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8)
- 2023(16283)
- 2022(14127)
- 2021(13036)
- 2020(10937)
- 2019(25036)
- 2018(25129)
- 2017(48349)
- 2016(26284)
- 2015(29399)
- 2014(29452)
- 2013(29116)
- 2012(26606)
- 2011(24211)
- 2010(24508)
- 2009(22961)
- 2008(22700)
- 2007(19930)
- 2006(18077)
- 2005(16621)
- 学科
- 济(119433)
- 经济(119296)
- 管理(80497)
- 业(71781)
- 企(62329)
- 企业(62329)
- 方法(44658)
- 数学(38198)
- 数学方法(37805)
- 财(31085)
- 中国(29394)
- 地方(27818)
- 农(26658)
- 业经(26048)
- 制(25249)
- 学(23256)
- 税(21929)
- 税收(20470)
- 收(20294)
- 体(18372)
- 和(18053)
- 理论(17946)
- 贸(17865)
- 贸易(17853)
- 务(17799)
- 环境(17766)
- 银(17740)
- 财务(17724)
- 银行(17702)
- 财务管理(17689)
- 机构
- 大学(374774)
- 学院(373087)
- 济(157194)
- 经济(153822)
- 管理(145157)
- 研究(129130)
- 理学(124450)
- 理学院(123023)
- 管理学(121183)
- 管理学院(120453)
- 中国(96698)
- 京(79933)
- 财(78113)
- 科学(76165)
- 所(64546)
- 财经(60193)
- 研究所(57834)
- 江(56686)
- 中心(56349)
- 经(54306)
- 农(52045)
- 北京(51235)
- 业大(49456)
- 范(49434)
- 师范(49063)
- 经济学(47914)
- 院(46829)
- 州(45207)
- 财经大学(44348)
- 经济学院(42670)
- 基金
- 项目(244101)
- 科学(192370)
- 研究(183264)
- 基金(176598)
- 家(152161)
- 国家(150924)
- 科学基金(129902)
- 社会(116635)
- 社会科(110582)
- 社会科学(110552)
- 省(94294)
- 基金项目(93014)
- 教育(83579)
- 自然(81645)
- 自然科(79646)
- 自然科学(79632)
- 划(79172)
- 自然科学基金(78182)
- 编号(75316)
- 资助(72310)
- 成果(62932)
- 重点(54612)
- 部(54044)
- 发(52942)
- 课题(52315)
- 创(50475)
- 国家社会(47996)
- 制(47902)
- 创新(47176)
- 教育部(46969)
- 期刊
- 济(184135)
- 经济(184135)
- 研究(123156)
- 中国(74869)
- 财(60364)
- 管理(56652)
- 学报(53345)
- 科学(50226)
- 农(47555)
- 教育(43439)
- 大学(40988)
- 学学(38347)
- 融(34022)
- 金融(34022)
- 技术(32794)
- 农业(32264)
- 财经(29984)
- 经济研究(29730)
- 业经(27352)
- 经(25672)
- 问题(23126)
- 技术经济(18838)
- 理论(18296)
- 图书(17804)
- 贸(17570)
- 务(17540)
- 现代(17230)
- 科技(16610)
- 税(16382)
- 实践(16299)
共检索到575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军 贾绍华
本文基于对经济转型中的区域经济协调战略的梳理及区域经济协调战略的实施现状的总结,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税收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实施现状。针对我国已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延续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于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等特殊区域,欠发达地区在延续性的优惠政策方面仍处于劣势。且许多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方式较为单一,基本集中于减税、免税等方面。根据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应重新认定欠发达地区的标准,系统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制定系统、独立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法(或暂行细则)》。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税收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继良 田志刚
从理论上讲,分税制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效应,但目前这一效应并未得以充分发挥。这既与分税制的目标有关,又同当前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诸多因素有关。因此,要充分挖掘分税制的这一体制效应,不仅要完善体制本身,还需制定科学的财政政策以纠正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经济因素
关键词:
分税制,体制效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春灿
受自然和历史等条件的限制,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地方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则加剧了这种状态。本文对地方税收制度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地方税制改革的原则及总体设想。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地方税制 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明明 冯海波
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利用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比较静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中国税制结构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直接税与间接税比值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有积极稳健的作用,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所得税对区域经济收敛有促进作用,个人所得税对区域经济收敛有抑制作用,增值税与消费税对区域经济收敛都会产生负向作用。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
关键词:
税制结构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收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尚可文
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税制改革原则、战略、税收政策的选择、流转税与所得税制的改革、国际税收一体化等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税制改革面临的矛盾,并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协调好各种矛盾,建立起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税制体系。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税制改革 协调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幼锋
低消费率和高储蓄率使我国经济蕴藏着较大的隐忧。我国低消费率的形成原因很复杂,刺激消费需要多管齐下。协调当前我国的各项税制改革是提高我国消费率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税基,加强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地位,减少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使我国的税基更多地依赖于所得而不是消费,有利于我国消费率的提高。通过税制改革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也有利于我国消费率的提升。
关键词:
消费 储蓄 所得税 财产税 消费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贻奏
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常态。国家应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主要应通过以下财税制度设计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科学划定四个主体功能区,建立新的财税政策设计思路;二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法规体系,为依法治税创造条件;三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机制,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四是建立新方法,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五是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区域产业良性发展;六是加大政府直接投资力度,改善落后地区投资环境与人居条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财税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春荣
由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统筹层次低、名义缴费率重、征管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造成各地缴费率差异悬殊、劳动密集型企业负担畸重。因此,要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建立高统筹层次的社会保险税制,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降低社保缴费率,并针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特点给予社会保险相应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社会保险 费改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青云
深化分税制改革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王青云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地区发展差距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和地区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世界各国情况表明,财政体制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对现行分税制的分析,提出了深化分税制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章奇 殷醒民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在实现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也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效率,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基于多个省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资源、劳动、资本三个生产要素出发,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并提出顺利实现区域经济的空间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化 协调机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巧素
自工业革命伊始,生态环境相较于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让步地位,直到山清水秀的生活状态逐渐远离人类生活时,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拥有良好区域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生态环境的差异造就各地区经济条件的分化,如平原地带和高原丘陵地带的经济状况具有明显区别。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及可行性战略路径进行研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文贵
广东省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客观上要求珠江三角洲同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状都表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相对的,“不协调”发展是绝对的;有关地区的“发达”与“不发达”、“进步”与“落后”是相对的,而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超越”是绝对的。广东要大胆地倡导“逆向思维”,立足于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同珠江三角洲之间建立起经济上良性互动的市场联动机制,坚定不移地加快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州、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和佛山、顺德、中山、东莞、江门等次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起飞的四大功能,从“不协调”中能动地寻求“协调发展”的契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永跃 王世明
首先,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等诸多优势,但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生产要素会向市场化程度高、生产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投资产出率高且快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加快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也拉大了与其他区域间发展的差距。邓小平强调:"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曙光 樊迪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财税分配机制、调整财税权限机制、完善财税扶持机制、规范财税补偿机制和健全财税评价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财税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内陆城市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还很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加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