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7)
2023(3706)
2022(3192)
2021(3136)
2020(2501)
2019(5776)
2018(5501)
2017(10836)
2016(5975)
2015(6619)
2014(6691)
2013(6450)
2012(6123)
2011(5582)
2010(5995)
2009(5524)
2008(5377)
2007(4943)
2006(4713)
2005(4363)
作者
(15872)
(13204)
(12996)
(12721)
(8669)
(6193)
(6017)
(5080)
(5057)
(5033)
(4476)
(4438)
(4276)
(4247)
(4230)
(4113)
(3985)
(3886)
(3880)
(3817)
(3388)
(3286)
(3144)
(3088)
(3038)
(3004)
(2999)
(2906)
(2629)
(2626)
学科
(19794)
经济(19767)
管理(19543)
(16878)
(13313)
企业(13313)
(8071)
中国(7537)
(7519)
(7329)
(6284)
方法(6246)
数学(5437)
政策(5341)
数学方法(5300)
及其(5296)
(5251)
贸易(5241)
(5135)
农业(4987)
地方(4958)
(4713)
银行(4713)
业经(4693)
(4674)
方针(4611)
(4574)
税收(4562)
(4542)
(4542)
机构
学院(79310)
大学(77664)
(34971)
经济(34092)
管理(31679)
研究(28196)
理学(26282)
理学院(25993)
管理学(25593)
管理学院(25417)
中国(23725)
(19168)
(16561)
科学(14860)
(14324)
(13861)
中心(13602)
财经(13268)
(12004)
研究所(11992)
(11492)
(11056)
北京(10865)
(10805)
师范(10754)
(10423)
(10172)
经济学(9849)
财经大学(9543)
业大(9135)
基金
项目(46768)
研究(38079)
科学(37533)
基金(33345)
(27739)
国家(27454)
科学基金(24020)
社会(23559)
社会科(22290)
社会科学(22287)
(18114)
教育(17839)
编号(16575)
基金项目(16549)
(15215)
成果(14732)
自然(14710)
自然科(14359)
自然科学(14355)
资助(14352)
自然科学基金(14119)
课题(11991)
(10903)
(10782)
(10456)
(10368)
重点(10291)
(10188)
项目编号(9886)
(9537)
期刊
(44653)
经济(44653)
研究(29081)
中国(21567)
(14178)
管理(13301)
教育(12813)
(12463)
金融(12463)
(10937)
科学(8617)
学报(8058)
技术(7558)
业经(7495)
农业(7236)
经济研究(6950)
大学(6827)
财经(6443)
学学(5981)
(5614)
(5555)
问题(5365)
国际(5045)
图书(5038)
(4574)
论坛(4574)
理论(4514)
职业(4153)
实践(4117)
(4117)
共检索到140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立明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维护公众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举措。自2009年4月医改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相关部委的密切配合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完善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玉祥  丁四保  
空间政策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区域倾斜为主是空间政策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倾斜为主是空间政策发展的高级阶段。我国建国以来无论是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还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都采取了区域倾斜为主的空间政策来进行空间调控。但是,区域倾斜的空间政策存在着效率与公平时空错位、对市场调控机制的损害和区域一刀切的弊端。产业倾斜可实现提高效率、区域公平和环境友好三大目标的统一,是我国今后空间政策的发展取向。主体功能区划将推进区域倾斜和产业倾斜的结合,是由区域倾斜为主向产业倾斜为主的过渡,在我国空间政策转换阶段,应更多运用产业倾斜的政策手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志尧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但是对外开放还处在初级阶段,尤其是沿边和内地的开放刚刚起步,正处在布点阶段,与国际接轨还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199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由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即用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更支接、更有效地启动国民经济增长。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积极的财政政策效应正在逐渐减弱,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以政府的投资来带动全社会的投资,最终形成全社会的“投资乘数效应”。与此同时,也要适时加大直接启动我国消费需求的力度。只有把投资和消费的“双轮”驱动有机结合起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文明  顾伟国  郭玉华  王丽达  
本报告为“1991年建设银行科研课题计划”优秀课题成果。报告运用大量资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若象前10年那样投资继续向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倾斜,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障碍;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技术进步有可能消除基础产业“瓶颈”。技术进步包括基础产业部门本身的技术进步和使用基础产业产品部门的技术进步。报告在分析目前影响投资向技术进步倾斜的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企业资金如何向技术进步倾斜的对策及其他相关政策措施。发表时略有删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君  闫静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偏僻地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日本为满足偏僻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制定了偏僻地区教师倾斜待遇政策以吸引并挽留更多优秀教师在偏僻地区任教。该政策主要包括受益对象、经费保障、发放标准、支付方式、环境建设等方面内容。该政策特点表现为:政策法制保障体系完善、落实严格;倾斜待遇额度大、类别清晰、精准投入;政策规定详尽完善、可操作性强。日本在偏僻地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伟东  
2008年以来,国家加大对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四省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其中在金融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倾斜性支持政策。藏区政策实施三年多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金融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藏区金融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金融资源利用率偏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建设滞后、金融市场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素芳  魏羽弘  
发展保险的政策应向中心城市公司倾斜○张素芳魏羽弘中保产险公司如何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制定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目前仍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课题。这里提出一个“发展保险政策向中心城市公司倾斜,在全国建设若干个业务与利润生长点,依托中心城市搞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连志鑫  杨帆  
为增加弱势学生群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我国制定了"国家专项"、"少数民族"和"高校专项"等招生倾斜政策,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家庭弱势学生进行入学机会上的特殊补偿。本研究通过对某部委直属院校2014级全体新生入学数据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上述多种招生倾斜政策整体上有效,其中政府主导的招生倾斜政策在宏观群体机会补偿方面表现更有效,高校主导的招生政策在微观个体选拔方面更为有效;另外,"国家专项"和"少数民族"中城镇户籍学生并不"弱势",政策精准性有待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颖莉  
资金短缺和金融支持工具不足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后发展地区的资金需求更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整体偏低,金融支农向后发展地区倾斜是促进农村地区整体发展的重要策略,进一步优化现有金融支农政策,引导金融支农向后发展地区倾斜,需明确金融支农重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卫峰  
伴随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业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生机活力,涌现出了一批影响力大、竞争性强、联农带农的农业骨干企业,并逐渐成长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农业骨干企业把现代化农业产业同传统小农户进行有机衔接,将小农户的传统分散决策规划转为整体集中决策,经过精准瞄准市场需求逐步建立健全高效农业产业体系。这提升了农业市场化水平,带动了小农户进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流程,在节约资源环境成本的同时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关键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连太  刘艳丽  
据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形势的分析,建立涵盖农村全体居民的、保障水平高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的难度。鉴于实际状况,应从建立实行计划生育农民(以下简称"计生农")社会养老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低保")、实施农村自然灾害救助这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生活困难问题,从这三个方面给予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以必要的倾斜,从而为广大农村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白雪  
向农村倾斜的专项招生政策意为贫困农村地区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上优质大学的机会,以畅通他们纵向流动的渠道,并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但该政策在是否公平等方面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分析表明:从理论上看,该政策有其公平、合理性;贫困农村地区的学生需要高等教育尤其是名牌大学来促进其升迁性社会流动;通过优惠政策升入名牌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但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来的改革既需从根本上改善落后的农村经济和教育,也需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本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