业大(19847)
- 世界(19482)
共检索到690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匡国建
本文以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在比较分析2003年以来广东县域农信社与城区农信社改革绩效差异以及地方财政对两类农信社改革的支持力度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统筹推进县域农信社改革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改革以来,县域农信社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历史包袱仍然较重,主要财务指标与城区农信社相比差距很大。而县级财政普遍困难、无力提供足够资金支持,是制约县域农信社改革成效的重要因素。为此,进一步深化县域农信社改革,要把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与增加各级财政对县域农信社解困的投入结合起来,把推进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改革与构建防范和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信用社 财政体制 省直管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希芳 王晨晨
2010年以来,我国农信社改革进入了全面股份制改革阶段,作为我国县域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历年收集的全国金融机构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来识别全国范围内农信社改制进程,采用1 549个县(市、旗)在2011-2018年期间的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机制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能够抑制资金供给不足的县域的资金外流,促进县域资本积累和提升县域投资效率。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在东部地区则表现为“脱农离小”和加速县域资金外流。文章的研究拓展了对农信社改革绩效的研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信社改制工作和今后的政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新阶段县域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洁涵
万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以抓产业优势、调信贷结构、促经济转型为切入点,深化金融服务,促进金融改革,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积极成效。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金融服务 金融改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本健 罗玲 王蕾
农村信用社一度是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垄断供给者”,其商业化改革能否真正有效地惠及农民并缩小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基于2010-2019年982家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对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对县域内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产生正U型影响,即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在初期会缩小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改革5~6年后开始扩大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但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会使县域内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金融支农力度在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对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对邻近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影响,且在东部地区该影响更大;农信系统发展规模扩大、法人持股比例适度提高、金融机构数量增加均有助于缩小县域内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明栋 陈东平
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按市场化原则建立自主经营的法人治理结构,以进一步提高为"三农"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此目标表现为真实的经营绩效和支农绩效。研究表明,在经营绩效方面,2001~2013年间江苏县域农信社资产质量不断优化,综合效率总体上升;在支农绩效方面,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创新,但农户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深入分析发现,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不断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为改善农信社绩效发挥了正效应,但产权改制则对农信社的经营绩效及支农绩效产生了不同影响。研究认为,在巩固农信社改革成果的同时,应避免其过分垄断而侵蚀"三农"利益,导致改革偏离支农大方向。下一步要降低涉农金融机构准入条件,为民营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大杰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遂宁市,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不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财政支农显得十分必要。如何发挥地方财政职能,强化财政支农,遂宁市在这方面做了以下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积累机制,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市县财政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采取两方面措施,努力增加投入。一是强化财政支农意识,增加财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缪小林 伏润民 王婷
文章以云南106个县为例,对地方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县域经济增长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地方财政分权与县域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关系,地方财政分权主要通过影响财政支出行为进而影响县域经济增长;以上级补助为主的财政支出分权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以上解支出为主的财政收入分权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这种影响作用主要取决于经济环境所决定的财政支出行为。进一步挖掘发现,地方财政分权影响县域经济增长传导过程中的财政支出行为存在明显的经济行为依赖和地区特征依赖,其中:前者表现为投资和消费增加以及城镇化推进,有助于激励地方政府改变财政支出行为,提升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财政努力;后者表现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林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不足也是驱使地方政府大幅度依赖土地运营、土地财政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自"营改增"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源建设已经到了需要从政府间财政体制变革来着手的地步。总体来看,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稳定变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承礼
1994年开启的分税制改革把事权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确立为中央与地方之间支出范围和收入划分的依据。这一改革的推行带来了"财力上收、事权下移"的意外结果,使得欠发达地区和基层财政日渐困难。作为互补性的两轮改革,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制度"和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分别从收入侧和支出侧试图消除分税制改革造成的地方收支失衡。为了全面系统地解决地方财政困难问题,未来需要以政府间职权和职责的清晰划分为前提,从收支双侧着力,为省以下政
关键词:
财力 事权 职权 职责 跨年度预算平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贺虹
地方财政与区域金融发展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只有建立良性的地方财政与区域金融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二者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作用,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一、地方财政与区域金融业发展关联性分析(一)地方财政与金融业规模具有高度的相关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黄斌 郝秀宁 董云霞
本文采用全国县级数据,就2001年"以县为主"改革与2005年"新机制"改革前后中国县级地方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分布变动状况,以及两次改革对县域间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1999年以来中国县域间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水平先升后降,中部地区县域间差异高于东部与西部,且持续增大;(2)改革后分布两端的极化现象得到改善,但同时有大量县级单位向分布下四分位区域转移,形成生均教育事业费处于中下和中上水平的县级单位之间的支出分化;(3)虽然两次改革对于县域间生均教育事业费差异都具有一定改善效果,但这一正面效果完全被地区间财力差异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抵消。
关键词:
教育财政 体制改革 县域间差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许海春 刘卫华
农村信用社是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但是农村信用社承担的支农重任和其历史环境、所享受的政策、现有的体制很不适应。所以,作为金融支农的主力军在支农过程中碰到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如果不解决,不仅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农业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军
本文以财政层级简化至三级作为构建我国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前提条件。在三级财政的制度框架下,通过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政府财力的初次分配(分税)和二次分配(转移支付),估算政府支出分配比例和财力配置比例,从而搭建起以事权与财力均衡配置为核心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基本架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丽
本文采用一般函数形式,使用还原性模型分析方法,研究了"新机制"改革中不同地区的财政行为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这次改革在某些地区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但在各地也普遍产生了挤出效应。另外,这种挤出效应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改革成效还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别,经济落后地区反而更加倾向于增加教育财政投入。由此,本文使用县级财政收支数据,通过DDD方法来剥离经济增长以及其它政策和非政策因素的影响,从经验事实上进一步验证了这次改革的地区成效差别。
关键词:
农村 义务教育 改革成效 地方财政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