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29)
- 2022(282)
- 2021(297)
- 2019(599)
- 2018(628)
- 2017(931)
- 2016(494)
- 2015(509)
- 2014(510)
- 2013(573)
- 2012(561)
- 2011(533)
- 2010(646)
- 2009(639)
- 2008(625)
- 2007(445)
- 2006(465)
- 2005(452)
- 2004(435)
- 2003(376)
- 学科
- 制(2954)
- 医疗(2491)
- 疗(2491)
- 度(2483)
- 制度(2482)
- 服务(2291)
- 济(1348)
- 经济(1345)
- 中国(881)
- 教育(770)
- 管理(760)
- 生(758)
- 体(639)
- 学(627)
- 卫(618)
- 卫生(598)
- 农(563)
- 体制(545)
- 业(535)
- 融(502)
- 金融(502)
- 地方(492)
- 财(475)
- 银(458)
- 银行(454)
- 研究(450)
- 行(445)
- 企(397)
- 企业(397)
- 财政(392)
- 机构
- 大学(7189)
- 学院(6615)
- 研究(4180)
- 济(2951)
- 中国(2856)
- 经济(2659)
- 生(2551)
- 省(2541)
- 所(2426)
- 卫(2290)
- 科学(2269)
- 卫生(2251)
- 管理(2221)
- 研究所(2140)
- 京(1965)
- 中心(1839)
- 江(1822)
- 农(1805)
- 市(1638)
- 财(1548)
- 院(1548)
- 部(1509)
- 理学(1489)
- 理学院(1456)
- 管理学(1447)
- 北京(1425)
- 管理学院(1423)
- 局(1377)
- 农业(1312)
- 教育(1236)
共检索到15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祥龙
重庆作为新设立的直辖市,毗邻三峡库区,是西南地区新兴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有很强的辐射作用。重庆市卫生局的领导深刻认识到,只有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深化卫生改革,全面推进城市职工医疗制度改革和农村合作医疗;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完善和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增强医疗卫生机构活力;形成大卫生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条件;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库区卫生事业,才能把重庆市卫生事业健康平稳高速度地推向21世纪。
关键词:
医疗保障制度 卫生服务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胡杰
我院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在对医疗质量加强科学管理的同时,本着“保证基本医疗,特殊医疗卫生服务可以逐步放开”的方针,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院制定了人才培养规划,建立了人才技术档案库,选拔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同时,设立了科研“三新专项基金”,对按期完成并获得一定成果的科研项目给予重奖。全院每年用于学习、进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锡云,李伟
卫生经济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经济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其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卫生局紧紧围绕卫生事业中心工作,不断深化卫生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崇一
(一) 我省卫生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历起步、探索、推行三个阶段。 10年来,全省卫生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突破旧观念,开始树立新观念。即:破除卫生事业单纯福利性观念,树立福利、商品双重性观念;破除国家包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兴敏
达川地区(原达县地区)位于四川北部,大巴山南麓,辖2市5县,幅员面积1.65万平方公里,人口594.6万,农村人口占90%。革命战争年代是一片红色土地,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时期又是一块热土,各行各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地委、行署领导下,卫生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到1993年底,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已达1081个,床位12266张,卫生技术人员16451人。卫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良溥
卫生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卫生事业的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全局,医疗卫生直接为广大人民服务,为人民提供健康保障,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搞好卫生工作是各级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精神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卫生改革迈出新步伐,卫生事业得到新发展。全省城乡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德医风和卫生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到1995年底,全省卫生机构达4537个,县以上医院普遍建成爱婴医院,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达95%,广大医务工作者为保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戴崇光,曾宪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的卫生事业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探索、起步,发展到深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论在指导思想、办医模式和两个效益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随着“大卫生观”的形成,卫生工作逐步向社会化迈进 医学模式的转变,逐步扭转了那种卫生工作只是卫生部门的事的旧观念。特别是在初级卫生保健实施后,各级卫生部门积极开发领导层,宣传和普及“大卫生观念”,一个政府重视,亲自领导,有关部门共同承担责任,群众积极参与的新的卫生工作模式已逐步形成。不少地方政府把卫生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内容,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兑现奖惩。为抓好卫生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宗全 秦文举
重庆市的医疗卫生工作,随着中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在摊子大、任务重、欠债多的情况下,围绕满足群众医疗需求,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这个目标,坚持改革,勇于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近中央卫生部调查组到重庆了解卫生系统改革情况,肯定了重庆卫生工作改革的成就和走出的新路子。当前重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傅坤峰,宋树岐,李晓君
目前,我国卫生资源已相对过剩,卫生事业已进入一个不进行结构调整就难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揭示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分析成因,制定实现优化配置的对策。
关键词:
卫生事业 发展 调整 卫生资源 结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焰中,郑焦成
本着结论和真知卓见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的原则,以及笔者对现行基层卫生政策的关注,我们对部分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了调查,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公共卫生、防病灭病、妇幼卫生领域基本补偿原则问题 预防保健工作的对象是社会群体,具有显著的社会福利性,其工作成果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工作特点是群众性、持续性、不显效性、长期性,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领域。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其补偿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贵有
我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使卫生事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出现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医疗卫生机构经营自主权不到位,环境不宽松,活力不足;医疗机构重复设置,区域规划无政策保证;人才外流,非卫生技术人员大量涌入卫生队伍,人员素质差;卫生消耗补偿不足,多数单位难以为继;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疗条件差,难以适应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曾庆义,张树贤,杨真凤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21世纪初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出了宏伟蓝图。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卫生事业,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我们认为,卫生事业必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国际卫生发展潮流,从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廉日海
集安市有19个乡镇,人口211661人,医疗卫生单位26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9个,市直卫生单位7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系统以深化改革为中心,以优质服务为重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卫生生产力的发展,为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贡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奕祥,叶煜荣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对深化卫生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这是十六大报告总结13年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 这条经验对指导我国今后卫生改革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因为健康、高素质的劳动人口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玉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地区、单位都十分重视抓住机遇发展卫生事业,以满足广大群众对防病治病日益增长的需求。很多决策者精心策划,并大刀阔斧地付诸实施。然而,根据我国国情和卫生事业的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发展的规模、速度、方式作点理性思考,持冷静、科学的态度,使之既井然有序,又适度进行。一、发展卫生事业不要盲目攀比,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历史、地理、客观、主观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地区之间、单位之间,甚至同一单位的不同科室之间,不可能也不应当是完全一致的。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